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屯昌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 2、(题文)(18届甘肃临洮县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 电视剧《长征》,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风雨历程。

    C.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 随着武威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 3、下列句子中,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是  

    A. 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令人欣慰。

    B.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参加座谈会,深表歉意。

    C. 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访,请务必在家恭候。

    D.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 4、对下面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首联叙事,直接扣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B. 额联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最物的变化。

    C. 颈联写了两幅黄昏时江面上的美景。

    D. 尾联抒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一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B.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C.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D.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苦支备________ (2)臣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2)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从选文看,齐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概括杜甫笔下泰山的特点。

    2这首诗是20多岁的作者游历泰山时所作,请谈一谈“望岳”中的“望”字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于虑     ②择其善者而  

    无与乐者     引凄异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三国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明思念家乡,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句子是  

    7)《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月光下的杨柳

    汤圆

    ①上几日参加了一个同学会,提起来一些旧事,心里一直有些纠结。今天吃完晚饭,拾掇下东西,还是从家门走了出来。

    ②天色已经不早,夜静静的,褪尽了白日的喧哗。天上飘着云,遮住了高高挂起的月亮。闷闷的天,一时无风。公园里暗暗的,黑黝黝的亭子,黑黝黝的桥,连原来苍翠的树,也是黑黝黝的。眼前的一切,仿佛似凝固了的失败的雕塑,刻板木讷几乎走失了所有生的气息。于此,本来就不太舒展的心,竟也变得沉闷起来。

    ③找一个地方坐下,看看头上的天,看看脚下的地,只觉得十分的无趣与无聊。好在此时突然有一阵清风吹来,身旁不远处,那些种在湖边的柳树枝猛地晃动了一下,像甩出的水袖,把湖里的水撩拨出来几道波纹,这像闪电般的波纹,一瞬间滑向不远的湖心消失了。此刻,无意间觉得,天一下明亮了许多,抬头一看,月亮恰好高高地挂在柳树的上方。

    ④月光淡淡地照在公园里。月光下的柳树,倒垂着长长的枝条,像少女洗浴后吹干的发,整齐且舒缓地垂挂着。长长而又浓密的发,萌萌地遮着整个树干,几许的婉约,几许的羞怯,又如偷窥燥动的少女,张开五指遮挡着害羞的脸颊。

    ⑤这月光下的柳树,没有如烟如雾般的朦胧,也没有像被牛乳洗涤后的凝滑。月光柔柔的,缓缓地在柳树身上流动着,这月色的清,月光的柔,就好像慈母轻抚着孩儿娇嫩的背脊,甘甜似蜂蜜水般的爱意,滋润着整个柳树,厚厚的下垂的和着柳叶的柳枝,被爱所浸染,竟有些许的颤动了起来。

    ⑥微风轻拂,月光下恬静的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这一婀一娜的树枝,在淡淡的月色里,一颦一颤总显颜色。这真叫一个美啊!也许就因为是她的美,隋炀帝才把皇者的姓赋予了她。也许就因为是美,古往今来,她身上才镌刻着太多太多的眷恋和情殇。

    ⑦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惜别的美;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苦留的美;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少妇思春哀怨的美。而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则更是幽闭深锁压抑的美……

    ⑧杨柳通性。置身今夜的月色,那阵阵的清风正朝我徐徐吹拂。月光如水,清风徐徐,撩开这垂柳厚重的面纱。倒垂的柳枝,宛如帏幕重重的门帘,层层矗矗却严而不密。清风吹过,枝动叶摆,轻歌曼舞,步移影摇。树干挺立,柳腰纤细。几许清晰,几许朦胧,依稀映现。就在这柳枝摆摇动静之间,我猛然觉得,今夜这杨柳的美,不正在这严而不密的“疏”吗。

    ⑨疏者,清除阻塞使其通畅。世间万物必以疏才通达,不疏则阻塞。人生亦如是,不疏则郁结,郁结则不快,所有的痛苦与疾病也便因此而滋生了。所以唯疏才能除淤扫郁,才能使人变得心胸豁达。

    ⑩今晚的杨柳的美,还在于她的柔。这被清风吹起的轻柔的柳条,彼此碰擦,似牵衣待话。彼此相拥又似结伴同行。这亲密的情状,仿佛便是熟恋的情侣,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浓密的柳荫里,相依相拥含情脉脉,诉不完的柔情百转,道不尽的蜜意千肠。此情此景,岂非只一个“柔”字了得。

    人们常把柔比作软弱,比作温和。其实柔者,并非只是懦弱。有成语云“柔能克刚”,柔只在她的表象,而她真正的品性,便是骨子里的坚强。那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在信念和意志面前,刚自然便成了懦弱。杨柳也如是,看似随风轻飏,任弯任曲,然一旦放开束缚,她必会复回原样。这便是柔的坚强。如此想着,隐约觉得沉闷纠结的心,不知何时也舒畅起来了。

    夜色正浓,月上中天。此时云散月朗,皎洁的月光尽情地泻照在公园里,那本来黒黝黝的景物,也变得清晰起来。健步从公园里出来,只觉得眼前的景,竟如有洗般的清新。

    1迅速浏览全文,梳理作者心理情感变化,参照示例,将下面空格补充完整。

    ___________——沉闷——无聊——__________——___________——舒畅——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请归纳作者笔下的杨柳美在哪里?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这亲密的情状,仿佛便是熟恋的情侣,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浓密的柳荫里,相依相拥含情脉脉,诉不完的柔情百转,道不尽的蜜意千肠。

    4文章第2段,作者描写白日之后的公园,有何作用?

    5文章第9段中,作者说“世间万物必以疏才通达,不疏则阻塞”,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车票

    ①我看了看手表,是晚上七点五十分,这不是一个很晚的时间,可是在一个冬日的乡下公路上,它已经很晚,更是很黑,很晚很黑的公路上只有这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开着,我坐在它后面的车斗里,心里淌过的是一条舒展的光芒般的水流:(   )!”我在路上走了好长一段,都没有拖拉机开过来。有卡车驶过,但是卡车的架势总令我完全不指望。它是“呼”地驶过,而拖拉机是“突突突”,“突突突”的声音和速度都和缓得多,让你敢走上去拦一拦。

    ②我看着专心开拖拉机的农民,他凌乱的头发在夜风里有些飘曳,像田垄上的一小撮草,这一撮草应该有些日子没洗了,黑暗中也能看见不清洁,那时的农民男人不是经常洗头的,可是我已经不会嫌弃,我下乡在农场四年了,农场也有农民,习惯了他们的凌乱,熟悉他们不复杂的心思,比起城里人,比起读过些书的我们这些青年,他们品性的清爽面积要大得多了。我刚才朝着他招手,他立即就停下了,他应该是三四十岁了,我小心也讨好地说:“让我搭一下好吗?我是农场的知青,没有车了!”他用乡下话说:“我是到桃园的!”我说

    “好的好的,到了桃园我就下去自己走。”我要到的塘外比桃园远。先到桃园,然后到团结,然后是塘外,到了塘外我还要走五十分钟。我就这样上了车,跟着他“突突突”往前开。风不小的,路边没有什么树,出门时,外祖母让我穿上妈妈为我新买的棉风雪大衣,我说过年再穿吧,她说过年再穿干什么,晚上路上会冷。没有想到,它就真的为我挡住了很多的冷,拖拉机男人穿着粗布棉袄。我是很想往前凑过头和他说几句话,告诉他我是在西渡坐末班车回农场,可是晕了车,忍啊忍啊,后来忍不住,就下来吐,车开走了,我蹲在路边吐,吐的时候完全不想车开走了怎么办,还有那么多路,怎么回农场。吐的时候的确是胸前涌满了而脑子空无的。可是拖拉机“突突突”地开,他听不见的。我这么想,只是觉得他如果知道些情景,了解了来龙去脉,我心里会有买了一张车票的踏实,我喜欢心里踏实,不模模糊糊,含混一片。这只是我心里想,其实即使他听得见,我也不一定会真的说,那时的我,是沉默多于说话的,而且看样子,这个乡下男人也是一个言语少的人,许多男人,尤其是路上的陌生男人,往往都是言语不多,笑容少的,后来看到电影里的高仓健,我骤然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个最标准的男人!

    ③安静的冬日夜晚的乡下公路,路灯昏黄,很远才一盏,如同没有。亲切、温暖的是偶尔出现的路边人家的灯光,灯下晃动的人影甚至可以令人嗅到些气息,而这气息对于一个夜晚的路人,城里的年轻人,像是有家人般的亲切,而这时家人是不知道我因为呕吐,搭乘在一辆拖拉机上,妈妈和外祖母都已经吃好晚饭了,我出门时外祖母问:“你晚饭怎么办呢?”外祖母塞了一把大白兔奶糖在我的背包里。

    ④这时,他放慢了速度,停下,说:“到了!”

    ⑤桃园到了。我赶紧跳下拖拉机,我还来不及走到他面前对他说“谢谢”,他已经“突突突”开走了。农村人爽气,没有那么多客套。

    ⑥我往前走,还有不少路,先走到团结,再走到塘外,然后往农场走,要很晚才能到。

    ⑦可是我没走一会儿,又听见身后有“突突突”的声音。就想,这么晚了,还有拖拉机!我停下了看,开上来的就是刚才的拖拉机,他没有熄火地停下问我:“侬去哪里的?”我现在没有办法用文字写出他的乡下话的确切口音,但是心里记得住那种泥土似的感觉,温温敦敦的,厚厚湿湿,有青草味可是不黏糊。我告诉他是去砖瓦厂,他说他去运过砖头,认得的,送侬吧,这么夜了……我赶紧说,这样太烦了,他说,送侬送侬。我说,那就送到塘外吧,砖瓦厂太远了。我又上了拖拉机。

    ⑧开过团结,到了塘外,我下了拖拉机,坚决不好意思再让他送,我说我自己走,我让他有空到砖瓦厂来玩,我告诉了他我的名字,还说砖瓦厂可以洗澡的,下次来我带他洗澡,农村人洗澡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我们砖瓦厂有大浴室。因为有大浴室,每天可以洗澡,成了农场里一个很大的骄傲!他没有说什么,“突突突”就开走了。

    ⑨我走在芦苇边的泥地上,灰色的风雪大衣挡着海边的冷风,这条路上一盏路灯也没有,天上有很多星星,我走进宿舍,看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我的手表是东风牌,那时很有名的,天津手表厂生产,拖拉机男人没有来洗澡,我也知道不会来的,心里一直欠着一张很贵的票,不知道是什么价钱,很多年了。

    1填入第①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总算搭到车了   B. 终于能回农场了   C. 竟然还会有车   D. 真是太舒服了

    2读第①段和第②段,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末班车回农场,途中下车吐,车却开走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了外祖母,有什么作用?

    4第⑦段和第⑧段中“我”的表现,和之前的“我”相比,有什么改变?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5本文以“车票”为题,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 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

    我问:“这位是你父亲?”

    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

    “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

    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1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2文中多处出现土豆汤“喝得很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的土豆汤?请简要说明。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为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