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兰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而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B. 科技日新月异,但代价却是永远修复不了的环境,以及各种动物被赶尽杀绝,如今人类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

    C. 如今,最好的法官可以依据他们的经验以及观察到的情况做出判断,同时,他们也会考虑到,讯问过程会让那些老实巴交的人因为紧张而语无伦次

    D. 《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 2、下列关于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

    B. 《草房子》中陆鹤在文艺演出时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自己赢得了尊严所以在油麻地小学师生眼中他是最英俊的少年。

    C.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不屈服于命运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与鲨鱼进行搏斗。

    D. 《简爱》中除了罗切斯特先生以外圣约翰差点走进简爱的内心他对简爱有真挚的爱情,可简爱对这份爱情坚定地拒绝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位艺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B.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C. 老师批评小明写文章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D. 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人类只是沧海桑田,极其渺小。

     

  •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B. 肉食者,未能远谋

    C. 明日,徐公来

    D. 使内外法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鼠戏

    一人在长安市上卖鼠戏,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余头。每于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乃拍鼓板,唱古杂剧。歌声商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蒙假面,被小装服”中“被”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于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

    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请概括“鼠”的特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下面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B. “年少万兜鍪”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C. 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南宋朝廷强兵富国政策的赞赏。

    D.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开展“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又愚昧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

    (研究依据)

    (我的发现)

    (2)“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尝尽人生酸辛

    (3)学习了《孔乙己》之后,王强写了几句感悟,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

    (甲)《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乙)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足迹。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和“    ”互换位置。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提示默写。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静夜功课

    张承志

    (1)子夜清时,匀如池水的夜静谧地等待着,悄悄拍了拍,知道小女儿这回真地睡熟了。

    (2)蹑脚摸索,漆黑不见门壁。摸索着突然踢了椅子一下,轰隆砰然的炸响惊得自己晕眩了刹那。屏息听听,暗幕中流响着母亲、女儿的细微鼾息——心中松了一下。

    (3)摸至椅子坐下,先静静停了一停。

    (4)读书么?没有一个读的方向。

    (5)写么?不。

    (6)清冷四合。肌肤上滑着一丝触觉,清晰而神秘。我突然觉察到今夜的心境,浮凸微明的窗棂上星光如霜粉。

    (7) 我悄悄坐下了,点燃一支莫合烟。

    (8)黑暗中晃闪着的一星红点,仿佛是一个意外的谁。或者那才是我。窗外阴云,室内沉夜;黑暗充斥般流溢着,不知是乌云正在浸入 ,还是浓夜正在漾出。其中那一点红灼是我的魂吗,我觉得双目之下的自己的肉躯,已经半溶在这暗寂中了。

    (9)我觉得那红亮静止了,仿佛不愿扰乱此界的消溶。于是我坐得牢些,不再去想书籍或纸笔。

    (10)这样,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夜。我惊奇一半、感叹一半地看着,黑色在不透明的视野中撕絮般无声裂开,浪头泛潮般淹没。黑的粒子像溶了但未溶匀的染料,趁夜深下着暗力染晕着。溶散有致,潮伏规矩,我看见这死寂中的一种沉默的躁力,如一场无声无影的角斗。

    (11)手痉挛了一下,触着的硬硬边缘是昨夜读着的书,高渐离的故事。

    (12)远处窗外,遥遥有汽笛凄厉地撕裂黑布般的夜,绝叫着又隐入窗外沉夜。高渐离的盲眼里,不知那永恒黑暗比这一个怎样;而那杀人呼救似的汽笛嘶叫,为什么竟像是高渐离

    的筑声呢。

    (13)我视界中的黑暗慢慢涌来,在我注视中闭合着这一抹余空——若是王侯根本不懂音乐呢——黑潮涨满了,思路断了。

    (14)我在暗影里再辨不出来,满眼丰富变幻的黑色里,没有一支古雅的筑。

    (15)那筑是凶器……

    (16)我决心这样任意遐想一回。应该有这样的夜:独自一人闭锁黑暗中思索的夜。如墨终于染透了、晕匀了六合的纸,我觉得神清目明,四体休憩了。我静静地顺从地等着,任墨般的黑夜一寸寸浸透我这一具肉躯。

    (17)墨书者,我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

    (18)但这夜阵中不见他,不见他的笔。渐离毁筑,先生失笔,黑夜把一切利器都吞掉了。是的,我睁大双眼辨了许久,黑色的形形色色中并不见那支笔,只有墨,读不破的混沌溶墨。春秋王公显然是会欣赏音乐的,而到了民国官僚们便读不懂鲁迅的墨书。古之士子奏雅乐而行刺,选的是一种美丽的武道;近之士子咯热血而著书,上的是一种壮烈的文途——但毕竟是丈夫气弱了。

    (19)因为乌云般的黑暗在浸漫淹没,路被黑夜掩蔽得毕竟窄了。

    (20)我心中残存着一丝惊异,仍然默默坐在黑暗的闭室之中。黑暗温暖,柔曼轻抚,如墨的清黑涤过心肺,渐渐淹上来,悄然地没了我的顶。

    (21)近日爱读两部书,一是《史记·刺客列传》,一是《野草》。可能是因为已经轻薄为文,又盼添一分正气弥补吧,读得很细。今夜暗里冥坐,好像在复习功课。黑暗正中,只感到黑分十色,暗有三重,心中十分丰富。秦王毁人眼目,尚要夺人音乐,这不知怎么使我想着觉得战栗。高渐离举起灌铅的筑扑向秦王时,他两眼中的黑暗是怎样的呢?鲁迅一部《野草》,仿佛全是在黑影下写成,他沉吟抒发时直面的黑暗,又是怎样的呢?

    (22)这静夜中的功课,总是有始无终。

    (23)慢慢地我习惯了这样黑夜悄坐。

    (24)我觉得,我深深地喜爱这样。

    (25)我爱这启示的黑暗。

    (26)我宁静地坐着不动,心里不知为什么在久久地感动。

    (27)黑暗依然温柔,涨满后的深夜再也没有远处闯来的汽笛声。我身心溶尽,神随浪摇, 这黑暗和我已经出现了一种深深的默许和友谊。

    (28)它不再是以前那种封闭的围困了。此刻,这凌晨的黑暗正像一个忠实的朋友,把我和我的明日默默地联系在一起

    (选自《语言的故乡》)

    1面对静夜,“我”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品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词语“悄悄”的表达效果。

    我悄悄坐下了,点燃一支莫合烟。

    3文章第(21)段,作者叙写“近日爱读《史记·刺客列传》和《野草》两部书”,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你如何理解“这凌晨的黑暗正像一个忠实的朋友,把我和我的明日默默地联系在一起”? 联系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 10、阅读《宣纸》一文,回答小题。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______→湿染性→______→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⑥节加点词“通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已经过时被弃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11、大婶和流浪猫

    贾飞黄

    ①流浪猫是城市的一部分。

    ②作为一个有三千多年被驯养史的物种,猫“对付”人的本领或许是刻在基因里的。它们用娇滴滴的声音叫住路人讨食,吃饱后舔舔嘴巴拂袖而去;它们敏锐地对怀恶意者“敬”而远之,对软心肠者欲擒故纵,若即若离的态度更让人揪心;它们水灵灵的眼睛惹人怜爱,有着让人不设防的娇柔身躯(相比之下流浪狗们就常常遭人戒备);它们善于攀爬跨越,城市里高低错落的建筑设施是它们独享的“立体交通”;它们懂得利用城市里的种种设施,在喷泉喝水,在空调外机下躲雨,在刚熄火的汽车下取暖,在地下停车场夏乘凉冬避寒……它们是与人相处的高手,是动物中“城市求生”的专家。

    ③静谧的校园里有猫。温馨的小区里有猫。热闹的旅游景点里有猫。高端大气的商务区里有猫。在都市人的行色匆匆之间,猫们伸懒腰、晒肚皮、追逐求偶,少惹凡尘,与世无争。它们蹲在豪车天窗上舔毛,趴在自行车筐里酣睡,视“财富”“成功”如浮云。

    ④对猫们而言,城市是开放的,也是平等的。

    ⑤我如今住的小区楼下,便有一处流浪猫的猫舍。那是在自行车库的角落里,用一个破旧的橱柜搭成的。虽然简陋,却颇受这一带的猫们钟爱,少时四五只,多时八九只,啸聚于此。主动负责打点这处小窝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妇女,小区里的人叫她猫婶。每天晚饭时分,就能听见她招呼猫们开饭的吆喝声,望见她矮矮小小提着猫粮口袋和矿泉水桶、有些吃力的身影。春夏秋冬,四五年未曾间断。

    ⑥我和大婶攀谈过几次。想象中肯照顾这些流浪猫的人,应该是慈眉善目面容的。大婶不是。耷拉的八字眉,高额骨,两片薄嘴唇,很有些刻薄相。嘴上一刻不停地训斥着猫们,抱怨它们吃相难看、浪费粮食;或者对空咒骂小区住户养的狗,抢吃猫粮,咬坏食盆。猫们倒不介意。老的少的,公的母的,亲人的怕生的暴脾气的,在大婶面前都丢掉古灵精怪,不矜持地招之即来,围着食盆吃得呼噜作响,尾巴根根竖成桅杆。这个时候,它们才退去游侠儿的孤傲,显露出漂泊的饥馑与风霜。

    ⑦我想,大婶几年如一日照看流浪猫们,靠路人投喂般一时兴起的“爱心”是不够的,总得憋着一股劲才行。

    ⑧一天,我见到大婶拿着看起来簇新的被子,给猫舍“铺床”。她说是小区里一个年轻姑娘搬走时送她的,说我走了,被子留给猫们,做个窝好过冬。大婶感慨说:现在的年轻人好啊,心善。我突然心里一动。大婶,还有那个姑娘,还有许多未见过面的、悄悄往猫舍送过猫罐头和肉饭的邻居们……人们对流浪猫们释放的善意,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心意。

    ⑨春天,窗外又有了猫们喧闹的声音。小区里来了新租客,猫舍里也来了新猫。也有猫老去,也有猫消失。大婶依旧絮絮叨叨地照料着它们。人,猫,这座城市,都开始了新的一年一一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选自2018年6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作为一个有三千多年被驯养史的物种,猫“对付”人的本领或许是刻在基因里的。

    (2)它们敏锐地对怀恶意者“而远之

    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它们是与人相处的高手,是动物中“城市求生”的专家?请分点概括回答。

    3分析下列语句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1)静谧的校园里有猫。温馨的小区里有猫。热闹的旅游景点里有猫。高端大气的商务区里有猫。

    (2)耷拉的八字眉,高额骨,两片薄嘴唇,很有些刻薄相。

    4文章开头用“流浪猫是城市的一部分”一句话单独成段,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链接)

    2018年3月26日,有网友发帖称,他在石家庄市动物园游玩途径丹顶鹤观赏区时,看到工作人员拿着棒子打丹顶鹤,丹顶鹤被打得鲜血直流,无法站立。

    《天天有喜》摄制组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特地买来一只刚过周岁的白狐狸充当“赤尾白狐”,并将其尾巴染成了红色。拍摄过程中,剧组并没有对白狐悉心照料,并且为了缩短拍摄周期,夜以继日地赶工拍摄,经过数日连番折腾,彻夜长嚎之后,小白狐终于体力不支,当场毙命。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享受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