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B.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惨绝人寰地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
C. 我们一起登上黄山主峰——莲花峰,在云海之上栉风沐雨,陶醉于奇松怪石之间。
D. 能在奥运射击场上角逐的无疑都是世界上的顶尖高手,在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形下,敛声屏气的角逐就只不过是一场无形的心理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屠户骂范进时,范进都是喏喏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
B.在阔绰的舞台上,他的钢琴表演赢得了满场喝彩。
C.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经过老师的讲解,他茅塞顿开,立刻做出了那道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与共的重担,来回奔忙。
C.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长江不仅哺育了我们这个民族,也滋养庇佑了无数生灵,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
B.商家为追逐丰厚的利润殚精竭虑,从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导致电动平衡车事故屡屡发生。
C.陶公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当对书中的要义有一些领会时,便会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
D.网络主播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或许不难,但要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也并不简单。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
B.腰白玉之环 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C.媵人持汤沃灌 汤:汤汁
D.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余之从师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dot## 入则无法家拂士
D.言和而色夷 长跪而谢之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是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C.选文通过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
D.作者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6、(二)阅读下面词曲,完成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段时间之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材料二:
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的头上。他们追求舒适和潮流,消费名牌;很多人是“吃货”,在头顶写着“周黑鸭”“热干面”和“奶茶”;他们无比喜欢动漫;他们还狂热地追星。一名学者观察到:在中国坐地铁,会看到年轻人低着头看价值不菲的手机,许多人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背着名牌包、穿着高级运动鞋。他们成了“垮掉的一代”。
材料三:
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00后”人数达12000人左右。在救死扶伤的医院,在疫情防控的社区,在城市奔忙的志愿者队伍中,这个群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体现出这代人特有的自信、乐观、顽强的集体品格。他们在抗疫一线用青春的坚守证明自己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重担。
(1)材料一中“垮掉的一代”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针对“垮掉的一代”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8、古诗文默写。
(1)出岭谁同出?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2)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________________,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曹刿论战》中写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地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兵书宝藏——《孙子兵法》
①年初,央视一档历史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爆红荧屏。九大博物馆的二十七件镇馆之宝,在“前世今生”的故事中,鲜活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山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银雀山汉墓竹简之《孙子兵法》,再次惊艳了世人。
②1972年4月14日,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日子——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简牍成功出土。沉睡地下淤泥中近两千年的《孙子 兵法》竹简,一朝重现光华。
③《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使得一场旷日持久的历史大讨论戛然 而止。随《孙子兵法》出土的还有《孙膑兵法》16 篇。《孙子兵法》 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结束了关于其人其书的千古争论,证实了孙武、 孙膑实为两个人。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吴国的“孙子”,孙膑是齐国的“孙子”,分别是春秋、战国人。孙膑乃孙武的后世子孙。孙子与孙膑各有兵法相传,千年争讼,一朝得释,充分显示了《孙子兵法》竹简巨大的历史价值。这两部兵书的出土,可谓石破天 惊,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鉴于其重要历史价值,汉墓竹简之《孙子兵法》成为 “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1 年,《孙子兵法》竹简被评选为“山东 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④《孙子兵法》全书共分十三篇,总计约 6000 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的第一本系统 而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其军 事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曹操在《孙子略解》的自序中曾写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 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评论:“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许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也 沉迷于《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中。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 箴言》一文中曾说:“孙子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惊人的军事思想,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 写出来的。”在美国西点军校,《孙子兵法》是必读课程,作为战事谋略进行重点讲解。
⑤《孙子兵法》通篇以智慧为本质特征,孙子的每一句话都是智的凝聚,谋的浓缩。 我们可以从《孙子兵法》的深邃哲理和智谋中,观察领略事物的辩证思维,学到处理人事百端的策略,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夫未战而庙算者胜”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人们在对人生的探索中,能从《孙子兵法》中得到激励并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人生总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之事,面临各种困境,包括社会环境问题、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尚未认识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思想观念等,借鉴《孙子兵法》的原理, 对于我们把握主动权,争取美好的人生,将不无裨益。
⑥文物打动人心,归根结底靠的是人的故事、意志和精神。以《孙子兵法》竹简为代 表的一件件珍贵的国家宝藏,就像一个个历经风雨的人,有自己的生命和性格,那是从未 褪色的文化自信,以及成就过往也影响当下的血脉精魂。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兵书宝藏——《孙子兵法》的。
【2】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吴国的“孙子”,孙膑是齐国的“孙子”,分别是春秋、战国人。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曹操在《孙子略解》的自序中曾写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评论:“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毕淑敏
①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缩微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亲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②于是洁白的纸上,记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③接下来,老师说,好吧,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
④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一个小小的“×”,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芬芳的它。
⑤老师走过来看到了,说,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
⑥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
⑦请在剩下的四类当中,再剔去一种,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商榷的断然压力。
⑧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样是好?思忖片刻,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⑨老师说,继续划去一样,只剩两样。
⑩a.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
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
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
b.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固守的字——笔。
感谢这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
我细心地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1】面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首先舍弃“鲜花”的理由是______;“我”最终保留“笔”,是因为它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腰斩”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任选一句,说说它的作用。
【4】第⑩段“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请揣摩当时哭泣同学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5】一篇好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第段)的优点。
【6】亲爱的同学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面临许多艰难的抉择。就现在而言,你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得借用文章内容)
11、①读书可以明理、完善自我、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正因为有了这几条才要读书,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读什么书。在我看来,读书还需着重于读经典。人类千辛万苦留下的这些宝贝,是无穷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得以在此星球上延续的定海神针。如果经典被遗忘,那人类必将毁灭。
②我们说,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石都是他们的经典。比如希腊文明,如果离开希腊神话、希腊悲剧和希腊哲学是无法想象的。而中华文化精神,离开“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就无从谈起。经典是人类对世界及自己理解的集中体现,既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坐标。我们对自己所处时代文明的种种认同、批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典这个坐标;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能没有这个坐标,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
③阅读经典是人类成长的基本方式。孔子教学只教“六经”,爱因斯坦说他经常会拿出康德的著作来读。我们每次阅读,经典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与广度。经典是意义的源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典博大精深,无法【A】一览无余(一目了然),随着在阅读中不断理解经典新的意义,我们的领悟力以及问题意识也得到提高。
④不要带着某个具体目的去读经典,读经典本身就是目的。不能把经典作为从外部加以征服的客体来对待,而应该把阅读经典作为丰富我们思想、经验的必然途径,作为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对待,让它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本身。阅读经典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什么他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让我们感到快乐?因为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不仅是为了求道,更是为了在得道的过程中生命得以完善、丰富、提高,这种快乐是【B】不可言喻(不可名状)的。我认为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读完一本经典的时候。
⑤阅读经典的关键不在于阅读本身,而在于让人提升精神、陶冶性情、丰盈情感。这就像观菊、喝茶。观菊时,不能只把菊花看作是能治病的植物,或是摆在房中显示品位的装饰;而应在观菊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做人的激励。同样,喝茶时,不仅讲究茶器、茶叶与气氛,更应懂得喝茶的最高境界不在茶而在茶之外;应通过喝茶获得精神上的轻松与通透。
⑥经典之所以能够融入我们的生命,构成内在的骨骼,是因为真正的经典不论内容如何,总是和宇宙、人生有关,构成我们安身立命的依靠。我们对任何经典表达的思想不一定都要双手赞成;相反,即便对经典有最高敬畏感的人也会有不喜欢的经典。我们可以不喜欢经典作家,但我们必须要读经典。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经典,那也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是与我们【C】息息相关(一脉相通)的,所以我们才那么急切地要去反驳。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1】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不可以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处是(____)
【2】作者用观菊和喝茶两个事例,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
【3】文章中提到“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读完一本经典的时候”,通过你的阅读经历并结合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有这样一种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从“爱”“声音””力量”“正能量”中选择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