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巴彦淖尔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寒冷的雪地中,小明看到那位老人不慎摔倒,当即取义成仁,出手相扶。

    B. 朱光亚校友潜心钻研科学事业,殚精竭虑,最终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在比赛舞台上,他凭借着饱含深情的歌声,巧言令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D. 艺体节大赛上,这幅梅花图堪称妙手回春之作,把大家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 2、文学常识与名著。(原创)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文学人物长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_》中那位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香菱;__________笔下那位受尽生活磨难,却依旧自尊自爱、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简﹒爱;鲁迅先生记忆中那位没有文化,却为儿时的他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的_________……无论是哪一位女性人物,她们的美丽在文学长河中都是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

    (2)请从以下三段文字中任选一段,说说描写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A、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B、我父亲在诺丁汉郡有一份小小的产业;我在他的五个儿子中,排行老三。十四岁那年,他送我进了剑桥的伊曼纽尔学院。在那儿我住了三年,埋头攻读我的学业。……我在伦敦著名的外科医生詹姆斯·贝茨先生手下当学徒;一直学了四年。有时父亲也会寄小额款项给我,这些钱我就用来学习航海及数学中的一些学科,对那些有志于旅行的人来说,这些东西都很有用处。

    C、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把腰部勒得细一些)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在逃亡过程中,得到了张青、孙二娘的帮助,被打扮成头陀模样。从此,武松有了“行者”的绰号。

    B.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洞中历险”情节中,汤姆与艾米·劳伦斯在岩洞里探寻玩耍,因讨厌蝙蝠,选择其他路径,结果迷了路,后来还遇到了印第安·乔。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假扮的“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最后,悟空只好请来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

    D. 《父亲的病》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既讽刺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的小说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

    B.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等。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注】①塓:涂抹。②回纥: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名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B.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C.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D.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羽身世凄凉,自幼被弃在水滨,始终不知父母是谁。

    B. 陆羽生长于寺庙,按照《易经》上的卦而自起名和字。

    C. 陆羽经历坎坷,勤奋苦学,成为朝廷器重的学者和官员。

    D. 陆羽率性而为,不慕名利,是古代清高士子的典范。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终兄弟  鲜:______ (2)使执粪除圬塓以之  苦:_____

    (3)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  危:_____  (4)临淮  次: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

    (2)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词赏析。

    落花

    唐·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   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   的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祭奠祖先,存续族谱,传承族规家训,可以约束后辈的行为,传承优秀的家族文化。其中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的教诲。

    (1)以下书法作品的内容选自同一封名人家书,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嘱托。你更欣赏哪一幅?请从书体和内容两方面说明理由。

    第一幅   第二幅

    我欣赏: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面两幅书法作品中的两句话,均出自的____________《诫子书》,他是“智”与“忠”的典范,其另一句名言“__________,死而后已”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传奇故事多见于_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儿女共沾巾。(王勃《   》)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永远挺拔的白杨树

    出生在林区的我,自小便喜欢树,各种各样的树。

    长大离开家乡的我,认识了更多的树木。我想,每一个人也一定对应了某一种树,有的如红松般高大伟岸,有的如樱花般旖旎繁华……而我们社区的那个保安队长小刘,应该就是那株朴素且挺拔的白杨树吧。

    小刘是个退伍兵,皮肤黝黑,个头儿虽算不上高大,却也显得很结实、健壮。一双不怎么大却黑黑亮亮的眼睛里绽放出神采,逢人总是很腼腆地笑一下,露出两排整洁的牙齿。

    有一次,我因下班走得匆忙,忘了带家门的钥匙,那天正下着瓢泼大雨。恰巧是小刘值班,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得知情况后,他很热情地给我倒了一杯热茶,让我安心坐在保安室里等。

    于是我和小刘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以前是当兵的。他还告诉我,会把每个月菲薄的薪水都邮寄给远在老家生活的父母,而自己不需要花什么钱,因为单位管食宿,自己平时也不喜欢抽烟、喝酒。听到这些,我被眼前这个男孩莫名地感动了。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下班,我总会在小区门口留意他那挺拔的身姿,一种亲切感随之而来。每次看到他时,眼前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家乡河边的那一排排挺拔向上的白杨,不浮夸、不张扬,却站成一排翠绿的风景。

    他是一个普通的男孩,普通到如果你不是特别的注意,仿佛可以忽略他的存在。但他的善良又时刻提醒你,他偏偏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存在。

    有一阵子,我接母亲过来住,母亲总是下楼去菜市场买回好多东西来,只要小刘在岗,他都会很热心地帮母亲把东西送到家。一来二去,家里人也都跟他越来越熟悉,没事儿就邀请他到家里坐坐。

    每次来家做客他都显得很拘谨,但当他的目光扫到我书柜上摆放的那些藏书时,就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像被磁石吸住一般,小声地问我,这些书能借给他看吗?我不曾想到的是,他竟然也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他告诉我,在部队当兵时,每天除了训练和执行任务,他都会去部队的阅览室里借阅很多的书籍。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的条件差,他应该也会大学毕业,他也曾有过很多的梦想……

    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翠绿树叶,个个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那天开车送母亲回老家返程时,车子突然坏在了高速公路上,距离市区还有四五十公里远,我真是急坏了。家人出差在外不能帮我,看着身旁一辆辆疾驰而过,我好多次招手试图拦下一辆车帮我,却没有一辆车肯停下。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一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渐渐滋生、蔓延……我猛然想起了万能的微信圈,当朋友圈发出去不到两分钟,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竟然是:保安小刘。

    四十分钟后,当满头大汗的小刘焦急地冲下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心中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

    今年春节过后,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小刘的身影,我跑到物业去询问,才知道原来他受伤了。

    就在春节前一天回老家的途中,他看到一位老人家正在喊抓小偷,他想都没想一阵猛追,毫不犹豫地拽住了小偷,小偷气急败坏,回过身来拿起手中的刀向他刺去。老人看病用的救命钱追回来了,可小刘却倒在了血泊中。整个春节他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我带着水果去看望他时,问他当时有没有害怕,他羞涩地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过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有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当他悄无声息地返回保安岗位时,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好一个热血男儿,就像那棵不惧风雨的白杨树。只要给它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无论贫瘠富饶,它都会努力地生长。每一个枝条,都合拢向上;每一片树叶,都闪烁金光;每一根树干,都高耸挺拔。树树无声,树树有声。就算秋来冬至树叶凋零,那光秃的枝条,也都枝枝透着锐气、迎着阳光。

    (作者:王洁。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我”与小刘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我”为什么认为小刘是株“朴素挺拔的白杨树”?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羞涩地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过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有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4本文以“永远挺拔的白杨树”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 10、议论文阅读

    生命永恒的香味 马德)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晴到朝暾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 (1)   ,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 从黑发读到白首 也自痛快淋漓 无怨无悔。

    读书可以增长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读书可以培养气度。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完美人的灵魂。常读书的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锦心绣口,才华横溢。【 】,赞的是那人的气度之雅,性情之真,人格之美。而这些卓尔不凡,其实就是书的灵秀、雅致、睿智,浸润到人的心底里,再穿过岁月的尘烟散发出来的。

    (2)   。被命运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遭遇过多舛的命运,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拼争过来的人,读这些人物的著作或传记,常常让人热血喷涌,灵魂震撼。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从而从容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

    读书可以丰富精神。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与你静坐。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智慧丰富着你的智慧,以自身的儒雅引领着你的儒雅,以自身的内涵厚重着你的内涵。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有删改)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将下面四个论据中的两句分别放在甲、乙处,最恰当的是(只填序号)

    有诗云:是真名士自风流。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海伦·凯勒又盲又聋,但她在老师的指导下拼命地摸读,不分昼夜地书写,手指头摸出了血也决不放弃,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成了20世纪美国有名的作家。一个生活在无声无色世界里的弱女子,却诞生了生命的奇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回忆儿时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前还是少年,读后就觉得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青春的大门。这本书给他那贫困、孤独、饥饿的少年时代带来亮色,带来力量。

     

    【3】根据文意,在文章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 11、【材料一】

    “数字化”是我国现阶段全民阅读最显著的特点和趋势。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与上一年基本持平。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分别为44.66期(份)和3.44期(份),均比上一年有所减少。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出现增长放缓甚至阅读量下降的新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化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物“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40.0%。此外,有29.2%的数字化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原因。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2.76元。

    【材料二】

    我国国民近两年不同媒介日均阅读接触时长表

    年份

    图书

    报纸

    上网

    手机

    平板电脑

    2016

    19.69分钟

    17.01分钟

    54.84分钟

    62.21分钟

    12.71分钟

    2017

    20.20分钟

    13.15分钟

    57.22分钟

    74.40分钟

    13.88分钟

     

    【材料二】

    数字化阅读也有一些弊端。它的最大问题是阅读时注意力极易分散。由于网络内容大部分是多媒体,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而这些内容大都是以超链接的形式排列的,一旦点开新的链接,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领域。许多人上网之初也许是为了读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但几十分钟后却发现自己在购物网站上寻找最新产品。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化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有科学家指出,数字化阅读是“F形阅读”。所谓“F形阅读”,是用字母F模仿数字阅读养成者的眼球活动轨迹,看任何读物都会像读网页新闻那样,前几行细读,后面就竖着略读。这已经是不少人下意识的阅读习惯。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化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阅读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数字化阅读方式“便利”的优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根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请根据【材料三】,结合你的阅读实践,谈谈你对数字化阅读某一个弊端的认识。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务型写作

    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下扫墓,但已是初三学生的小梦有课外辅导班要参加,她很想跟父母一起去祭祖,但父母不同意,怕耽误她的学习。如果你是小梦,你会如何说服父母同意你一起去乡下祭祖,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