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名言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
(3)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翃《寒食》)
(4)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鼎《村居》)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给多音字组词并造句。
重 chóng________造句________
zhòng________造句________
似 sì________造句________
shì________造句________
3、写临别赠言。
①王宁林平时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在毕业之际你可以送他一句格言:“ , 。”
②姜晓伟是你的知心朋友,你可以送他一句诗:“ , 。”
③面对关心、教育你多年的老师,请你用诗句(名言)表达你的感激或赞美之情:
4、填空
1.明日复明日,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一鼓作气, , 。
4.甘瓜苦蒂,
5.种树者必培其根,
6. ,观千剑而后识器。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月光________ 依依________
6、阅读理解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 A.安歇。 B.隐居。
(2)寄书长不达____ A.长度。 B.一直。
【2】《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可以从“_______”一词看出。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画“×”。
(1)《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____
(2)“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委婉含蓄,别有韵味。____
(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诗人的心境都是欢喜的。____
(4)这两首诗都以明月为内容,表达了思乡之情。____
【5】下面的诗句中,同样以明月为内容的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将晓:__________
三万里:__________
南望:__________
【2】读诗歌,谈谈“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9、 虚掩着的门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
门牌的房间”,但也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
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
“不要走进那个没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好奇地偏要( ),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只
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
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这个禁入的房间,又拿出了一张纸牌,有人
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
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把
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 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
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总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年轻人 地追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
地看着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事后,总经理向众人解释道:“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具有的良好品质。”
众人恍然大悟。
【1】文中第7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填上的恰当的成语是_________;还可以填上
合适的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14自然段是年轻人与总经理的对话。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语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请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题目中的“门”有两层含义,表面的含义是指那扇虚掩的“门”,深层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人听了总经理的解释后都“恍然大悟”,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你会
怎么想呢?(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负厚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负”的意思在字
典中有:a.依仗 b.享有 c.辜负。“不负厚望”中的“负”应选_____。
【6】你能给这篇文章换个题目吗?你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简短的词句评价文中的人物:
年轻人:
总经理:
众 人:
【8】写反义词:开拓—— 束缚——
写近义词:困惑—— 叮嘱——
10、 山芋:环境友好型“生物能工厂”
我国南有木薯、北有甘薯,“山芋们”有望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生物能工厂”。记者3月20日从中科院在沪新成立的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获悉,薯类植物是目前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作物,运用新技术使其在发酵过程中转化为燃料乙醇、丙酮、丁醇、氢气等产品,弥补不可再生的化学能源。
研究发现,木薯具有突出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能生长在贫瘠土壤,如荒山、荒地及沙地中;甘薯在土壤含水量不足5%情况下可抗旱成长,甚至在含盐量0.5%的沿海滩涂上亩产还能达1500公斤。
发展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日趋紧张的能源供应的有效途径,但须避免与农作物生产争地。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荒地面积约1亿公顷;属于宜农荒地的有3535万公顷,其中947万公顷作为后备耕地,尚有2588万公顷可用于生物质能资源开发,加上1000万公顷盐碱地等土地余力,薯类等能源作物可种面积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近三成。目前,国内甘薯产量占世界80%,木薯市场需求量正逐步增长,每年还从泰国、越南等地进口,它们作为能源物种的潜力都是很大的。
燃料乙醇将是薯类能源产品的一大门类。与会专家指出,若全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总需求在5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仅100万吨,且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经济效益一般。
据介绍,适宜我国南部热带地区种植的木薯亩产可达4000公斤,单位面积上的生物能产量高于几乎所有其它栽培作物;而甘薯也是粮食酒精中最低廉的加工原料,每公顷甘薯可产酒精3.5吨,同等面积玉米则只产2.1吨。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每吨木薯酒精的加工成本仅六七百元,也低于普通酒精企业成本。
生物能源产业牵涉多学科技术,为此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南方中心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主,吸纳了植物生理生态、有机化学、微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十余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薯类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储藏保鲜、发酵转化等关键技术。
(摘自 新民晚报)
【1】第五段中加点的“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薯类植物的开发有哪两方面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地方列了数据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科学想象的机器人的时代
清晨,外面的温度达到36摄氏度,但屋里很凉爽。因为有风扇机器人在。爸爸妈妈也起来了,“爸爸、妈妈,你们没有洗脸吗?”“哦,我们刚叫洗脸机器人洗过脸,去吃饭吧,我叫煮饭机器人帮你把钣热一下。”别看这家伙和普通机器人一样,其实,它的体内可是个巨大的微波炉呀。
吃完早饭,我来到“机器人公司”上班,里面的机器人真是多种多样,有:老师机器人,它的皮肤、五官和头发都和仿真人一样,但它有一点和我们不一样,那就是我们有自己的思维,而它没有。再把目光转向造纸机器人,它的脑袋圆圆的,身子四四方方的,拥有缤纷的色彩,看样子傻乎乎的,你别看它傻乎乎的,其实可有用了呢,它能把废纸箱和旧报纸放到它的身体里面,然后做纸的材料就出来了,它还能判断做出来的纸的大小和纸的数量,一张纸就出来了,保姆机器人可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公司开发的保姆机器人和别的公司开发的机器人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它的身子一打开就是一台12寸的电视机,根本不用交电费,只要充电就行了。绿色,当然是指树木和花草了,我们公司开发了一款名叫“飞天植物机器人”的东西,它能把垃圾“吃”进肚子里,在做种子的过程中,它要把垃圾发酵,再把塑料垃圾弄成皮,把发酵的垃圾包起来,再用暖火烤一下,一颗种子就成形了。这是本世纪最伟大发明,它,可拯救过多少人的性命呀,它就是“心脏机器人”。它的样子跟普通人的心脏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它的身体里有着一个小小机器人一直在为主人的心脏输入程序。我还看了其它的机器人,有:造家具机器人、超声波机器人等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缤纷________ 发酵__________ 拯救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凉爽—______________ 普通—______________
近义词: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___________
【4】老师机器人和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一共写了几种机器人,在这些机器人中,你最喜欢哪种机器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朋友,你觉得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机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树木
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人们称它是植物王国皇冠(guān guàn)上的绿宝石。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
有一种树,叫做黑心树,不仅名字古怪,而且样子也长得高大古怪,更怪的是树干的中心,居然是乌黑色的,多么有趣啊!傣族兄弟给它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它“挨(āi ái)刀木”。原来黑心树还有一个古怪的本领,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种上十来棵这种树,一年到头的烧柴就不用愁了,所以,又叫它“烧柴树”。
密林中另一种有趣的树,叫做轻木。这种树生长十分迅速,一年就能成材。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bēi bèi)起来。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之一,用它制造的家具搬运起来可省力啦!
与轻木相反,这儿的铁力木是世界上最重的木材之一。铁力木四季常绿,高达30米。它的木色黑沉沉的,入水即沉,真有点像铁块。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铁力木不但重,而且木质致密、坚硬异常,是建筑和制作名贵家具的优良用材,还能用来制作高级乐(yuè lè)器。
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zhǒng zhòng)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
【1】短文中的多音字,请划去错误的读音。
【2】用波浪线“﹏﹏”画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全文是按先( )再( )后( )的方式构篇的。
【4】黑心树最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最能说明轻木轻、铁力木重的语句。轻木与铁力木除轻重大不相同以外,它们各自还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夏夜萤火虫
郭树清
夏日夜幕降临时,在乡间的田埂上、小路旁、沟河边、瓜栅下、草丛里,不时传来虫鸣蛙鼓的清音,如一支甜美的小夜曲。此时,那些举着绿灯笼的萤火虫也开始忙碌,时而飞来飞去,忽明忽暗,若隐若现;时而从草丛中飞出,在夜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点点萤光缓缓流动。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给静寂朗润的乡村夜晚平添了几许浪漫,也使我青涩的年少时光充满了乐趣。
夏夜的月光温润如玉。年少的我,每到此时,常常约几个伙伴,借着月光,奔跑着、追逐着,快乐地来到瓜棚、田间去捕捉萤火虫,大家找来竹竿或芦苇秆和网兜,不一会工夫,就会“战果”累累。此时,大家全然不顾手上腿上被树枝、藤蔓划出的一道道伤痕经汗水浸过的疼痛,便轻手轻脚地把这些“战利品”拿回家,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玻璃瓶子里,然后将瓶子挂在蚊帐里,看瓶子里蓝绿色的光一闪一闪。它们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发出幽幽的亮光,仿佛满天亮闪闪的小星星汇聚一处,照亮了童年的我梦中的憧憬和向往。
其实,在我更年幼时,一看到萤火虫的亮光,就毛骨悚然,心里怦怦直跳。那时候,大人们怕发生意外,不让孩子们在晚间独自出门玩,便把这萤火虫发出的光说成是鬼火,用它吓唬小孩。这一招真灵,一到天黑,小孩子们一个个被吓得都不敢出门。直到上学后,读了车胤的《囊萤夜读》故事后,才真正明白萤火虫原是一种能发光的小昆虫,于是才敢大胆地去接近它,捕捉它。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乡村,居住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参差林立的高楼、平坦坚硬的马路、五光十色的夜灯,糅进了我们的生活。萤火虫悄然离开了我们,关于小小萤火虫的可爱,只能留在我那童年梦幻般的记忆里。
夏日的一天,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绕的故土,站在田野里,呼吸着晚风中飘来的甘甜、清新空气,重温着童年的往事,聆听着各种各样虫儿的浅吟低唱,又见那萤火虫闪烁着蓝绿色的幽幽亮光……
【1】从首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 )——( ) ( )——( )
( )——( ) ( )——( )
【2】从文章中找出表达“我”对家乡感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体现“我”对萤火虫喜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你喜欢的一段,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事物或景色让你念念不忘?说说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生活经验告诉我,淋雨会生病,我就在雨季到来之前贮备好足够的粮食,这样我就不必冒雨外出觅食。在雨季,我尽可能呆在家里。
每到雨季,我做些适于在家做的工作。我知道,我生活中还缺少不少东西,只有用劳动耐心去做才能制造出来,呆在家里正好做这些事。特别是,我曾想过许多办法,想编一个箩筐,但我弄来的枝条太脆,没有用。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城里藤皮店的门口看工匠们编箩筐或篮子什么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我也爱管闲事;我不仅仔细观察,有时还帮上一手,因此学会了打箩筐。现在,这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
【1】通过观察,“我”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我”是怎样获得这些经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城里藤皮店的门口看工匠们编箩筐或篮子什么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我也爱管闲事;我不仅仔细观察,有时还帮上一手,因此学会了打箩筐。现在,这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对此,你有何感觉或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16、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愤怒,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烟云,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的表达出来,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