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成(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3、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4、“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A.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B.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家蚕与蝼蛄、蟋蟀的发育过程完全相同
D.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5、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A.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
B.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C.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7、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母亲是大学生,儿子也是大学生
D.“老鼠生来会打洞”
8、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在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会来月经
D.青春期性意识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9、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一个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10、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典型“人物”。下列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
B.②蝙蝠精体表被毛,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C.③蛇精成为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在陆地产卵,用肺呼吸
D.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只用肺呼吸
11、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B.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
C.身材高大是男性的第一性征
D.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应避免与异性交往
12、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13、下列有关染色体数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细胞内数量相同,而不同种的生物往往不相同
B.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内则成单存在
C.水稻一个体细胞内含12对染色体,一个生殖细胞内含6对染色体
D.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14、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拟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则C中流着静脉血
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
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15、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 )
A.同种的动物
B.同科的动物
C.同目的动物
D.同纲的动物
16、下列变异现象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
A.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
B.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发达,心肺功能较强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D.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17、决定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遗传物质
D.基因
18、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19、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20、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
C.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
D.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2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良好的 和适度的 ,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22、下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
(2)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___。
2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将这五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表示出来:农作物、蝗虫、鹰、蛇、蛙。________。
25、在下图中,[A]表示_____,它主要由[B] ______和[C] _____构成。
26、能源物质﹣﹣煤主要是由地下的古代________植物的遗体形成的,这类植物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_
27、用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鼠先后接种同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抗体的情况。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__。
(2)通过接种S疫苗,使鼠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__免疫。
(3)仔细观察分析图乙,在以下2小题中选作1题。
①图甲所示实验中,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2天,给B鼠注射S病原体,发现B鼠死亡,则原因是:______;
②我们接种某些疫苗,有时不只接种一次,会隔一段时间再接种该疫苗,请你作出合理解释:__。
28、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将煮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且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酒曲前,常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酿酒过程中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用线段将鸟卵的各个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A、卵白________a、含有卵细胞的主要营养成分
B、卵黄________b、将来可发育成雏鸟
C、胚盘________c、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又能提供必要水分
30、原始大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水蒸气.
31、请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①___________ 。
32、“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没有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卵。 ( )
33、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结合下图分析回答:
(1)若摄入的食物是蛋白质,则左图中物质①表示______,其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______。
(2)②过程中气体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__状态;③过程通过_____实现。
(3)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其中A具有____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B_____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大部分有用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该过程分别与左图中的过程_____(填序号)对应。
(4)研究人员发现用高脂饲料饲喂的健康小鼠,12周后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白蛋白。据此判断,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______受损,通透性增大。据此提出一条人类健康饮食的合理建议______。
(5)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内壁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其中a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______,这体现了_____的生命观念。
34、李翔同学听妈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李翔决定亲自探究一下。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步骤)
(1)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2)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甲、乙两锥形瓶中;
(3)甲、乙两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10分钟,中间每隔2分钟搅拌一次;
(4)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人甲、乙锥形瓶混合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 蓝色不消褪 |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 蓝色褪去 |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在步骤3中每隔2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
(4)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_____。
(5)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