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北京2025届初三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溪笔谈》是沈括的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民歌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她的儿女情怀。

    C.《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D.《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小说的作者魏巍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中潜水艇的强大功能当时是幻想。

    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智慧、英勇,他又是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他走出乡村去煤矿,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D.《平凡的世界》中处处有温暖,田晓霞借书给孙少平,金波用自行车带孙少平上学。

  •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由于   对于 关于 除了 。解说:这四个词都是介词。

    B.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解说:这一句连用了“仿佛”“已经”“满”三个副词。

    C. 只要反复诵读,就可以把课文背熟。解说:这一句中的“只要”“就”是连词。

    D. 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B.福厦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的交通要道。

    C.由此可见,我国早在这个时期就有珍珠的利用和采集了。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B.电影《长津湖》是今年国庆档领跑者,正式上映第3天票房就突破10个亿左右。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勇当先锋,敢打头阵。

    D.雕刻家雕刻出这个英雄的石像,是想让看见石像的人明白这位英雄,认识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

    ①究其根本,离不开民众日益增长的传统文化需求和现代审美情趣。

    ②还得益于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艺术结合和创新表达。

    ③只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才能让卫视节目“走入寻常百姓家”。

    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何以频频出圈?

    ⑤这不仅得益于中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带来原创输出的文化自信。

    A.①③④⑤②

    B.①④②⑤③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⑤②③

  •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B. 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②胡贼攻郡③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 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视④谓曰:“我辈败⑤义之人,而入有义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人名。②值:适逢。③郡:城。④相视:看望。⑤败:毁坏。⑥班军:调回军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今死矣,子可/后乃至。   B. 有疾不忍之/相而去。 第2页

    C. 而入有国/与儿女讲论文   D. 敢独止?/人不知不愠。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诗人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

    晚的恬静和谐气氛的两句诗是:    

    (5) 把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默写完整。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判断下列语句所用的描写手法。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_____

    (2)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______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_____

  •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

    莫言

    ①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②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梁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③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④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⑤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⑥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⑦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⑧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⑩“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掀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 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央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请根据小说内容,分点概括故事情节。

    【2】请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对话。

    东东同学:“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这个句子我认为很好,却说不出好在哪。

    小开同学:我认为这个句子好在: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体会作者写爷爷哼“歌子”的作用。

    【4】小说中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5】“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上了初中后,自己的生活有了变化,许多事情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

    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3.选材必须是初中生活,字数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