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山东日照2025届初三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镀镍废水中的Ni2+可用还原铁粉除去。25℃时,部分氢氧化物在废水中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6

    7.7

    沉淀完全的pH

    3.3

    9.9

    9.2

    (1)还原铁粉的制备: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BH4 (其中H-1)可得还原铁粉,同时生成H3BO3H2。理论上制备1molFe,需NaB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2)还原铁粉除镍:向废水中加入还原铁粉,可置换出镍。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废水中镍的去除效果。

    ①取五份废水样品各100mL,加酸或碱调节其初始pH不等,再加入等量且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测得废水中镍含量随溶液初始pH的变化如图所示。pH太小,残留的镍含量较高,原因是______pH>6.6时,残留的镍含量随溶液初始pH增大而增多的原因是______

    ②取100mL废水样品,向其中加入适量铁粉,测得溶液的pHFe(Ⅱ)的含量和总铁含量变化如图所示,Fe(Ⅱ)表示溶液及沉淀中+2价的铁元素,总铁表示溶液及沉淀中化合态的铁元素。40~60min内,溶液pH约为6.4,该时间段内引起Fe(Ⅱ)含量降低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另取100mL pH约为5.8的废水样品,加入FeCl3溶液,废水中镍含量也有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

  • 3、.(1)右图为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NO(g)和CO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E1=134KJ/mol,E2=368KJ/mol( E1、 E2为反应的活化能)。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H的变化分别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写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反应SO2(g)+I2(g)+2H2O(g)=H2SO4(l)+2HI(g)在150℃下能自发进行,则△H___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小于都可

    .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H=QkJ/mol (Q>0)

    在密闭容器中,按CO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进行投料,在5MPa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y%)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表示CH3CH2OH体积分数曲线的是____(选填序号)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平衡常数K不再增大   B.CO2的转化率不再增大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3)其他条件恒定,达到平衡后,能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选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充入更多的H2   C移去乙醇  D.增大容器体积

    (4)图中曲线a和c的交点R对应物质的体积分数yR=_______

     

  • 4、有不同价态的氧化物,如NON2O3NO2 N2O5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己知2NO(g)+O2(g) =2NO2(g)△H1=-113kJ/mol

    NO(g)+O3(g)=NO2(g)+O2(g)  H2=-199 kJ/mol

    4NO (g)+O2(g) =2N2O5(g) H4=-57 kJ/mol

    反应6NO2 (g)+O3(g)=3N2O5(g)  H=__________

    2温度.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O3发生反应N2O3NO2(g)+NO(g)达到平衡后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后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N2O3的浓度,同时减小NO2NO的浓度

    Bt1时刻改变条件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O3的转化率增大

    Ct2时刻达到新的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不变

    Dt1时刻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容积的一半,则速率~时间图像与上图相同

    31000K下,在某恒容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NO2(g) 2NO(g)+O2(g),将一定量的NO2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O2)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己知NO2的起始压强P0120kPa,列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对于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 (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间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在上图标出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 5、PM2.5中的某些物质,易引发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OCS、CH2=CH-CHO、HCOOH、以及光气等二次污染物。水污染程度可通过测定水体中铅、铬等重金属的含量判断。

    (1)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CH2=CH-CHO分子醛基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羰基硫(OCS)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光气(COCl2)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光气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3)1molHCOOH中含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基态C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配合物[Cr(NH3)4(H2O)2] Cl3中心离子的配体为_______

    (5)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射线吸收法,β-射线放射源可用85Kr。已知Kr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晶体中晶胞中含Kr原子为m个,与每个Kr原子紧相邻的Kr原子有n个,则m/n=______(填数字)。若两个相邻面心的Kr原子的核间距为acm,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M表示Kr的相对原子质量。该晶体的密度计算式为______ g/cm3

     

  • 6、铬铁矿主要成分为铬尖晶石(FeCr2O4),以铬铁矿为原料可制备Cr2(SO4)3溶液。铬铁矿的尖晶石结构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被破坏,其中的二价铁被氧化后,会促进尖晶石结构分解,有利于其参与化学反应。

    (1)铬铁矿中的基态二价铁被氧化过程中,失去的电子所处的能级为_______

    (2)120℃时,向铬铁矿矿粉中加入50%的H2SO4,不断搅拌,铬铁矿溶解速率很慢。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rO3,矿粉溶解速率明显加快,得到含较多Cr3+和Fe3+的溶液。写出加入CrO3后促进尖晶石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其它条件不变,测得不同温度下Cr3+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实际酸浸过程中选择120℃的原因是_______

    (4)已知:室温下Ksp[Cr(OH)3]=8×10-31Ksp [Fe(OH)3]=3×10-39,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除去酸浸后混合液中的Fe3+。实验测得除铁率和铬损失率随混合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pH=3时铬损失率高达38%的原因是_______

    (5)在酸浸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后,Fe2(SO4)3进入有机层,Cr2(SO4)3进入水层。取10.00mL水层溶液于锥形瓶中,先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加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加热煮沸除去过量过氧化氢。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和磷酸的混合酸酸化,此时溶液中Cr全部为+6价。在酸化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3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S4O+2I-,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19.80mL,计算萃取所得水层溶液中Cr3+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 7、W固体受热分解为三种产物,其产物之间又能发生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推断并回答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2)写出W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A→W+E+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8、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  △H=-93.0kJ/mol 

    (1)已知一定条件下:2N2(g)+6H2O(l)=4NH3(g)+3O2(g)  △H=-+1530.0kJ/mol。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在恒温恒容装置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①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

    ②前25min内,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

    ③在25min末刚好平衡,则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3)在恒温恒压装置中进行工业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气体体积不再变化,则已平衡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尚未平衡

    C.平衡后,往装置中通入一定量Ar,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

    D.平衡后,压缩容器,生成更多NH3

    (4)电厂烟气脱氮的主反应为:4NH3(g)+6NO(g)=5N2(g)+6H2O(g) △H<0

    副反应为:2NH3(g)+8NO(g)=5N2O(g)+3H2O(g) △H>0

    平衡混合气中N2与N2O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在400~600K时,平衡混合气中N2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导致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任答合理的一条原因)。

    (5)直接供氨式燃料电池是以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 9、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SO3(g)+NO(g)=NO2(g)+SO2(g) H1=+41.8kJ·mol-1

    ②2SO2(g)+O2(g)=2SO3(g) H2=-196.6kJ·mol-1

    则2NO2(g)=2NO(g)+O2(g)的H=_______

    (2)NO作为主要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研究人员用活性炭对汽车尾气中的NO进行吸附,并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H<0.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NO气体,反应相同时间时,测得NO的转化率α(N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中,达到平衡的点是_______;温度为1100K时,N2的平衡体积分数为_______

    (3)现代技术用氨气将汽车尾气中的NOx还原为N2和H2O,反应原理是NO(g)+NO2(g)+2NH3(g)3H2O(g)+2N2(g) H<0。

    ①实际生产中NO(g)+NO2(g)+2NH3(g)3H2O(g)+2N2(g)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②500℃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1molNO2和2molNH3,8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3的转化率为40%,体系压强为p0MPa,则0~8min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mol·L-1·min-1,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用含p0的代数式表示,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0、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某小组同学探究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同浓度的稀溶液中氧化性:

    实验

    现象

     

    编号

    溶液X

     

    ,其中

    1小时内溶液颜色始终保持无色

     

    溶液黄色立即加深,30s后溶液变为褐色,无浑浊

     

    5秒后溶液由浅蓝色变为黄色并产生浑浊,离心分离后上层溶液为黄色(经检测有),固体为白色(CuI)

     

    迅速变浑浊,离心分离后上层溶液为无色(经检测无),固体为黄色(AgI)

     

    (1)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黄色立即加深”初步判断有生成,选择___________(填试剂)进一步证实生成了。该条件下氧化性:___________(填“>”、“<”)。

    (3)实验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甲同学得出氧化性: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推测实验Ⅲ中的生成,与CuI沉淀有关,不能确定氧化性:,并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K闭合后,较长时间发现两侧溶液均无明显变化。为了进一步判断的氧化性强弱,将左侧电极改为Cu电极,并向右侧溶液中加入,发现指针偏转,且左侧溶液颜色加深,证明该条件下氧化性:___________(填“>”、“<”)。

    (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认为,实验Ⅳ没有发生的原因是:生成AgI沉淀,反应物浓度迅速降低,不利于该反应进行;请分析实验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在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1、有一含(NaOH Na2CO3 Na2CO3 NaHCO3)混合碱,现称取试样 0.2960 克,以 0.1000mol·L-1 HCl 标准溶液滴定,酚酞指示终点时消耗 20.00mL,再以甲基橙指示终点时,消耗盐酸为 VmL

    1)若 20.00<V<40.00 时,混合碱的组成为_______

    2)若 V>40.00,请列式计算以甲基橙指示终点时需要盐酸的体积为多少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2、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废铜屑制备甲酸铜晶体,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同学设计方案:铜屑、稀硫酸加热通入氧气制得硫酸铜溶液,再与甲酸反应生成甲酸铜溶液,再结晶。请判断:甲同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制得甲酸铜晶体。

    (2)步骤Ⅱ制备,时,理论上CuSO4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反应恰好生成,制备实际操作中需要控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1:2(填“>”、“=”或“<”)。

    (3)操作步骤Ⅲ:向盛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蒸馏水,逐滴加入甲酸至蓝绿色固体恰好全部溶解,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结晶,过滤,再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在除去不溶性杂质时,为了防止甲酸铜结晶析出,造成损失,可采取___________操作。过滤后洗涤甲酸铜结晶时为使固体快速干燥,可选___________(填写序号)来洗涤。

    A.冷水       B.乙醇       C.四氯化碳       D.饱和甲酸铜溶液

    (4)晶体中甲酸根含量的测定:

    ①下列仪器可供步骤A选用的是___________(写名称,下同);可供步骤C中滴定选用的是___________

    ②溶液恒温80℃30min时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步骤C滴定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即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晶体中甲酸根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13、高氯酸铵(AP)常用作固体火箭推进剂。工业上用电解—复分解法制备AP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Ksp(BaCrO4)=2.4×10-10,Ksp(CaCrO4)=2.3×10-2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3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溶解”时需要加热的原因除提高NaClO3溶解度外,还可_______

    (2)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除杂”时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填标号)。

    a.Ba(OH)2            b.BaCl2          c.Ca(OH)2             d.CaCl2

    (3)“电解”时,ClO在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电解”后仍有NaClO3未反应,可以通过加入酸化的H2O2进一步纯化,该反应中NaClO3被还原为ClO2,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制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纯度,母液应先除_______(填化学式)再循环使用。

    (6)还可采用高纯度的高氯酸以喷雾形式与氨气反应制备AP。与原流程相比,优点是_______(任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5
题数 1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