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锻练 抖动 激动
B.粗壮 城实 准备
C.丰收 玩耍 堆积
2、在抗疫战争中,白衣战士们给病人无微不至的关爱,真的是 ( )!
A.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B.人心齐,泰山移。
C.爱人若爱其身。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跟他谈论这件事。
B.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C.林华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七嘴八舌地称赞他。
4、下列每组汉字中部首相同的一项是( )
A. 清 凉 冷 B. 窗 宝 突 C. 班 斑 斓 D. 队 阳 阴
5、比一比,再组词。
径(_______) 晶(_______) 曲(_______) 料(_______)
经(_______) 品(_______) 由(_______) 抖(_______)
6、语言积累
9.世间没有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东西,可以不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而能够得到的。
10.只看一个人的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你就得不到__________。必须如____________一样,采过____________,这才能酿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论平地与山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7、找规律,写词语。
(1)
(2)
8、我会拼也会写。
zhì zào wā jué
xǐ zǎo jiān gù
guǐ dào shōu gē
9、课外阅读。
筷子
①说起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到了商代,筷子称为“箸”(zhù),大约过了上百年后改为“筷”。从读音和字形上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③使用筷子不只是能吃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好处呢!通过实验发现,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__多个关节和__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___________)进食方便,(___________)可以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增强脑力,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④中国的筷子原料各异、做工精细。杭州天竺筷,是由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选用上等毛竹或优质楠木做原料,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漆筷头上印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 A ] 陕西省商洛地区生产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陕西省一项著名特产。它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崖冬青木”为原料。制作时,烙花艺人用300~500℃的电热钢火笔,在细细的筷子上绘出明快雅致的花纹。[ B ]
⑤中国筷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C ]现在,在国外凡吃中餐者,几乎都用筷子。大家以学习使用筷子为乐趣。许多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双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的筷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递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第③自然段的括号中。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3】短文中标出了[A][B][C]三个位置,如果把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____)。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就被一位加拿大记者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4】第③自然段中划“______”的语句能不能删去?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丛丛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得严严实实的,(当 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请在正确的字词后面画“√”。
(丛丛 葱葱)茏茏 (当 挡)住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横线上。
遮 封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夏天的美景,作者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4】“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话中用得最巧妙的是“_____”字,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小兴安岭的雾又_____又______。
11、我能阅读课外短文《西湖》做题。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xiāng)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扫视四周 极目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飞过 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 干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yōu)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g)化在月色里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理解句子填空。
(1)划横线句子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该句是把____比作“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划波浪线句中子的“硕大”的近义词是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水面___、____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第4自然段是围绕“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这句话来写的。( )
(2)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
【4】本文描写了白天和____的西湖美景,都表达了作者____之情。
12、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西湖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水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这句话中,“素”是( )意思。
A.白色
B.质朴
C.预先
D.向来
【2】第①段中,“人间天堂”指的是( );“明珠”指的是( )。
A.杭州 B.苏堤 C.西湖 D.湖心小岛
【3】第②段中“硕大的银镜”指的是什么?( )
A.指的是平静的湖面。
B.指的是一群群白鸥。
C.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D.指的是湖心的三个小岛。
【4】“硕大的银镜”写出了西湖水面的什么特点?( )
A.写出了西湖水面优美的特点。
B.写出了西湖水面好看的特点。
C.写出了西湖水面静的特点。
D.写出了西湖水面令人陶醉的特点。
【5】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
A.并列
B.总——分
C.分——总
D.总——分——总
【6】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画出来;
第④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7】宋代诗人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写了晴天和雨中的西湖,本文描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西湖,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13、祖母绿和岫岩玉
在一个偏远的山沟里,有块祖母绿和岫岩玉的璞石,它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衣服上沾满了灰尘。
一天,祖母绿伸伸腰,叹了一口气,对岫岩玉说:“咱们躺在这里,也不知有几千万年了,腻味透了!我真希望探宝的人把我带出山,雕琢出来,也好为人类做点贡献呀!”说着,抖掉了身上的一些尘土。
岫岩玉忙不迭地说“大哥,你可千万别这么想!这里有繁花茂草,还有潺潺流水,咱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何必到尘世间去受那些磨难呢?”说着,把头缩进了地里,逐渐埋没在野草丛中了。
地质队到了这条山沟,他们用地质锤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很快发现了祖母绿。他们把祖母绿带回去,送到玉器厂,经过玉工的精心切磋琢磨,制成了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白菜蝈蝈。那蝈蝈刻得惟妙惟肖,蹲在碧绿的白菜叶子上,前脚跷起,似乎高兴得要叫出声来了。
不久,人们在这条山沟里开采铜矿,那块岫岩石,在震耳欲聋的打眼爆破声中,同别的普通石头一起,被炸得粉碎了!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沟( )的工艺品( )的白菜叶子( )的爆破声
2.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1)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中的祖母绿和岫岩玉同在偏远的山沟,它们的遭遇和结果却不相同:祖母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岫岩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回答问题。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我国青少年近视比率高达80%,全国近视总人数已达到4.5亿,高居世界首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0%,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大学生为90%以上,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高度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专家表示:视力下降跟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但现在因为看电子产品导致视力下降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寒假和暑假,一般是孩子视力下降最快的时期。在对这些孩子的治疗中,医生发现,平板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影响最大,可以说是现代社会青少年视力受损的“罪魁祸首”。
【1】如果你发现同学有不好的用眼习惯,你会怎么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经常玩电子产品的同学,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经常趴着看书的同学,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们企鹅,家住南极冰山上,最爱吃磷虾和小鱼。
我们的生活很有规律。天刚刚亮,我们就起床开始外出捕食;到了晚上,我们就回家睡觉。尽管海里有很多小鱼小虾,可是我们不会贪吃。
【1】企鹅住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鹅的生活有怎样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表达与习作。
生活中,你喜欢水果吗?把你的所想写下来吧!(选一种水果写一写)
妈妈买回了我最爱吃的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修改下面的句子:
妈妈买了这么多水果,有西瓜、哈密瓜、南瓜、苹果和火龙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仿照加点部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终于快要放寒假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刮得真大……(围绕这个开头,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夫把树拖到院子里。(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下划线的词语造句。(1)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2)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19、我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看到了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海浪的声音。
20、王明有时天天早晨和我一起跑步。(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童话世界里,花草树木会跳舞,鸡鸭鹅会唱歌,甚至砖块石头都会吵架,真是有趣极了,选择两样或两样以上我们身边熟悉的东西,作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
(1)写作之前为自己的习作第一个题目。2.语句通顺将内容写具体字数在300字左右。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3)以“我喜欢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喜欢的东西很多,可以写人、写物,也可以写一件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构思一番,然后就动笔写吧。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班级、姓名等信息,字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