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少成多。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被________了,如________,被________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匆匆》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古人留下了哪些教导我们珍惜时间的古诗,请写两句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课文传真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____,请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_____、 _____。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_____,似乎_____,我又感觉要是_____,准会_____。这段话写出了孔隙_____的特点。
(3)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当你遇到问题想去向专家讨教的时候,你会想起古今贤文里的句子“_______,_______。”这个春天,生机盎然,当我们看到美丽芬芳的桃花时,就会想起张志和的诗句“_______,_______”看到三亚那精美绝伦的落日,就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看到气势磅礴的长江,就会想起诗句:_______, 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kōnɡ xū( )的双手握不住 yóu sī( )般的时光,在 mínɡ mèi( )的春天里,看着时光 nuó yí( ), yòu zhì( )的我不能再 dān ɡē( )珍贵的时间。
革命尚未 chè dǐ( ),面对 yán jùn( )的形势,共产党人在 cán kù( )的斗争中,必胜的信念zhàn jù( )身心。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飞短流长或者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警醒自己;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来劝慰。
2.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________,非常______。”这是_______(填写人名)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3.______说: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或______。张思德同志的死比_______________。
6、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中“偎”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 谁不知山里的蘑菇香,
背着一个大竹筐。 她却不肯尝一尝。
清早光着小脚丫, 盼到赶集的那一天,
走遍森林和山冈。 快快背到集市上。
她采的蘑菇最多, 换上一把小镰刀,
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 再换上几块棒棒糖,
她采的蘑菇最大, 和那小伙伴一起,
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1】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姑娘采的蘑菇最多,找相关句子;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姑娘采的蘑菇最大,找出相关句子。
【2】小姑娘不肯尝一尝蘑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知道这是一个( )的小姑娘。(多选)
A. 勇敢 B. 勤劳 C. 懂事 D. 友爱
10、阅读。
A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B,我们C有缺点,D不怕别人批评指出。E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F行。G你说得对,我们H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I照你的办。
【1】填写文段中字母所代表的关联词。
A______ B_____ C______ D ______ E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_ H__________ I__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后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美文欣赏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功,等待着你
许多年以前,伦敦住着一个小孩,自幼贫病交加,无依无靠,饱(尝 赏)了人生的艰辛。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在一家印刷厂做童工。
环境虽苦,志气却不短。早就与书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 原)的他,常常贪婪地站立在书橱前,不住地摸着衣兜里仅有的买面包用的几个先令。为了买书,他不得不挨饿。一天早晨的上班途中,他在书店的(厨 橱)窗里发现了一本打开的新书,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直到把打开的两页读完才走。第二天早晨,他又身不由己地来到了这个橱窗前,奇怪,那本书又往后翻了两页!他又一口气读完了。他是多么想把它买下来呀,可是书价太高了。第三天,奇迹又出现了:书页又按顺序地翻开了两页,他又站在那儿读了起来。就这样,那本书每天往后翻开两页,他每天来读,直到把全书读完。这天书店里一位慈(详 祥)的老人抚摩着他的头发说:“好孩子,从今天起你可以随时来这个书店,任意翻阅所有的书籍,而不必付钱。”
日月如梭,这个少年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就是英国一家晚报的主编本佳敏·法利吉龙。
本佳敏之所以自学成功,是因为他爱读善学,也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极富有责任心的人。善良的老人倾注给他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温存怜悯、爱护关怀、鼓舞鞭策。身处困境的少年人由此而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进入了知识的世界,终于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而为世人所尊敬的作家。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打上“√”。
【2】解释词语。
①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 ②鞭策: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佳敏每天在书店遇到什么奇怪的事?这是谁做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佳敏之所以自学成功,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慈祥的老人跟《小草和大树》中的骚塞在做人方面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鲁滨逊做罐子
我只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搭一个地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木柴底下放上一大堆炭火,然后从四面和顶上点起火来,一直烧到里面的柴子红透为止,而且当心不让它们炸裂。我看见它们已经红透之后,又继续让它们保留五六个小时的热度。到了后来,我看见其中有一只虽然没有裂,却已经熔化了,因为我掺在陶土里的沙土已经被过大的热力烧熔了,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于是我慢慢熄灭火,让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下去,而且整夜地守着它,不让火退得太快。到了第二天早展,我便烧出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不能说美观,却烧得再硬不过了,而且其中的一只由于沙土烧熔了,上面有一层很好的釉。
这次试验成功之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是我必须说,讲到它们的形状,却很不像样,这是任何人都想得到的,因为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像小孩们做泥饼,或是像一个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选文按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鲁滨逊做陶罐的过程。
【2】鲁滨逊在做陶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鲁滨逊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问题,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1】魏格纳发现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是如何证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A.奇缘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扩句:小明爱钓鱼。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绿色公园。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7、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芦苇从泥土里长出了新芽。
改成拟人句:
(2)我们中卫市的变化真大。
改成反问句:
(3)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4)汹涌的洪水迅速冲走了正在河边饮水的大象。
缩句:
(5)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双重否定句:
(6)小强的妈妈对小强说:“我今天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1、图上画的是谁?她们在干什么?想一想,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