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阳光明的日子,毎一棵树,每一枝花都变得生动起来。徜徉其中.美不胜收,如坐春风。
②反革命政变后,有少数投机分子首鼠两端,持观望态度,最后和反动派同流合污了。
③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有这样的说法“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再都安邑”。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华夏文明在晋南起步将成为不刊之论,但是,这些都需要考古学来提供证据。
④我市发布“网吧禁烟”通告20余日,但效果差强人意,部分顾客不把禁烟当回事,经营者怕影响生意不积极劝导,一些网吧内甚至还在销售烟草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时,人民军队将星闪耀,气冲斗牛,尽一时俊杰。开国将帅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是战功卓著、贡献巨大、影响突出。
⑥纵观古今中外,能称之为大师的人,都是多才多艺的,如果只有某一个方面很突出,则难成大方之家。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B. 著名作家马尔克斯逝世后,世界各地人们广泛开展哀悼纪念活动。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 崔天凯指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国情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人权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D. 在学校成立的各种社团中,同学们尤其更喜爱“模拟联合国”“辩论社”等能够锻炼思维和口才的社团。一到招新时节,大家都踊跃报名参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科学家研究,散煤污染是东北、华北冬季遭遇大面积雾霾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散煤污染已是当务之急,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B.不管是限行、限购也好,还是收费也罢,都是属于末端治理。如果不从拥堵的源头抓起,对症用药、标本兼治,终究将事倍功半。
C.面对群众质疑和专家批评,当地有关部门却振振有词,解释说具有国家统招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才能申请公租房是对特定人才的激励政策。
D.制作精良,尊重史实和追求艺术高品质的《天涯浴血》,不仅吸引了一批中老年观众,也让很多年轻观众走进了琼崖纵队的那段蹉跎岁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官很难,因为要想干好事业就要______,倾注心血,甚至“5+2”“白+黑”地加班加点,日夜操劳。
②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雷茂端为此______,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③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______。
A.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B.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C.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D. 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钱老,久闻您在瓷器鉴定方面的大名,我刚刚得到一个清代的青花瓷器,想请您 钧鉴可以吗?
B. 自公司成立以来,他忝任主管一职,重实干,抓创新,公司业绩年年攀升。
C. 虽然老李出国已近十年,但他音容宛在,那熟悉的声音和容颜,每每让我心怀感念。
D. 您惠赐的大作我已收到。拜读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的帮助,定当珍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国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
(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拉响警笛,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扎紧“藩篱”。
(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三: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表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材料四:
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
(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
B. 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金融理财能力低下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C.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大学生要加强财商教育。
D.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家长和学校一样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
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宜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
C. 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
D.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可能会有新骗局出现。
【3】从政府角度考虑,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方圆”为喻,表现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这一高尚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绘在高峻的山峰上,仰着头,屏住呼吸,用手抚胸,对天长叹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站在低处不如登到高处眼界开阔的道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升序》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出入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2)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劝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再次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
(2)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 ,李煜想象不堪回首的故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受到孔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明显影响,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如屈原在《离骚》中说到自己经常感叹流泪,就是因(1)____,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孟子也十分关注一个国家的兴衰,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2)_________。而辛弃疾在(3)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这都是国家的耻辱,但他又深怕这些渐渐地被人们淡忘,想到不堪回首的是:(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花底①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②县,堪留卫玠③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七岁。②潘安,即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长得“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1】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运用与夸张手法。“萼”和“花”指花瓣,“蕊”和“须”指花蕊。“万花”“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 颔联写赏花时的天气。正在赏花时,忽然下起雨来,好像是暮色朦胧,昏暗不明,不知不觉,云雨散去,天上出现了绚丽朝霞。
C. 颈联正面写花。用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用 “风神秀异”的卫玠停车驻足观赏,表现花的美艳。
D. 尾联总结全诗。“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 “莫作委泥沙”是希望美丽的花朵永久驻留,不要掉落在泥沙之中。
E. 这首诗富丽精工,辞藻华美,描写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与作者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相比,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日:“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日:“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日:“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日:“驰三军法何?”正日:“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日:“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尊为大司马。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B.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C.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D.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穰苴”表示穰苴担任司马之职。
B.亲戚,指不包括父母在内的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所有内外亲属。
C.三军,自周代诸侯大国设置三军,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后泛指军队。
D.节,指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国君的使者出使时以此作为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临危受命,深受器重。晋、燕入侵齐国,齐军溃败。经晏婴推荐,景公任命穰苴做将军抵御敌军入侵。
B.穰苴不畏权贵,依法治军。宠臣庄贾未按约定时间到达,使者驱使车马在军中疾驰,都被穰苴按军法斩首。
C.穰苴体恤士卒,深得军心。他对士卒关怀备至,拿出自己专用的资粮款待士兵,病弱的士卒都愿上阵杀敌。
D.穰苴征战凯旋,遭谗去职。他胜利归来,受到景公礼遇,被封为大司马,后因谗言被解除官职,病发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
(2)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5】穰苴做将军后,为什么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拿破仑说“侍从眼中无伟人”。
《圣经•马太福音》记载耶稣临刑前,有强盗也被执行死刑,强盗讥诮身边的耶稣不是什么神之子,如果是神之子,为什么你耶稣连自己都救不了呢。
鲁迅的挚友郁达夫视鲁迅为伟人,他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孔子在最欣赏的弟子、德行位列第一的颜回心中,是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人。
要求:①综合理解材料,选择立意角度;②题目自拟;③体裁为论述文;④不少于800 字;⑤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