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有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和D,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单质常温下为气体,被人看作理想的“绿色能源” |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C | 焰色反应呈黄色 |
D | 与C同周期,且D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B同主族的元素有116号元素
B.原子半径C>D>B>A
C.C的氢化物能和B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单质
D.C和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2、下列5种烃:①2-甲基丙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⑤戊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①③②
C.④⑤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3、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pH变小:H2O H+ + OH− ΔH>0
B.NH4Cl溶液可以用作除铁锈的工作原理:NH+ H2O
NH3·H2O + H+
C.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Mg(OH)2(s) Mg2+(aq) + 2OH−(aq)
D.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Ca2+ + CO = CaCO3
4、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铊的质量数为81
B.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第III族
C.铊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4
D.铊的元素符号为Tl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
B. 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2OH-═MgCO3↓+2H2O
C. 向含1molFeBr2溶液中通入1mol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醋酸溶液:CH3COOH+CO32-═CH3COO—+HCO3—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0.1 mol 庚烷中所含共价键总数为2.3NA
B. 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 1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D. 标况下,22.4LCCl4中所含CCl4分子数为NA
7、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火灾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快远离现场
B.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氧化反应
C.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HCl、CO、C6H6等
D.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烯与HCl加成而得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用硝酸铝溶液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无水硝酸铝
B.图2:验证氯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C.图3:读取滴定管中液体体积
D.图4: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在0.1mol/LNa2CO3溶液中,微粒间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c(OH–)+c(HCO3–) + c(CO32–)
B.c(Na+)>c(CO32–)>c(HCO3–)>c(OH–)
C.c(Na+)=2c(CO32–)+2c(HCO3–) +2c(H2CO3)
D.c(Na+)>c(HCO3–)>c(CO32–)>c(OH–)
10、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甲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B.利用装置乙电解精炼铝
C.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D.利用装置丁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
11、某晶体中晶体结构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A在正方体内,B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
A.B2A B.BA2 C.B7A4 D.B4A7
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常温下 Y 形成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W 与 Y 同族,Z 与 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X<Z B.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电解 XZ 溶液可以制备单质 X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13、不属于NO3-的等电子体的是
A.NO2 B.BF3 C.SO3 D.NF32+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15、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苯乙烯使溴水褪色 加成反应 B.乙烯水化生成乙醇 取代反应
C.乙醇生成乙醛 氧化反应 D.无水乙醇制取乙烯 消去反应
16、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B.加入催化剂,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C.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叫活化能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18、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论 |
A | 向试管中加入1mL淀粉溶液,滴入2~3滴稀硫酸,水浴,冷至室温后,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加热,无银镜生成 | 淀粉尚未水解 |
B |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共热到170℃,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C | 将有效成分为硫酸亚铁的补铁药片溶于蒸馏水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 补铁药片未变质 |
D | 向试管中依次加入2mL10%NaOH溶液、2%CuSO4溶液5~6滴及2mL葡萄糖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
A.A
B.B
C.C
D.D
19、《中国制造2025》方案中的下列研究领域,以化学研究为核心的是( )
A.新材料 B.农机装备
C.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D.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水氢发动机”的本质是车载制氢系统,利用物质与水反应制取H2。某机构宣称用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可以将水转换成氢气,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可续航500公里以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机构宣传与车载制氢系统制氢原理不相符
B.任何方法制取H2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C.催化剂并不能使2H2O=2H2↑+O2↑自发进行
D.H2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是清洁能源
2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四点Kw间的关系:A=D<C<B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碱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一溴代物和
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Cu(OH)2是一种蓝色沉淀,既溶于盐酸、也能溶于氨水中,故为两性氢氧化物
C.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乙烯脲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分子中含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8:1
23、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NH+ OH–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 C.加NH4Cl D.加热
24、“喷水溶液法”是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 cm处形成一个厚0.50 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
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它具有固定熔沸点
25、根据题给信息回答问题
(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属于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属于___________区元素。
(2)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中的元素划分成五个区域,第四周期元素中属于s区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
(4)某元素原子的3p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该元素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6、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1)Na2A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0.1mol/L的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的H2A溶液中c(H+ )_______(填“<”“>”或“=”)0.11mol/L。
(3)在0.1mol/L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__(填字母)。
A.c(A2- )+c(HA-)=0.1mol/L
B.c(OH-)=c(H+) +c(HA-)
C.c(Na+)+c(H+)=c(OH-)+c(HA-)+c(A2-)
D.c(Na+)=2c(A2-)+2c(HA-)
(4)若向0.1mol/L的H2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27、(1)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后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x值等于_________
②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③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④如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q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的关系曲线。根据图像填空
①化学计量数的关系:m+n______q;(填“>”.“<”或“=”)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8、(1)常温下,设pH=5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1;pH=5的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2,则c1/c2=_____。
(2)常温下,将1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_____。
(3)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NH3、N2O4等)在液态时会发生微弱的电离,如:2H2O⇌H3O++OH﹣,则液态NH3电离的方程式是_____。
29、(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1.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10-5 mol·L-1]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30、现有下列离子:SO32-、Al3+、NH4+、Na+、SO42-、Fe3+、HCO3-、Br-、ClO-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___。
(2)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___。
(3)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也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
(4)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
31、下图是一个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其电极名称是_______,N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乙池的总反应是_______,通入甲烷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在此过程中,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_______L(标准状况下),若此时乙池溶液的体积为400mL,则乙池溶液的的浓度为_______。
(3)二氧化氯()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下图是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
的新工艺(如下图)。
①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阳极产生
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②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32、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2)x=___;A的转化率为___,平衡时的压强与开始的压强比为___。
(3)若继续向原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反应速率___(填字母)
A.正反应速率增大
B.逆反应速率增大
C.不变
33、研究金属的腐蚀过程及防腐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意义。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海水的pH约为8.1,图1的腐蚀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吸氧腐蚀”或“析氢腐蚀”)。图1插入海水中的铁棒(含碳量为10.8%)越靠近烧杯底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就越___________(选填“轻微”、“严重”)。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因素会影响铁的腐蚀速率。写出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2)用图2研究铁的腐蚀过程。预测恒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已知:起始时两管内液面相平,实验过程中铁丝始终不接触溶液,选填“左高右低”、“左低右高”或“相平”)
溶液X | 浓硫酸 | 浓盐酸 | 稀硫酸 |
液面情况 |
|
|
|
该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会对铁的腐蚀过程产生影响。
(3)用图3所示装置研究铁的防腐蚀过程:
①、
、
只关闭一个,则铁腐蚀的速度最快的是只闭合___________(填“
”、“
”或“
”,下同);
②为减缓铁的腐蚀,应只闭合___________,该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_;
③只闭合,石墨电极附近的pH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4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____(填“a”、“b”或“c”)。
②环境中的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离子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下图所示,此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4、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
(1)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当升高温度至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为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
(2)将100℃时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5、(1)溶液与1.95g锌粉在量热计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温度为20.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30.1℃。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均近似为
、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
,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和金属吸收的热量。请计算:反应
的∆H=________kJ‧mol-1。
(2)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浓度为1.2mo1·L-1
①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x=___________。
(3)可逆反应①Xg)+2Y(g)2Z(g),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闭隔板。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求: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36、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仍然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能源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
;
反应Ⅱ:
。
①能否通过反应Ⅰ判断等物质的量的、
具有能量的高低?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②的燃烧热
___________
。
③下列各图中表示反应Ⅱ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④依据反应Ⅱ,
___________(填“>”“<”或“=”)
。
⑤与
反应生成
,当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约为___________。
(2)和
反应生成2 mol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计算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放出热量为___________。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 mol
和3 mol
,达平衡时有20%的
转化,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