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反应X(g)+3Y(g)2Z(g)+2W(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Y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B.反应体系的总压强恒定
C.c(X):c(Y)=1 : 3 D.每生成3mol的Y同时生成1mol的X
2、已知:4FeO+10H2O=4Fe(OH)3↓+8OH-+3O2↑。测得 c(FeO
)在不同条件下变化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低 FeO转化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强 FeO转化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钠盐都是 FeO优良的稳定剂
D.图丁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pH=11 条件下加入 Fe3+能加快 FeO的转化
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
C.在pH=8的NaB溶液中:c(Na+)-c(B-)=9.9×10-8mol·L-1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4、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正确的是
A.乙醇>丙烷
B.异戊烷>正戊烷
C.1-丁烯>1-庚烯
D.乙二醇>丙三醇
5、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
①NaOH溶液 ②水玻璃 ③Na2S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NH4Cl溶液 ⑥澄清石灰水 ⑦浓HNO3 ⑧浓H2SO4
A.①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⑥⑦⑧
D.⑤⑦⑧
6、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9mol·L-1·min-1 B.v(B)=0.6mol·L-1·s-1
C.v(D)=0.3 mol·L-1·s-1 D.v(C)=0.1 mol·L-1·s-1
7、反应条件是影响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的是
A.甲苯与氯气
B.丙烯与溴的CCl4溶液
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
D.乙醇与浓硫酸
8、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 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 pH:②>③>④>① B. c(CH3COO-):②>④>③>①
C. 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 c(CH3COOH):①>④>③>②
9、下列物质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 )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氩气 D.硫酸钾
10、氯碱工业的基本原理就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可以选用碳棒作为阴、阳极材料,但阳极材料也可以用铁棒
B.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阴极区域,试纸变蓝
C.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区域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D. 实验结束后将溶液搅拌,然后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中性
11、25℃时,0.01 mol • L-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是
A. 1×10-14mol•L-1 B. 1×10-2mol•L-1 C. 1×10-7mol•L-1 D. 1×10-12mol•L-1
12、如下图,是人体必需元素含量与生理机能的关系,其中a表示的是 ( )
A. 死亡区 B. 缺乏区 C. 毒性区 D. 最佳区
13、以丙醛为原料制取1,2一丙二醇,过程中涉及以下反应类型:①消去;②加聚;③水解;④加成;⑤还原;⑥氧化,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反应的所属类型是
A. ⑤①④③ B. ⑥④③① C. ①②③⑤ D. ⑤③④①
14、已知某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1
B.元素1、2、3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5
C.元素4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与它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只可能处于ds区
D.元素5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属于金属元素
1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 + 3H2(g)2NH3(g)中,NH3浓度变化如图5所示;已知1 mol N2与3 mol H2的总能量比2 mol NH3的能量大92 kJ。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v(NH3)正 = 0
B.v(NH3)正 < v(NH3)逆
C.v(NH3)正 > v(NH3)逆
D.v(NH3)正 = v(NH3)逆
16、氢氧燃料电池以石墨棒为电极,以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氢离子流向通氧气的电极
B.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通氢气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17、下列电池不属于化学电池的是
A.一次电池 B.二次电池 C.燃料电池 D.太阳能电池
18、某温度下,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又加入1molZ(g),再达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不正确的是( )
A.m=2 B.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2mol•L﹣1
C.又加入1molZ,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D.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19、下列物质导电能力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盐酸 C.石墨 D.固体氯化钾
20、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 +Y(g) 3Z(g) △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3mol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21、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电网的备用电源等,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交换膜的作用可阻止与Zn直接发生反应
D.充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油通过减压分馏的方式获得燃料油、润滑油、沥青等馏分
B.键能、
,因此
的沸点大于
的
C.将木材干馏可获得无色的透明液体甲醇,工业酒精即甲醇水溶液
D.熔点:
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CO2→
+NaHCO3
B.2 +H2O+CO2→2
+Na2CO3
C.2 +Na2CO3→2
+H2CO3
D. +Na2CO3→
+NaHCO3
24、在200g8%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150g时开始产生气体,继续滴加稀盐酸到200g时,气体质量最大(假设CO2全部逸出)。溶液中产生CO2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盐酸的密度为1g/mL)
A.B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HCO3
B.AB段发生的反应只有Na2CO3+HCl=NaHCO3+NaCl
C.最初通入的CO2的质量为4.4g
D.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2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A)相同的物质(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等,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A、B、C填空)
(1)2-甲基丁烷和丁烷 ________________
(2)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_________________
(3)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已烯和环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NaCl是基础化工原料,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NaOH、H2、Cl2。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产物是 __________,检验该产物的一种简便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氯离子电子式是_______,氯气所含化学键是_________。
(3)氯气经过压缩后变成液氯,属于__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常用浓氨水来检查输氯管道是否破损,破损处会形成大量白烟NH4Cl和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与Br属于同主族元素,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请用一个事实说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有_______种,其中含有碳原子个数最少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
(2)有机物分子式为C4H10O,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且能够氧化生成醛的物质有_______种。
(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
(4)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
28、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理由是____。
(2)图中ΔH=___kJ/mol.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L·min),则v(O2)=___mol/(L·min)、v(SO3)=____mol/(L·min)。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ΔH(要求计算过程)。____
29、请按要求填写下列方程式: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分步的所有步都写):
NH3•H2O:___________
H2CO3: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分步的所有步都写):
AlCl3:___________
CH3COONa:___________
Na2S:___________
30、氮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氮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填字母)。
(3)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4)若反应i是在酸性条件下由与Fe2+的作用实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1、(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下列硅酸盐产品的生产原料中不需要石灰石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陶瓷 b.水泥 c.玻璃
③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重要原料,其组成可以表示为Al2Si2Ox(OH)y,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
a.5、4 b.6、3 c.7、2
④下列物品的构成材料中主要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宣纸 b.羊毛衫 c.保鲜膜
⑤橡胶是制造轮胎的主要原料,天然橡胶是__________结构(填“线型”或“体型”),需经过硫化处理改变其结构,增强其机械强度。
(2)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使CO、NOx转化为无害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上述方法增加了空气中CO2的含量,加重了酸雨污染
c.在日光照射下,汽车尾气还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②家庭装修中使用的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污染物达一定浓度时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属于常见装修污染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NO、NO2 b.甲醛、苯 c.SO2、CO
③通过水质检测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后,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例如向废水中通入臭氧,运用_______(填字母)除去其中含有的油类、氰化物。
a.中和法 b.沉淀法 c.氧化法
④天然水中含有细小悬浮颗粒物可以用明矾进行处理,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颗粒物,写出铝离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均衡营养、合理用药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①葡萄糖可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其在人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填字母)。
a.加成反应 b.水解反应 c.氧化反应
②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可通过食用富含它的食物进行补充,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烹调食物时可加入少许 ______(填字母)。
a.白糖 b.食醋 c.苏打
③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某品牌蛋糕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 (填字母)。
a.纤维素 b.蛋白质 c.油脂
④“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除主要成分氢氧化铝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三硅酸镁(2MgO·3SiO2·nH2O),三硅酸镁与胃酸发生反应生成MgCl2和H2SiO3,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32、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 (s) +6C(s)+2N2(g) Si3N4(s) + CO(g)
(1)在横线上填上化学计量数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33、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试剂。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反应原理Na2S2O3+H2SO4===Na2SO4+H2O+SO2↑+S↓)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参加反应的物质 | ||||
Na2S2O3 | H2SO4 | H2O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A | 20 | 10 | 0.1 | 10 | 0.1 | 0 |
B | 20 | 5 | 0.1 | 10 | 0.1 | 5 |
C | 20 | 10 | 0.1 | 5 | 0.1 | 5 |
D | 40 | 5 | 0.1 | 10 | 0.1 | 5 |
(1)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
②A和B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是__________因素对速率的影响,与该组合研究问题相同的组合是____________
③B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写出一个理由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34、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726.51kJ/mol,CH3OH(l) + 1/2O2(g)=CO2(g) + 2H2O(g) ΔH=-a kJ/mol,则a______(填“>”“<”或“=”)726.51。
(2)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的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 + 3TiO2(s) + 3C(s)=2Al2O3(s) + 3TiC(s) ΔH=-1176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35、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是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C2H5OH(g)+H2O(g)=2CO(g)+4H2(g) △H1
II.C2H5OH(g)+3H2O(g)=2CO2(g)+6H2(g) △H2=+173 kJ∙mol−1
III.CO(g)+H2O(g)=CO2(g)+H2(g) △H3=−41.2 kJ∙mol−1
IV.C2H5OH(g)+2H2(g)=2CH4(g)+H2O(g) △H4=−156.2kJ∙mol−1
(1)△H1=_______kJ∙mol−1。
(2)压强为100kPa的条件下,图1是平衡时体系中各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图2是H2的平衡产率与温度及起始时的关系。
①图1中c线对应的产物为_______(填“CO2”、“H2”或“CH4”)。
②图2中B点H2的产率与A点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
(3)反应温度T℃、0.1M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CH2OH(g)和xmolH2O(g),若只发生反应CH3CH2OH(g)+3H2O(g) 2CO2(g)+6H2(g),平衡时,乙醇转化率为α,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4)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的速率,请在下图画出上述反应I.C2H5OH(g)+H2O(g)=2CO(g)+4H2(g)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的变化图_______。
36、(1)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
①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醋酸代替盐酸做实验,对测定的中和热的影响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几种常见燃料的燃烧热数值:
燃料 | H2(g) | CO(g) | CH4(g) | C2H6(g) | C2H4(g) | C2H2(g) |
ΔH/kJ·mol-1 | -285.8 | -283.0 | -890.3 | -1 559.8 | -1 411.0 | -1 299.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101 kPa时,1 mol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②写出表示乙炔(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表格中相同质量的六种燃料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氢能的储存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Mg2Ni。
已知:Mg(s)+H2(g)=MgH2(s) ΔH1=-74.5 kJ·mol-1;
Mg2Ni(s)+2H2(g)=Mg2NiH4(s) ΔH2=-64.4 kJ·mol-1;
Mg2Ni(s)+2MgH2(s)=2Mg(s)+Mg2NiH4(s) ΔH3=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