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C.乙炔的空间填充模型:
D.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2、下列变化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乙醇→乙醚
B.乙醇→乙烯
C.乙醇→乙醇钠
D.乙醇→乙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溶液存在BOH===B++OH-
B. 醋酸溶于水并达到电离平衡后,加水稀释,则溶液中的c(OH-)减小
C. 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的电离程度
D. pH=3的醋酸加水稀释后,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醋酸电离常数不变
4、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2N(g)xP(g) ΔH<0,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2
B. 反应开始2 min内,v(P)=0.1 mol·L-1·min-1
C. 2 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 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5、已知:
,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
B.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
C.过程b中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D.催化剂可使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6、已知气态烃A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4倍,有机物A~E能发生下图所示一系列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B.C4H8O2含酯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C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D.等物质的量的B、D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气体的量相等
7、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案相匹配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S与Cl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定常温下等浓度Na2S、NaCl溶液的pH |
B |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Fe3+ 、Cl- | 用滤纸将待提纯的氢氧化铁胶体包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更换蒸馏水,重复几次 |
C | 比较常温时 | 常温下,用pH试纸测一定浓度NaHSO3溶液的pH |
D | 证明甲苯中甲基能活化苯环 | 将酸性KMnO4溶液分别加入苯和甲苯中并振荡 |
A.A
B.B
C.C
D.D
8、食品保鲜膜的材质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B.聚氯乙烯薄膜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可产生酸性气体,故不宜装熟食
C.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聚乙烯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D.废弃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可回收利用
9、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 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1780 kJ·mol-1
B.1220 kJ·mol-1
C.-1220 kJ·mol-1
D.1780 kJ·mol-1
10、下列叙述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过氧化钠遇水产生大量气泡
B.常用可溶性的铝盐做净水剂
C.利用溶液的酸性除铁锈
D.热的溶液去污效果更好
11、镁、铝、铁、铜四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Cu2+
B.AlO2-
C.Al3+
D.Mg2+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钠与H2O反应:Na+H2O=Na++OH-+H2↑
C.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Ba2++OH-=BaSO4↓+H2O
D.钠加入硫酸铜溶液:2Na+Cu2+=2Na++Cu
13、从某些反应看,NH3 和H2O、NH4+ 和H3O+、NH2- 和OH-、N3- 和O2- 两两类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①CaO+2NH4Cl=CaCl2+2NH3↑+H2O
②2Na+2NH3=2NaNH2+H2↑
③3Mg(NH2)2=Mg3N2+4NH3↑
④NH4Cl+NaNH2=NaCl+2NH3↑
A.只有③ B.只有① C.①和② D.都正确
14、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①1s22s22p3 ②1s22s22p33s23p3③1s22s22p5 ④1s22s22p33s23p2
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15、某物质大量使用会破坏高空中的臭氧层,这种物质是( )
A. 乙烯
B. 氟氯烃
C. 玻璃
D. 光导纤维
16、氧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gC(s)燃烧全部生成CO(g)放出9.2 kJ热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s)的燃烧热△H<-110.4 kJ·mol-1
B.氧化亚铜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活化能为292 kJ·mol-1
D.足量炭粉与CuO反应生成Cu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 △H=+35.6 kJ·mol-1
17、纳米钴(Co)常用于CO加氢反应的催化剂:CO(g)+3H2(g)CH4(g)+H2O(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催化剂的性能,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
B.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CO催化加氢
D.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H2O(g)能加快正反应速率
18、下列每个选项中甲、乙两个反应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A | 溴乙烷水解制备乙醇 | 乙烯水化制备乙醇 |
B | 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 | 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C | 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 | 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 |
D | 乙酸乙酯水解得到乙酸和乙醇 | 乙醇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
A.A
B.B
C.C
D.D
19、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2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12+2Br一=Br2+2Cl一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 + Cl2=Fe3+ + 2Cl一
D、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一=Fe(OH)3↓+3C1-
21、如表所列是2个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值
反应 | ①N2(g)+O2(g) | ②N2(g)+3H2(g) | |||
温度/℃ | 27 | 2000 | 25 | 400 | 450 |
K | 3.8×10-31 | 0.1 | 5×108 | 0.507 | 0.152 |
关于反应①、②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均实现了“固氮”过程
B.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C.一定温度下,①、②分别达到平衡,压缩容器体积(加压)均可使N2的转化率增大
D.①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增大
22、处理含甲醇的废水并进行粗铜精炼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电极应为粗铜
B.理论上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CO2,甲电极增重9.6g
C.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I室中溶液的pH变小
D.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23、(双选)油、脂肪和酯相比较( )
A. 油是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
B. 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
C. 油是高级脂肪酸含不饱和烃基的量相对较大的混甘油酯,因此油属于酯类
D. 脂肪是高级脂肪酸含饱和烃基的量相对较大的混甘油酯,因此脂肪属于酯类
2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①中,距最近的
可构成正八面体
B.图②中,每个晶胞平均含有4个
C.图③中,碳原子与键个数比为1:4
D.图④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8
25、已知:25 ℃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1)25 ℃时,取10mL0.1 mol∙L−1醋酸溶液测得其pH=3。
①将上述(1)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 mL,溶液pH数值范围为___________,溶液中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②25 ℃时,0.1 mol∙L−1氨水(NH3·H2O溶液)的pH=___________。
③氨水(NH3·H2O溶液)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___________,25 ℃时,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约为___________。
(2)25 ℃时,现向10mL0.1 mol∙L−1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___________(填序号)。
a.始终减小 b.始终增大 c.先减小再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某温度下,向V1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中p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pOH=-lgc(OH-)。
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呈中性的点是____(填字母,下同),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
26、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一定
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__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
(2)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_mol/(L·min);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27、四氢硼锂(LiBH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低温下可与 HCl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LiBH4 + 2 HCl2 LiCl + B2H6 + 2 H2
该反应中,LiBH4和B2H6 中的氢元素均显-1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BH4 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_;4 mol LiBH4 完全反应后共失去________mol 电子。
28、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
(2)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___________
(3)乙醇在铜作用下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___________
(4)以单体丙烯(CH3CH=CH2)合成聚丙烯___________
(5)制备乙酸乙酯___________
29、现有下列5种物质,根据要求将对应物质的序号字母填入相应空格内。
A.Na B.SiO2 C.H2S D.Ca(OH)2 E.NH4Cl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
(2)能与氢氧化钠(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_________的水溶液检验CO2气体。
30、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O ②空气 ③Mg ④CaO ⑤H2SO4 ⑥Ca(OH)2 ⑦酒精 ⑧NaHCO3⑨乙酸 ⑩Na2CO3 • 10H2O。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
31、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
①CH3CH2OH ②CH2=CHCl ③CH3CH2CH2OH ④HOCH2CH2OH ⑤CH3CH2CH2CH3 ⑥CH3CH(CH3)2
3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和
②白磷与红磷 ③
和
④对二甲苯和乙苯 ⑤
和
⑥
和
⑦2,2-二甲基丁烷与戊烷 ⑧金刚石、石墨、
⑨
和
3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Ca(ClO)2】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_______(填字母编号)。
编号 | Ⅰ | Ⅱ | Ⅲ |
a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碱石灰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b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硅胶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c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浓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d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无水氯化钙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NaHSO3溶液。
34、按要求写出相关内容
(1)已知:C(s)+O2(g)=CO2(g) △H= -393.5 kJ/mol
CO(g)+O2(g)=CO2(g) △H= -283 kJ/mol
则1 mol C(s)与O2(g)反应生成CO(g)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1 L 1 mol/LH2SO4溶液与2 L 1 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5、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BN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BF3和过量的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的立体构型为_____
(4)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最近的氮和硼原子核间距离是:_______n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36、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
,还含少量
、
、
等]制取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
、
、
、
、
、
等;
②部分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见下表(
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阳离子 | ||||||
开始沉淀 | 2.7 | 7.6 | 7.6 | 4.0 | 7.7 | 9.4 |
完全沉淀 | 3.7 | 9.6 | 9.2 | 5.2 | 9.8 | 12.4 |
(1)用盐酸和溶液浸取水钴矿时需先将水钴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已知水钴矿的主要成分均难溶于水,写出
与
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与浸出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根据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分析,加
调
应控制的范围为_______。
(4)加萃取剂除去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写化学式)。
(5)得到晶体的操作1是_______、过滤。
(6)电解溶液制备金属钴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石墨电极的电势_______电极的电势(填高于或低于)。
②每生成1mol金属,Ⅰ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的质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