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b>c>a=d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a点变到b点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c>d
D.在b点对应温度下,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c(H+)=1×10-7 mol·L-1
2、分子式为,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名称为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二甲基己烷
C.2,2,3-三甲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戊烷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FeO4可用于饮水的消毒净化
B.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制备单质镁
C.氢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一次能源
D.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4、硼酸(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溶于水电离产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稀释过程中n(H+)·n(OH-)增大
B.是一种正盐
C.向其中加入蒸馏水后,原溶液中离子浓度均减小
D.电离方程式为
5、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
B. 蒸馏水中不含任何离子
C. 明矾可作净水剂,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等杂质
D. 通过过滤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6、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H4)2CO3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NO3溶液中 c(NH4+):③>①>②
B. 相同pH的溶液:①NaClO溶液、②NaHCO3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中 c(Na+):③>②>①
C. 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H4Cl溶液、③NaNO3溶液中 pH:②>③>①
D. 相同浓度的溶液:①氨水、②NaOH溶液、③Ba(OH)2溶液 c(H+):③>②>①
7、有机物A的键线式为,有机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有机物A,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有机物A:2,2,3-三甲基戊烷
B.有机物A的一氯代物只有4种
C.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
D.有机物B的结构可能有3种,分子中的共价键个数N(σ键)∶
8、下列有关C2H6、C2H4、C2H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sp,sp2、sp3 B. π键总数:C2H6>C2H4>C2H2
C. 碳碳键间的键能:C2H6>C2H4>C2H2 D. σ键总数:C2H6>C2H4>C2H2
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8.3的某酸式盐NaHB的水溶液中:c (Na+) > c (HB-) > c (H2B) > c (B2-)
B.0.1 mol / L NaH2PO4溶液中:c (Na+)=c (PO43-) + c (HPO42-) + c (H2PO4-) + c (H3PO4)
C.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 (Na+) > c (SO42-) > c (NH4+) > c (OH-)=c (H+)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中:c (Na+)=2c (S2-) + c (HS-)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中正确的是
A.电子式:Na::Na
B.中子数为22的钙原子:4222Ca
C.NaHS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SO3-+H2OH2SO3+OH-
D.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
1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王亚平将小苏打和醋酸混合,得到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液体球”,结晶后得到了热的“冰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是弱电解质
B.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
C.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形成热的“冰球”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
D.向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13、在下列有机物中,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是
A.乙炔
B.苯
C.甲苯
D.乙烷
14、一定温度下,某气态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B.增大A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增大压强,C体积分数增加
D.升高温度,若B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1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异丁酸甲酯
B.
甲基
,
丁二烯
C. 4,
二甲基
戊醇
D. 邻二甲苯
16、苯丙炔酸是有机合成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有5个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1mol丙炔酸完全反应可消耗1mol碳酸氢钠
17、北京冬奥会已胜利闭幕,期间发行了各种纪念品,其中北京冬奥会纪念钞非常精美,由塑料制成。下列有关塑料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塑料是高分子材料
B.塑料是纯净物
C.塑料的单体是乙烯
D.塑料能使溴水褪色
18、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C(s)+1/2O2(g)===CO(g) ΔH=110.5 kJ·mol-1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19、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
A.高温低压 B.低温低压 C.加催化剂 D.低温高压
2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硫酸、氯化镁
B.碳酸、碳酸钠
C.碳酸氢钠、醋酸
D.氢氧化钠、氨气
21、苯基环丁烯酮()是一种十分活泼的反应物,我国科学家用物质X与苯基环丁烯酮通过下列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官能团化合物Y。
+
下列关于Y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B.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C.1mol 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可消耗2mol NaOH
D.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22、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X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B.等物质的最的Z分别与Na和NaHCO3怡好反应时,消耗Na和NaHCO3的物质的最之比为6:1
C.1molZ最多能与7molNaOH发生反应
D.一定条件下,Y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
2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N、O、F原子,分子间就存在氢键
B.因为氢键的缘故,比
熔沸点高
C.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可燃冰”——甲烷水合物(CH4·8H2O)中CH4与H2O之间不存在氢键
24、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分子式为
B.1mol有机物A最多能消耗
C.1molA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况下)22.4L气体
D.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成反应
25、I.现有下列物质:①稀硫酸 ②固体 ③氨水 ④二氧化碳 ⑤
固体 ⑥稀
溶液 ⑦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强电解质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
(3)NaHSO3溶液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
(4)浓度均为的下列四种溶液中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氨水
(5)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H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相等
b.稀释的硫酸溶液,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均下降
c.pH=2的溶液和pH=2的
溶液,
II.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6)A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4,B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___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7)100 ℃时,若向水中滴加盐酸,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体系处于B点状态,原因是_______。
26、(1)甲基的电子式 ,氢元素含量最高的烃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
(2)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3)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的名称是 (系统命名法命名)
(4)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①该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有机物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目前列入我国空气量报告的項目主霣为SO2、_________ 和可吸入顆粒物。
②往燃料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大大减少产物中的SO2,写出该燃煤脱硫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居室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来自人造板材,降饪人体免疫力的_______(填名称);有来自天然大理石的具有放射性的 (填名称)。
④自来水生产过種中通常要经过加入混凝剂、活性炭和ClO2等物质的处理,毎种物质主要作用分别是除去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吸附某些溶解的杂质并除去水中异味、____________。其中混凝剂可以用明矾,写出明钒净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⑤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物所造成的。工业上课用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之反应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写出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⑥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废水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酸
B.用混凝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厲离子
C.用氯气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⑦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漂由粉的有效成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治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用________法。例如,往含铬(Cr3+)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使Cr3+转变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
⑧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1:4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CH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8、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H2O。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1)在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②向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色④重复以上操作⑤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250mL锥形瓶中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各步中,正确的(填序号)操作顺序是___。
(2)该实验应选用___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___色变为___色。
(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到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___,并说明理由:___。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此操作将造成实验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准确称取KHC8H4O4(分子量204.2)晶体0.5105g,溶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20.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9、通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学习,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原电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Ⅰ.甲同学是一名环保主义者,他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g),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1)完成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_______。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U形部分为盐桥)
(2)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
(3)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Ⅱ.乙同学是一位航天爱好者,通过阅读资料他发现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 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流出,并从电极表面放出。
(1)a极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2)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油等。请写出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Ⅲ.丙同学是一位考古爱好者,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发现青铜器的腐蚀竟然都跟原电池有关。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1)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2)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_ L(标准状况)。
Ⅳ.丁同学是一位生物爱好者,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生活着一种带状生物—电鳗,根据仿生学原理,我国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1)电池放电时,N极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Zn2+向______极移动(填“M”或“N”);
(2)电池放电时,每生成1 mol 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0、完成下列问题。
(1)CH4和CO2都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
阴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阴极的电极反应:_____;协同转化总反应:______;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______(填“碱性”“中性”或“酸性”)。
(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Pb(NO3)2溶液制备PbO2,若电解过程中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当电解装置中阳极增重23.9g时(忽略副反应),理论上蓄电池正极增重______g。
31、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 H2C2O4溶液 | H2O | 3mol/L 稀H2SO4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1 | 3.0 | 2.0 | 2.0 | 3.0 | 1.5 |
2 | 2.0 | 3.0 | 2.0 | 3.0 | 2.7 |
3 | 1.0 | 4.0 | 2.0 | 3.0 | 3.9 |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用KMn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溶液混合前后体积变化可忽略)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再向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 |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 H2C2O4溶液 | H2O | 3mol/L 稀H2SO4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4 | _____________ | 2.0 | 2.0 | 3.0 | MnSO4 | t |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t_____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33、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若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制得纯净的Fe(OH)2沉淀。两极材料分别是为石墨和铁。
试完成下列问题:
(1)a电极材料是_____。电解质溶液d若为______(填字母),则白色沉淀在电极上生成,此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d若为____(填字母),则白色沉淀在两极之间的溶液中生成,若这种情况下,电路中有0.4mol电子通过,则理论上生成Fe(OH)2的质量为_______g。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2)液体c为苯,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加入苯之前,对d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d改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续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气泡外,另一明显现象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4、计算题
(1)常温常压下,已知Ksp(AgCl)=1.8×10-10,Ksp(Mg(OH)2)=5.6×10-12试通过计算说明饱和AgCl溶液和Mg(OH)2溶液溶解度的大小;并且说明溶度积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已知1.8½=1.34,1.41/3=1.12]
(2)常温下,将0.05mol/L盐酸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用上述NaOH溶液13 mL和pH=3的某一元弱酸HA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试求:
①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求此条件下该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35、I.钴元素是三元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重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钴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已知第四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配合物中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②该配合物中,CO作配体时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O的原因是_______。
(4)某种铀氮化物的晶体结构是NaCl型。NaCl的循环如图所示。已知: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电子成为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键的键能为
b.Na的第一电离能为
c.的晶格能为
d.
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
II.图1是的晶体结构中阴、阳离子可以被看成是不等径的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r-、r+分别为阴阳离子半径,如图1、图2、图3所示:
(5)每个Na+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Na+有_______个。
(6)Na+半径与Cl-半径之比_______(已知
)。
(7)已知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晶体的密度为
,写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表达式_______。
36、钨酸锶是一种功能性材料,在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闪质子交换膜烁材料、磁性材料、湿度传感器和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备受人们关注,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Sr原子和W原子沿x轴投影如图2所示。
(1)基态氧原子最高能级理论上具有的轨道数为___________,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有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则与之相反的用
表示,
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_。
(2)Sr的原子序数为38,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填“s”、“p”、“d”或“ds”)区,SrO的熔点比MgO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
(3)钨酸锶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晶胞中W原子沿y轴投影所形成的投影图为___________(填标号),设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