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机物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3,3,5-三甲基己烷
B.:丙酸甲酯
C. :间甲基苯酚
D. :1,2,3,5-四甲基苯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9O3Br
B.该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
C.该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等
D.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能消耗1molNaOH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并且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是
A.
B.
C.
D.
4、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在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弱酸 | |||
电离平衡常数 |
A.酸性: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
消耗
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和
溶液中:
D.常温下,浓度相等的溶液、
溶液的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酒精可勾兑饮用 B.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C.用苯酚直接涂在皮肤上以杀菌消毒 D.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Mg2+的结构示意图:
B.C2H2的电子式:
C.基态Cr的价电子排布式:3d44s2
D.HClO的结构式:H-Cl-O
7、合成有机物C的线路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反应类型相同
B. 能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判断B中是否混有A
C. 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14H12O2
D. 有机物A的原子可能都在一个平面
8、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对于下列稀溶液或固体之间的反应:
①HCl(aq)+NH3·H2O (aq)===NH4Cl(aq)+H2O(l) ΔH=-a kJ·mol-1
②HCl(aq)+NaOH(s)===NaCl(aq)+H2O(l) ΔH=-b kJ·mol-1
③HNO3 (aq)+NaOH (aq)===NaNO3 (aq)+H2O(l) ΔH=-c kJ·mol-1
下列有关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a>b>c>57.3 B. a>b=c=57.3
C. b>c=57.4>a D. 无法比较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⑥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
⑧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⑨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⑩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全部正确 B. ①②⑤⑦⑨ C. ②⑤⑥⑦⑨⑩ D. ⑤⑨
11、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图1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S2-
B. 用图2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铜电极部分溶解,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
C. 图3装置中若直流电源的X极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
D. 图4装置中若M是铜,则该装置能防止铁被腐蚀
12、对于常温下的次氯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加水稀释,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加
C.加入少量次氯酸钠固体,溶液升高
D.加入等体积的
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
13、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H4+Cl2 CH3Cl+HCl
D.CH3CH=CH2+Br2CH3CHBrCH2Br
14、a毫升A、B、C三种气态烃任意比的混合物跟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 恢复到原常温常压状态, 气体体积共缩小了2.5a毫升, 那么A、B、C三种烃可能是
A.CH4、C2H6、C3H8
B.C2H4、C2H6、CH4
C.CH4、C2H2、C2H6
D.C2H6、C3H6、C4H6
15、葡萄糖C6H12O6与果糖C6H12O6是同分异构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但可以用溴水或氢氧化钙鉴别二者
B.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
C.葡萄糖是醛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果糖是酮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可以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
D.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可以用新制的Cu(OH)2鉴别二者
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二溴乙烷
B.:2-丁醇
C.:3-乙基-1-丁烯
D.:2,4,4-三甲基戊烷
17、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A.和
B.
K和
Ca C.
和
D.
和
18、X、Y、Z、W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①X位于第二周期,s能级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
②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基态Z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④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A.X
B.Y
C.Z
D.W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 苏打——NaHCO3 B. 胆矾——ZnSO4
C. 酒精——C2H5OH D. 生石灰——Ca(OH)2
20、常温下,甲、乙两杯醋酸稀溶液,甲的pH=a,乙的pH=a+1,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
B. 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C. 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杯醋酸溶液的体积,V(甲)=10V(乙)
D. 甲中的c(OH-)为乙中的c(OH-)的10倍
21、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1mol[Ti(NH3)5Cl]Cl2含有σ键的数目为15NA
B.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
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6
D.含1mol[Ti(NH3)5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3mol白色沉淀
22、化合物Y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Y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Y不能使溴水褪色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23、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 n(MgSO4)/mol | n(CO)/mol | n(CO2)/mol |
0 | 2.00 | 2.00 | 0 |
2 |
| 0.80 |
|
4 |
|
| 1.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0~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0.6mol·L-1·min-1
B. 反应在2~4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 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MgSO4和1.00molCO,到达平衡时n(CO2)>0.60mol
24、下列关于炔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可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B. 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C. 碳原子数相同的炔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D. 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5、(1)Cu、Fe作两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
①Cu作______ 极,
②Fe作_______极。
③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
④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2)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无污染的优点。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总反应都可以表示为2H2+O2=2H2O。酸式电池中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2H2-4e-=4H+,则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则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汽油等。请写出将图中氢气换成甲烷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此时电池内总的反应式:_________
26、回答下列问题:
(1)X的质荷比为60,红外光谱仪测定X含有羧基,其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
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某烃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①若Y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②若Y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和CH3COOH,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6.4g化合物Z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7.2g H2O,该Z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烷烃分子中可能存在以下结构单元:、
、
、
称为伯、仲、叔、季碳原子,数目分别用n1、n2、n3、n4表示。
①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N(H),则N(H)与n1、n2、n3、n4的关系是:N(H)=_______。
②若某烷烃的n2=n3=n4=1,则其结构简式有_______种。
27、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如图的装置),
该过程中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为是阳极: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
28、石油裂化可得到有机物(CH3)2C=C(CH3)2(以下用A表示)。
(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A在通常状况下呈________(填“气”“液”或“固”)态。
(2)A与Br2的加成产物B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二烯烃C,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C与一定量Br2反应可能生成D、E和G,而D与HBr的加成产物只有F,则D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
a.芳香烃 b.炔烃 c.环烯烃 d.二烯烃
若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与KMnO4酸性溶液生成己二酸,则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9、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和平衡,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25℃时,有pH=3的盐酸和pH=10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_______
(2)在常温下,将pH=5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__
(3)常温下,有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醋酸溶液中c(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盐酸中c(H+)_______。
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4)已知:H2CO3:Ka1=4.3×10-7;Ka2=5.6×10-11,HCN:Ka= 4.9×10-10。
①你认为H2CO3的Ka1远大于Ka2的原因是:_______。
②则将CO2气体通入足量的NaCN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0、下列物质中,①NaCl;②NaOH;③NH3·H2O;④CH3COOH溶液;⑤BaSO4;⑥H2O;⑦HCl;⑧H2SO4 ⑨CO2;⑩酒精溶液(均填写编号回答)
(1)是弱电解质的有 ,是非电解质的有 。
(2)pH相等的②的溶液和③的溶液等体积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pH大的是 。
(3)有pH均为2的④、⑦、⑧三种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到小的顺序为 ,若分别用这三种酸中和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4)某温度时,1 mol•L-1的醋酸溶液电离平衡常数为1.0×10 -8,达平衡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 。
31、已知化学反应
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
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 K和1173 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K 温度 | K1 | K2 |
973 K | 1.47 | 2.38 |
1173 K | 2.15 | 1.67 |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K3=_______。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32、CO、CO2的应用和治理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CO工业上可用于高炉炼铁,发生如下反应:1/3Fe2O3(s) + CO(g)2/3Fe(s) + 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 1000 | 1150 | 1300 |
平衡常数 | 4.0 | 3.7 | 3.5 |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 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选填序号)
a.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粉碎矿石,增大接触面积
c.及时吸收或移出CO2 d.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铁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H>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
增大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再加入一些铁粉 b.充入一定量CO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33、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某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 A溶液 | B溶液 |
① | 20mL 0.lmol·L-l H2C2O4溶液 | 30mL 0.01mol.L-l KMnO4溶液 |
② | 20mL 0.2mol·L-l H2C2O4溶液 | 30mL 0.01mol.L-l KMnO4溶液 |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填实验序号)。
(2)若实验①在2min末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到了b mL的位置,则这段时间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v(CO2)=______mL/min。若实验②在t min收集了4.48×10-3L CO2(标准状况下),则t min末c(MnO4-)=______。
(3)该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二,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K1=5.4×10-2、K2=5.4×10-5,写出草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K1>>K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4、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多种平衡体系,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FeS和CuS的溶度积分别为。
(1)向FeS悬浊液中滴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饱和FeS和CuS的混合溶液中___________。
(3)测得某矿物浸出液中,加入
出现沉淀时,
的浓度应大于___________
。
35、I.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相关成果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
与
制备“合成气”
,合成气可直接制备甲醇,反应原理为:
。
(1)若要该反应自发进行,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更有利。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
(3)工业上也可以用电解法捕获在酸性水溶液中用情性电极电解制得乙烯,其原理如图所示,则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4)把转化为
是降碳并生产化工原料的常用方法,有关反应如下:
①
②
③
则反应:中
_______
II.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的反应历程。在催化剂作用下,此反应为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5)探究温度、压强(,
)对反应
的影响,如图所示,表示
的是_______(填标号)。
(6)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发生上述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
。
(7)若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的转化率在
之间下降由缓到急的原因是_______。
36、金属钛有“生物金属,太空金属“的美称,具有广泛的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磷酸钛铝锂可用于锂离子电池。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VSEPR模型为_______,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___种。
(3)TiCl4可以与胺形成配合物,如[TiCl4(CH3NH2)2]、[TiCl4(H2NCH2CH2NH2)]等具有相同配位数。
①[TiCl4(H2NCH2CH2NH2)]中Ti的配位数是_______。
②1molH2NCH2CH2NH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
③配合物[TiCl4(H2NCH2CH2NH2)]与游离的H2NCH2CH2NH2分子相比,其H−N−H键角_______填(“较大”,“较小”或“相同”),原因是_______。
(4)TiO2的一种晶胞具有典型的四方晶系结构(如图所示)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晶胞中A、B的原子坐标为(0.31,0.31,0),(0.81,0.19,0.5)。已知晶胞含对称中心,则C、D原子坐标为_______、_______。该晶胞中B、C两个氧原子之间的核间距d=_______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