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间发生的所有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B.升高温度,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反应热
D.对于气体反应,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总数
2、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p1>p2
B.反应吸热
C.m+n>p+q
D.m+n<p+q
3、下列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衡不移动
B.相当长时间后,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相当长时间后,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
5、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石墨) +O2(g)=CO2(g) ΔH =-393.5kJ/mol
C(s,金刚石) +O2(g)=CO2(g) ΔH =-395.4kJ/mol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过程 B.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自发的过程
C. 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 D. 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6、下列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醇 B.丙烷 C.溴乙烷 D.乙烯
7、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缓慢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即:2NO+2CO⇌2CO2+N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增加N2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8、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OH D. CH3CH2Br
9、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ˉ=2MnOOH+2OHˉ
C.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 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6.5g
10、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A.H2SO3 B.H2SO4 C.CH3COOH D.HNO3
11、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 = 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 mL< V(NaOH) <20.00 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 c(A—) >c(Na+)> c(H+) > c(OH—)
12、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大于7的是
A.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B.pH=3的硝酸溶液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C.pH=3硫酸溶液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磷酸溶液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K+、Cu2+、SO
②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O、Na+、S2¯
③水电离的c(H+)= 10-12 mol/L 的溶液中:HCO、NO
、NH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Na+、SO
A.①③
B.②④
C.④
D.②③
14、实验室测定晶体里结晶水的n值时,出现了三种情况:①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物质 ②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 ③晶体脱水后放在台上冷却,再称量。使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5、以下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A.
B.
C.
D.
16、反应 H2(g) + I2(g)2HI(g)的平衡常数K1,反应 HI(g)
H2(g) + +I2(g)的平衡常数K2,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A.K1 =2K2 B.K1 = C.K1 =
D.K1 =
K2
17、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某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A. B.
C. D.
18、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 乙醇和乙酸 B. CH3CH2NO2与H2NCH2COOH
C. 12C与14C D. C70和C60
19、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由酸性FCH2COOH>CH3COOH,可知酸性ClCH2COOH>CH3COOH
B.乳酸()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冰的密度比水小、氨气极易溶于水、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都能用氢键来解释
20、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B
C,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6,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乙炔,B是乙烯 B.A是乙烯,B是乙烷
C.A是乙醇,B是乙醛 D.A是环己烷,B是苯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热值为10.1kJ/g
B.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
C.C2H5OH的燃烧热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7.0kJ/mol
D.H2 + 1/2O2 = H2O △H=-241.8 kJ/mol
22、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反应:2X(g)+Y(g)3Z(g)
<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23、在绝热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 ) + SO2(g)⇌NO (g) + SO3(g) ,下列说法能够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不考虑与
间的转化)
A.消耗的同时产生1mol SO3
B.混合气体的颜色(透光率)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相当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24、在一定温度下,H2(g)+I2(g)2HI(g)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H=Ea'-Ea
C.该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改变焓变
D.温度升高,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逆向移动
25、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请回答:
(1).下列物质中①葡萄糖②麦芽糖③蔗糖④纤维素⑤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填序号)
(2)油脂在酸性环境下的水解产物为 (写名称)
(3)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 (填“盐析”或“变性”).
26、(1) 2016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即将竣工,8艘052D驱逐舰下水,加快了我国海军迈向“蓝水海军”的步伐。
①舰艇底部涂有含Cu2O的防腐蚀涂料。Cu2O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 复合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核动力航母中,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导热剂,是利用了钠钾合金性质的________(填字母)。
a. 熔点低、沸点高 b. 导电性好 c. 在空气中性质不稳定
③航母中供水管道多采用PE(聚乙烯)材料,聚乙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西兰花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淀粉、油脂、叶酸、维生素C和叶绿素,营养成份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被誉为“蔬菜皇冠”。
①维生素C俗名为________。在一支盛有2 mL 2%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溶液呈蓝色,再滴入维生素C的水溶液,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②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写名称)和甘油。
③西兰花成分中可做天然着色剂的是________,属于糖类的是________。
(3) 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召开,扬州天空呈现出干净的蓝色,云彩随意地铺散在天空,纯净透明,出现了持续的“水晶天”。
①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检测体系包括:PM2.5、SO2、NO2、O3、CO等指标。其中________被认为是引起雾霾天气的元凶;会引起硫酸型酸雨的气体为________。
②NH3催化还原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无污染物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合物脱除技术,写出NH3催化还原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减少CO2的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海洋碳循环中,可通 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7、I.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II.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4)A的分子式为_______。
(5)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
28、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及脱除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一步 2NO(g)⇌N2O2(g)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2O2(g)+O2(g)=2NO2(g) (慢反应)
用O2表示的速率方程为v(O2)=k1∙c2(NO)∙c(O2);NO2表示的速率方程为v(NO2)=k2∙c2(NO) ∙c(O2),k1与k2分别表示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则=______。
(2)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其中甲为绝热恒容,乙为恒温恒容,丙为恒温恒压。相同温度下,分别充入0.2mol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甲中NO2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0~3s内,甲容器中NO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②甲达平衡时,温度若为T℃,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③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K乙、K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转化率α甲、α乙、α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以NH3为还原剂在脱硝装置中消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主反应: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1626.9kJ/mol
副反应:4NH3(g)+3O2(g)=2N2(g)+6H2O(g) ΔH2=-1267.1kJ/mol
4NH3(g)+5O2(g)=4NO(g)+6H2O(g) ΔH3=-907.3kJ/mol
将烟气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NO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范围______。
29、如下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合并K1。B为________极,A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U型管中涉及的两个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K1,合并K2。E为________极,F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往U形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________
30、回答下列问题:
Ⅰ、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量。已知如下表数据(25℃):
化学式 | 电离平衡常数 |
HCN | K=4.9×10−10 |
CH3COOH | K=1.8×10−5 |
H2CO3 | K1=4.4×10−7,K2=4.7×10−11 |
①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写序号)
②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三种关系:
①c(Na+)>c(CH3COO-)>c(OH-)>c(H+)
②c(CH3COO-)>c(Na+)>c(H+)>c(OH-)
③c(Na+)>c(OH-)>c(CH3COO-)>c(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选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②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__________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1、常温下,已知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 =1×10-8。
(1)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的pH= ___________;
(2)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4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2、完成下列填空
(1)“民以食为天”。油脂、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纤维素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能与碘单质反应变蓝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油脂是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生成的酯。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是一种___________(填字母)。
A.多糖 B.蛋白质 C.脂肪
(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意见,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多食用海产品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B.食物可调节人体细胞中的酸碱平衡
C.为了减肥,我每天只吃水果、蔬菜
D.我国应该禁止使用食物防腐剂
(3)胃舒平可防治胃酸分泌过多,其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可快速见效。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聚合反应
(5)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毒品的是___________。
A.冰毒、胃得乐
B.吗啡、海洛因
C.诺氟沙星、阿莫西林
D.青霉素、尼古丁
33、常温下,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熔点约为156.5℃,易受湿、热的影响而分解。某实验小组对青蒿素的提取和组成进行了探究。
I.提取流程:
(1)“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
(2)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操作a所用青蒿必须干燥且不宜加热,原因是_______。
Ⅱ.燃烧法测定最简式: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青蒿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4)装置D中所盛固体可以是_______(用对应符号填空);F的作用是_______。
a.生石灰 b. c.碱石灰 d.浓硫酸
(5)燃烧mg青蒿素,图中D、E的质量分别增重ag、bg,则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只写计算式,用含有m、a、b的符号来表示,可不化简)。
34、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摩尔质量:180 g·mol−1)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常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
(1)草酸亚铁晶体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称取3.60 g草酸亚铁晶体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经分析,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5、Ⅰ.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 离子半径 | 酸性 |
Si_________S | O2___________Na+ | H2SO4___________HClO4 |
Ⅱ.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2)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
(3)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 o | p | |
电离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
I3 | 3248 | 2957 |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
(4)如图为某漂白剂的结构。已知:W、Y、Z是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则Y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6、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 +3H2(g)CH3OH (g) +H2O (g)ΔH=-49.0 kJ·mol-1
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0~3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mol·L-1·min -1,在3~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mol·L-1·min -1,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运用碰撞理论解释该变化趋势:_______。
(2)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到达平衡状态时,H2的转化率是_______。
(3)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曲线I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1,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2,则K、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