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I-
C.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
2、锂的某些化合物是性能优异的材料。如图是某电动汽车电池正极材料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其化学式为
A.
B.
C.
D.
3、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A. B.
C.
D.
4、人类利用能源分为三个时期: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和多能源结构时期。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 石油 B. 太阳能 C. 煤 D. 天然气
5、图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选择出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的分子式( )
图1 图2
A.A是C3H6、B是C2H6 B.A是C6H6、B是C4H6
C.A是C6H6、B是C2H6 D.A是C3H8、B是C6H6
6、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和实际经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白磷(P4)易溶于CS2,但难溶于水
B. NaCl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C. 碘易溶于苯,微溶于水
D. 卤化氢易溶于水,也易溶于CCl4
7、人体中缺乏会患上坏血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反应mX(g)+nY(g)pZ(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正向吸热 P1<P2 m+n<p B. T1<T2,正向放热 P1>P2 m+n>p
C. T1>T2,正向吸热 P1<P2 m+n<p D. T1>T2,正向放热P1<P2 m+n>p
9、氨是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可用次氯酸盐作处理剂,有关反应可表示为:① ②
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处理氨氮废水:将的氨水分别和不同量的NaClO混合,测得溶液中氨去除率、总氮(氨氮和硝氮的总和)残余率与NaClO投入量(用x表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数值为9.75×10-3
B.时, c(Cl-)> 4c(NO
)
C.时,x越大,生成
的量越少
D.x<x1时, c(Na+)+c(H+)=c(Cl-)+c(OH-)+c(NO)
10、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A. CH3(CH2)3CH3 B. CH3(CH2)2CH3
C. (CH3)3CH D. (CH3)2CHCH2CH3
11、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Y可能大于X
B.非金属性:X大于Y
C.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
12、下列关于NH、NH3、NH
三种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相等
B.三种微粒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C.三种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
D.键角大小关系:NH>NH3>NH
1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14、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溴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Br2
+HBr
B.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
C.实验室制乙炔反应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CO32-
15、氯化苄(结构如下图)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中间体。若将氯化苄与H2完全加成后所得的有机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氯代反应,问生成的二氯代物(分子式为CxHyCl2)的结构可能有多少种?( )
A. 6 B. 5 C. 4 D. 3
16、设C + CO22CO,
H1>0反应速率为υ1 ; N2 +3H2
2NH3,
H2<0反应速率为υ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A. υ1增大,υ2减小 B. 同时减小 C. 同时增大 D. υ1减小,υ2增大
17、原子的电子排布为[Ar]3d54s2的元素位于( )
A. s区 B. p区 C. d区 D. f区
18、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油脂
C.蛋白质
D.纤维素
19、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颜色
B.分散系是否均匀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D.是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纯苯甲酸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
B.分离二氯甲烷和四氯甲烷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C.已知氯化钠可分散在乙醇中形成胶体,提纯乙酰苯胺(含氯化钠杂质)可采用乙醇溶解、过滤
D.3.0g某有机物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8gH2O,该有机物一定含氧元素
21、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c处溶液的pH,比实际pH偏大
B.a、b、c三点溶液的pH:a>b>c
C.a、b、c三点溶液醋酸的电离度:c>b>a
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
22、金属镍(Ni)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Ni2+ + 2e-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Zn2+、Fe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一定有Cu和Pt
23、脱落酸有催熟作用,可延长鲜花盛开时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B.1 mol该物质与NaOH 反应,消耗1mol NaOH
C.存在酯类同分异构体
D.一定条件下,1 mol 脱落酸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24、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带来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难题。通过电解可将旧锂电池中的LiMn2O4可获得难溶性的MnO2和可溶性的锂盐,工作原理如图(固体颗粒不能透过玻璃纤维,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甲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乙的电极反应式:LiMn2O4+3e-+8H+=Li++2Mn2++4H2O
C.电解过程中Mn2+浓度保持不变
D.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保持不变
25、要从碘水中提取碘,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⑴萃取:把碘水装入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萃取剂,就可以把碘萃取出来。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萃取剂的是(___________)
A.苯 B.汽油 C.四氯化碳 D.酒精
⑵萃取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________出来(填“上口倒”或“下口放”)。
⑶要从碘与有机溶剂形成的溶液中获得碘,可以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
A.过滤 B.蒸馏 C.加热 D.结晶
26、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101kPa时,16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C(s)+O2(g)═CO2(g);△H=﹣437.3 kJ•mol﹣1
H2(g)+O2(g)═H2O(g);△H=﹣285.8 kJ•mol﹣1
CO(g)+O2(g)═CO2(g);△H=﹣283.0 kJ•mol﹣1
则煤气化反应C(s)+H2O(g)═CO(g)+H2(g) 的焓变△H=__________kJ•mol﹣1;
(3)如图所示组成闭合回路,其中,甲装置中CH4为负极,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乙装置中a、b为石墨,b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CuSO4溶液的体积为200mL.
①装置中气体A为___________(填“CH4”或“O2和CO2”),d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乙装置中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若在a极产生112mL(标准状况)气体,则甲装置中消耗CH4______mL(标准状况),乙装置中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秋变化)
③如果乙中电极不变,将溶液换成饱和Na2SO3溶液,当阴极上有a mol气体生成时,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______________(用含w、a的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
27、I.完成下列问题
(1)由、
、氢氧化钠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
(2)由、
、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某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乙醇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的新型电池。该熔融盐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Ⅱ.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4)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如何变化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放电时每转移电子,正极有___________
物质被还原。
28、某电池装置如图:
(1)若图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______(填“CH4”或“O2”),a 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2)若图中I是氨氧燃料电池,a处通 NH3,b处通入O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请依据反应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29、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
NH
+OH-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_____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现象为______________。
(2)向氨水中通入HCl,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碱石灰,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溶液pH值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利用所学化学反应原理,解决以下问题:
(1)KAl(SO4)2·12H2O可做净水剂,其原理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将0.12 mol/L HCl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_____。
31、在密闭容器中,使2molN2和6mol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
N2(g)+3H2(g)2NH3(g) ΔH<0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 。
(2)当达到平衡时,将c(N2)、c(H2)、c(NH3)同时减小一倍,平衡将向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___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___移动(填“向 左”、“向右”或“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3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为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
)、甲醚(
),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_______。
A.红外光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元素分析仪 D.与钠反应
(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_______。
A.与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
B.乙醇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色而乙酸不能
C.苯酚能与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D.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3)丁腈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该橡胶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以下几种有机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B、C中均存在碳碳双键,其中存在顺反异构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B、C、D中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
②B中最多有_______个碳原子共面;
③A在足量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省略夹持装置)进行苯的硝化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冷水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 (填“a”或“b”)。
(2)三颈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与酒精灯加热相比,电热套(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控温精准)加热的优点为 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三颈烧瓶内硝基苯粗品呈黄色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以除去___________,碱洗后水洗,然后经过分液、___________操作后可获得较纯净的硝基苯。
(4)装置②的作用为 ___________ 。
34、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g)+N(g)P(g)+Q(g)+R(s),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在某温度下,起始时c(M)=1mol/L、c(N)=2.4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求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
(2)若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c(M)=4mol/L、c(N)=a mol/L,达到平衡后c(P)=2mol/L,求a的值是多少___________?
(3)若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c(M)=c(N)=b mol/L,达到平衡后,N的转化率为多少___________?
35、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8;c和d与b位于同一周期,c和d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2。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属于____区。
(2)基态b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基态b+占据的最高能级共有____个原子轨道。
(3)d元素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
(4)a、b、c、d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为____(填元素符号)。
(5)Mn和c两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表所示:
元素 | 电离能/(kJ·mol-1) | ||
I1 | I2 | I3 | |
c元素 | 759 | 1561 | 2957 |
Mn元素 | 717 | 1509 | 3248 |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c2+再失去一个电子更难,原因是____。
36、回答下列问题:
(1)肼(N2H4)常用于火箭或原电池的燃料。
已知:I.N2(g)+2O2(g)2NO2(g) ΔH = + 67.7 kJ·mol-1
II.2N2H4(g)+2O2(g)2N2(g)+4H2O(g) △H = -1068 kJ·mol-1
①请写出N2H4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将N2H4与NO2以体积比1:1 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①中的反应,下列选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2H4与NO2体积之比保持不变
d.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2)肼为二元弱碱,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气类似
①肼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请用肼在水中的一级电离方程式表示)
②已知在相同条件下肼的电离程度大于N2H的水解程度。常温下,若0.2 mol·L-1N2H4溶液与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N2H
、N2H4·H2O、Cl-、OH-、 H+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已知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H2O
[N2H5·H2O]++H+ 。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c (Cl-) >c (N2H) >c (H+) >c (OH-)
b.c (Cl-) >c ([N2H5·H2O]+)>c (H+) >c (OH-)
c.2c (N2H) +c ([N2H5·H2O]+) +c (H+) =c (Cl-) +c (OH-)
d.2c (N2H) + 2c ([N2H5·H2O]+) + 2c ([N2H4·2H2O]=c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