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改变可确认化学平衡一定移动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D.有固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移走适量的固态物质
2、研究表明,在等温、等压及除了体积功以外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可以用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来综合判断,判据为ΔH-TΔS。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向自发进行的一项是
A.CH4(g) = C(s) +2H2(g) ΔH=+74.8 kJ·mol-1 ΔS=+80.7 J·mol-1·K-1
B.C2H2(g)+3H2(g)= 2CH4(g) ΔH=-376.4 kJ·mol-1 ΔS=-220.2J·mol-1·K-1
C.2CO(g)=2C(s,石墨)+O2(g) ΔH=+221.0 kJ·mol-1 ΔS=-178.8J·mol-1·K-1
D.2KClO3(s)=2KCl(s)+3O2(g) ΔH=-78.0 kJ·mol-1 ΔS=+494.4J·mol-1·K-1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2Mg+O22MgO B. 2Al+Fe2O3
A12O3+2Fe
C. CaCO3CaO+CO2↑ D. KCl + Ag NO3 ="=" KNO3+AgCl↓
4、对于下列反应,其中葡萄糖不能发生的是 ( )
A. 酯化 B. 氧化 C. 水解 D. 加成
5、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乙烷(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元素
B. 烧碱、小苏打、氢氧化铝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工业生产中,常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 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2(SO4)3,加入足量CuO粉末,充分搅拌过滤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1O2一 + 4NH4++ 2H2O
B.NaHCO3溶液和足量Ca(OH)2溶液反应:Ca2++2OH-+2HCO3一=CaCO3↓+ CO32-+ 2H2O
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IO3-+5I-+3H2O3I2+6OH-
D.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8、下面的排序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CF4>CCl4>CBr4>CI4
B.硬度: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C.沸点:HF<HCl<HBr<HI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NA个原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是1mol
B.3.2g 16O2和3.6g 18O2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6NA
C.1L 0.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所含CH3COO-个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戊烷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0.1NA
10、常温下将一定体积的 NaOH 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 pH=2 的一元酸 HA 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 V1;另一份用 pH=2 的一元酸 HB 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 V2;且 V1>V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 的酸性比 HB 的酸性弱
B.HA 一定是强酸
C.等浓度的 NaB 溶液的 PH 比 NaA 溶液大
D.等浓度的等体积的 HA 与 HB 分别中和等浓度 NaOH 溶液,所需 NaOH 溶液体积 HA>HB
1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H3COONaCH3COO-+Na+ B.H2CO3
2H++
C.+H2O
+H3O+ D.NH3·H2O=
+OH-
12、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以下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1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有效减少的排放,实现“碳中和”
B.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形成原电池,从而增加锡的抗腐蚀能力
C.2022年冬奥会衣物采用石墨烯纺织物柔性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晶体
D.聚氯乙烯塑料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和与实验得出的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乙醇、浓硫酸混合加热170℃,导出的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该反应生成了乙烯 |
B | 在溴乙烷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再滴入几滴硝酸银,会有沉淀析出 | 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出Br— |
C | 提纯粗苯甲酸用重结晶法,主要步骤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 |
D | 可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且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裂化汽油密度比水小 |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燃煤脱硫可采用将煤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氨水吸收后再排放的方法
B.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
B.一定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
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金刚石不导电,因此金刚石是非电解质
17、工业上利用电渗析法制取次磷酸钴[Co(H2PO2)2]的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Co(H2PO2)2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实现化学镀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的负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Co-2e-+2H2PO=Co(H2PO2)2
C.膜Ⅰ为阳离子交换膜,膜Ⅳ为阴离子交换膜
D.Co(H2PO2)2溶液化学镀钴过程中可能发生:Co2++H2PO+3OH-=Co+HPO
+2H2O
18、常温时,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NH
+Cl-
B.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C.通入少量气体,
与
均增大
D.通入少量气体,
增大
19、下列叙述中,正确个数的为(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②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④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⑤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是由于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⑥为了防止钢铁锈蚀,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已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5g甲基(—CH3)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0NA
B. 42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3NA
C.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 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共0.1mol,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一定为0.6NA
21、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对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
B.与足量H2加成的产物中含有7个手性碳原子
C.1mol绿原酸可消耗5molNaOH
D.能发生酯化、加成、消去、还原反应
22、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周围紧邻12个CO2
B.金刚石为三维骨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C.二氧化硅和蔗糖都属于分子晶体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对应的物质越稳定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溴水可以用来鉴别乙醇、苯、苯乙烯和溴苯
B.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
C.2,2—二甲基丙烷与新戊烷互为同系物
D.分子式为C4H10O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有4种同分异构体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
24、A、B、C、D、E均为18电子分子,且均为前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氢化物。A有臭鸡蛋气味;B和C均为四原子分子,B的水溶液常用于医用消毒;D为火箭推进器常用燃料,C和D中除氢外的另一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E为烃。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分子中的化学键为σ键,有轴对称性,可以旋转
B.B和E中均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两者均为非极性分子
C.已知D可以和氢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阳离子,则反应前后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不变
D.C分子中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可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单质分子,键角为109°28′
25、(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Ne] B.[Ne]
C.[Ne]
D.[Ne]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M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________族,基态Mn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有________个。
(5)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6)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___。
26、乙酰水杨酸(用HA表示)商品名为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可以由水杨酸(用H2B表示)合成。
(1)阿司匹林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其被血液吸收的程度。阿司匹林分子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离子不能,膜两侧HA的平衡浓度相等,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胃液中的_______
。
②细胞膜两侧_______。
(2)室温下,水杨酸水溶液中和
的物质的量分布分数随pH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曲线c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M点横坐标为3.0,则水杨酸的Ka1=_______。
③已知图中N点横坐标为12.7。当溶液pH=8.0时,溶液中和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7、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 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③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 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
② 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
(3)如要用电镀方法铁上镀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 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② 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28、(1)高铁酸钾( 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胶体),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常压和500℃时把O2和SO2按1∶2体积比混合,如果混合前O2有10mol,平衡时SO3占总体积的91%,求:
(1)平衡时有___________摩尔O2转化。
(2)混合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3)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
30、常温下,稀释浓度均为、体积均为
的
两种酸溶液,用
传感器测得溶液的
随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
,
约为__________。
(2)常温下,当某溶液的
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为__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常温下,某溶液M由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
①M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②__________[用含
和
的关系式表示]。
(4)常温下,的
和
的混合溶液中,
__________
(填数字)。
3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则在上述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 (填代号)。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代号)。
(3)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D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2、已知:Ksp[Fe(OH)2]=8×10-16,Ksp[Fe(OH)3]=1×10-38,Ksp[Zn(OH)2]=4×10-17,回答下列问题:
(1)Fe(OH)3溶解平衡常数表达式Ksp[Fe(OH)3]=_______。
(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Zn2+、Fe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常温下,若使0.4 mol·L-1的ZnCl2溶液中的Zn2+开始沉淀,应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的pH为_______。
(3)要除去ZnCl2酸性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2+,应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溶液,再加入_______(填下列选项序号)调节溶液的pH,最后过滤。
a. NH3·H2O b. Na2CO3 c. ZnO d. ZnCO3
33、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kJ·mol﹣1.
34、某温度下纯水的。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的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该温度下盐酸的
_______。
(3)溶液的
_______。
35、研究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不同条件下反应进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2)盐碱地(含较多、
)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呈该性的原因:___________。
(3)时,
的电离常数为
;
的电离常数为
,
,
。在
溶液加入过量
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下列四种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④氨水
(5)时,
的盐酸和
的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之比为___________。
(6)某温度时,,
,
。某溶液中含有
和
,浓度均为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的
溶液,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7)已知常温下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该温度下
次氯酸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36、近期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1)人工合成淀粉共需要11步,其中前两步涉及的反应如图所示。
已知:
计算
_______。
(2)原料可通过捕获技术从空气或工业尾气中获取,能作为
捕获剂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氨水
B.溶液
C.
D.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达平衡后,若压缩容器体积,则平衡正向移动
B.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的平衡产率
C.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D.增大原料气中的值,有利于提高
的转化率
(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加氢可以生成
,主要有以下三个竞争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为研究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和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测得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反应_______(填“I”“Ⅱ”或“Ⅲ”)。A点以后,升高温度,甲烷的物质的量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此时测得:,
,
,容器内总压强为p。此时,
的总转化率为_______;
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I)=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