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铜片上都发生还原反应
B. 锌片是阴极
C.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 两个番茄都形成原电池
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C.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实验式:C2H4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间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4、 关于乙烯、乙醇和乙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
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乙烯、乙醇和乙酸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甲基
D.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可以被氧化成乙醇,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酸
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B.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反应温度计示数增大
C.实验(b)中若用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
D.实验(b)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氨水
C.磁铁矿
D.冰水共存物
7、温度为T ℃,向体积不等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1 mol,发生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
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c点容器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则此时
B.T ℃时,a、b两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C.向a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达到新平衡时,
转化率将增大
D.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
8、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CO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CO2不能支持燃烧 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
9、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其中判断各瓶所注入的液体正确的是( )
A. ①中为硝酸银溶液 B. 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
C. ③中为蒸馏水 D. ③中为澄清石灰水
10、根据下列实验事实:
(1)X+Y2+===X2++Y
(2)Z+2H2OZ(OH)2+H2↑
(3)Z2+离子的氧化性比X2+弱
(4)由Y、W作电极组成的原电池反应为:Y-2e-===Y2+
由此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Y>Z>W B. Y>X>W>Z
C. Z>X>Y>W D. Z>Y>X>W
11、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
B. 在儿童牛奶中添加牛奶碱性蛋白
C. 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D. 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
1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 Δ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Ⅰ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B. 图Ⅱ是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C. 图Ⅲ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D. 图Ⅲ一定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13、柠檬水是指加有柠檬汁或泡有柠檬片的饮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Vc等多种营养物质,柠檬水中的c()=
mol/L,其pH是( )
A.3 B.5 C.7 D.9
14、下列微粒对应的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A.
B.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C.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D.第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p能级电子数比s能级电子数多1
15、下列盐既能发生水解反应,蒸干该盐溶液并充分加热后又能得到该盐(加热体系)的是
A. Na2CO3 B. AlCl3 C. NaCl D. NH4Cl
16、混合液①溴化钠和溴水②乙醇和丙醇分离方法依次为
A.分液、萃取
B.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
D.蒸馏、萃取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B.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醇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C.鸡蛋清溶液遇溶液生成沉淀,主要原因是盐析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营养物质,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氧化反应
18、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 | 溶液褪色 | 有机物含碳碳双键 |
B | 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混合 |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酸性:碳酸>苯酚 |
D | 向试管中加入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 分层,下层紫红色 | 苯与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 |
A.A
B.B
C.C
D.D
19、有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
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
C.Cu片上发生还原反应,Ag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
20、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 | 烧杯壁变凉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B | 将充有NO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 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 NO2生成N2O4的反应中,△H>0 |
C | 将0.1mol·L-1的氨水稀释成0.01mol·L-1,测量稀释前后溶液 pH | pH减小 | 稀释后NH3·H2O电离程度减小 |
D | 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A.A B.B C.C D.D
2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 | 有无色气体产生 | 溶液中可能有CO3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 石蕊试纸变蓝 | 溶液一定为铵盐溶液 |
C | 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溶液紫红色褪去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
D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氯水中含有Cl- |
A. A B. B C. C D. D
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加过量的二氧化硫:
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混合:
C.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
23、含氮废水在排入水体之前需进行脱氮处理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某化肥厂废水中NH4+的浓度为54mg/L,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脱氮处理:
①NH4++ O2 — NO2-+ H++ H2O(未配平)
②2NO2-+ O2=2NO3-
③6NO3-+5CH3OH+6H+=3N2 + 5X+ 13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为4
B.若反应②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1molNO3-
C.反应③中生成物X为CO32-
D.1L废水完全脱氮所需CH3OH的质量为0.08g
24、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5mol NaOH
25、按要求填空。
(1)基态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_______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共有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
(3)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s B.2d C.3p D.3f
(4)基态Fe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则n=________;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能级电子。
(6)第四周期中最外层仅有1个电子的所有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第四周期中,3d轨道半充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6、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Q,已知1100℃时,K=0.263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中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平衡常数K值___(以上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
27、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反应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______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________,因此反应速率________,你认为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拆开1molH-H键,1mol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CuCl2溶液,则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则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如要往铁件上镀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
(4)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AgNO3溶液,则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H2SO4溶液,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9、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K | Ca | Sc | Ti | V | Cr | Mn | Fe | Co | Ni | Cu | Zn | Ga | Ge |
(1)以上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名称)。
(2)以上元素中,属于s区的元素有_____种,属于d区的元素有______种。
(3)第一电离能I1(Cr)________I1(Co)(填“>”、“<”或“=”,下同)。
(4)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Ti3+的配位数均为6,一种为紫色,一种为绿色,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试推断紫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5)含有元素K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___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0、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Cu2+能与NH3、H2O、OH-、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
①画出配离子的结构:_______。
②写出该过程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2)Cu2+可以与乙二胺形成配离子(如图):
①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②乙二胺沸点高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1、某研究小组以银盐为实验对象,研究难溶盐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④向AgI中滴加0.1mol/L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
已知: 25℃时,AgCl 和AgI 的溶解度分别是1.5×10-4g 和3×10-7g
请回答:
(1)沉淀c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的现象说明滤液b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2、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A.固态氯化钠 B.干冰 C.液氨 D.铜 E.硫酸钡晶体 F.甲烷 G.五氧化二磷 H.稀硫酸 I.熔融的硝酸钾 J.石墨 K.酒精 L.胆矾溶液 M.氢氧化铜 N.熟石灰 O.盐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3、实验室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在试管I中依次加入2mL蒸馏水、4mL浓硫酸、2mL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粉末,在试管II中加入冰水混合物,在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
(1)试管I中浓硫酸与溴化钠加热反应生成氢溴酸,写出氢溴酸与乙醇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溴乙烷为无色油状液体,其官能团为_______(写名称);
(3)试管II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
(4)若试管II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的杂质最佳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A.CCl4
B.NaOH溶液
C.Na2SO3溶液
D.稀硫酸
(5)设计实验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6)已知溴乙烷可以与钠发生反应: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应用该反应原理,下列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合成环丁烷的是_______(填序号)。
A.CH3CH2CH2CH2Br
B.CH3CHBrCH2CH2Br
C.CH3CH2CHBrCH2Br
D.CH2BrCH2CH2CH2Br
(7)写出由溴苯()制备环己酮(
)的流程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甲
乙
目标产物)
34、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在催化剂作用下向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O和2molCO,5min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生成0.6molN2。
(1)用CO表示这段时间的反应速率___。
(2)求NO的转化率___。
35、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 2 ,此外还含Fe3+ 、Fe2+ 和Mn2+ 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表1
物质 | 开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Fe(OH)3 | 2.7 | 3.7 |
Fe(OH)2 | 7.6 | 9.6 |
Mn(OH)2 | 8.3 | 9.8 |
Mg(OH)2 | 9.6 | 11.1 |
﹡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必须将它氧化后以Fe(OH)3沉淀形式才能除尽
表2
物质 | 价格(元/吨) |
漂白液(含25.2%NaClO) | 450 |
双氧水(含30%H2O2) | 2400 |
烧碱(含98%NaOH) | 2100 |
纯碱(含99.5%Na2CO3) | 600 |
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最佳选择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生成的沉淀物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⑥的灼烧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是铁三脚、酒精喷灯、________和泥三角。
(5)在实验室中,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3+ 而得到较纯净的MgCl2溶液,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36、(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Q(Q>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mol/(L·min)
(3)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