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肼()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
已知200℃时: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C.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
和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200℃时,肼分解生成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关于此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B.该物质1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
C.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3、下列有关物质及变化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聚氯乙烯、焦炉气、水银 ②化合物:烧碱、蔗糖、CuFeS2
③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位素:HD、HT、DT
⑤化学变化:风化、钝化、煤的液化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提高氨气的产率
B.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C.红棕色的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Cu2+ B.Cl-→Cl2 C.MnO→Mn2+ D.NH3→NO
6、下列各项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2H++S2-
B.NaHCO3电离:NaHCO3Na++HCO
C.一水合氨电离:NH3·H2O === NH+OH-
D.过量的CO2气体通入饱和石灰水中:CO2+OH-===HCO
7、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Cl B.(CH3)3CCH2Cl C. D.
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结构简式为C2H4 B.乙醇的比例模型为
C.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D.甲烷的结构式为
9、温度为T1(T1=25℃)和T2时,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T2>25℃
B.x=1.0×10﹣7
C.KW(a)=KW(d)
D.b点溶液呈碱性,c点溶液呈酸性
10、Al和NaOH水溶液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4:1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0.4000 g NaCl固体可配成100 mL 0.1000 mol·L-1的NaCl标准溶液
B.有盐桥的原电池和无盐桥的原电池原理相同,因此没必要使用盐桥。
C.8NH3(g)+6NO2(g)=7N2(g)+12H2O(g) △H>0,因此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可用于提取贵重金属。
12、下列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石油分馏产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尝一尝,能食用的为植物油
B.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共煮,不再分层的为植物油
C.点燃,能燃烧的为矿物油
D.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为植物油
1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 氯化钠 B. 固体氢氧化钠 C. 固体硝酸铵 D. 生石灰
14、常压下,1g冰熔化成1g水、1g水蒸发成1g水蒸气的焓和熵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熔化过程:
蒸发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蒸发过程属于高温自发过程
15、在3A(g)+B(g)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s)
B.v(B)=3 mol/(L·min)
C.v(C)=0.3 mol/(L·s)
D.v(D)=1 mol/(L·s)
16、下列装置(固定装置略去)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 中和热的测定 | 计数为12.20mL | 铁的析氢腐蚀 |
A.A
B.B
C.C
D.D
1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 + 3Y(g)2Z(g) △H < 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 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组中两个反应所属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A.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乙烯制备聚乙烯
B.乙烷在氧气中燃烧;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用乙烯与氯化氢制取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取氯乙烷
19、下列实验操作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和过程 |
A | 取20.00 mL盐酸 |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全部放入锥形瓶 |
B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
C |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 |
D | 证明 Ksp(CuS)<Ksp(ZnS) | 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 |
A.A B.B C.C D.D
20、离子液体是在室温或接近室温时呈液态的盐类物质,应用广泛。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离子液体中C、N杂化方式均有sp3
B.阴离子呈正四面体形,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
C.阳离子中σ键数目是π键数目的10倍
D.该离子液体与水能够形成氢键
21、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用如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合成。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2O可解离为H+和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Br在上述电化学合成过程中起电解质和反应物的作用
B.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
+ H2O
C.制得1mol乙醛酸,理论上外电路中迁移了2mol电子
D.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在外电场作用下向铅电极方向迁移
22、捕获二氧化碳是碳中和技术之一,如图是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性质与
类似。若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有22.4L 参加反应,则拆开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4
B.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C.该反应的总反应为
D.1mol甲酸和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生成甲酸乙酯的数目为
23、以CH3SH为原料制C2H4的一种反应机理及相对能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知步骤Ⅰ决定了整个反应历程的反应速率
B.步骤Ⅳ的ΔH=-15.6eV
C.总反应为2CH3SH→CH2=CH2+2H2S
D.步骤Ⅲ中CH3SH的作用是提供-CH3,故也可用CH3SCH3代替
24、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
为放热反应,则
的能量一定高于
的能量
B.C(s,石墨)=C(s,金刚石)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葡萄糖的燃烧热是,则
D.时,
,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25、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反应进行到20 min时,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NO2,10 min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测得c(NO2)=0.9 mol·L-1。第一次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1,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2,则w1________w2(填“>”、“=”或“<”)。
26、氮、氧、磷、砷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物质A(由As和Ga组成)的熔点为1238℃可作半导体材料;而的熔点为77.9℃且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1)预测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
(2)物质A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原子半径Ga___________As(填“>”或“<”)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晶胞边长为a pm。则晶胞中每个Ga原子周围有___________个紧邻等距的As原子;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 SO2和0.2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n(O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实线所示: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不用带单位),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
(2)若温度不变,在容器中再加1mol O2,重新达到平衡,则SO2的平衡浓度将_______________,氧气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___,SO3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_______。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曲线Ⅱ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8、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根据漂白粉的制备原理和电解原理制作了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如图所示,没有使用离子交换膜),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则:
①利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L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电解法可以提纯粗镓,具体原理如图所示。镓在阳极溶解生成的Ga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GaO,GaO
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3)我国学者发明的一种分解硫化氢制氢并回收硫的装置如图所示:
若Y极液中的电对(A/B)选用I/I-,装置工作时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Y极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
29、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在黄铜中加入镍可显著提高黄铜在大气中和海水中的耐蚀性。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29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CuSO4溶液里逐滴滴入过量氨水,形成深蓝色溶液。深蓝色的溶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配离子,其中配位原子是_______。
30、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的c(Cu2+)与电解前相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利用该装置实现铁上镀锌,电极X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池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填一种电解质溶液)。
31、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I.主反应:(g)+3H2(g)⇌
(g)
II.副反应:(g)⇌
(g)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III.
IV.2 (g)+15O2(g)=12CO2(g)+6H2O(l)
V. (g)+9O2(g)=6CO2(g)+6H2O(l)
则___________(用
、
和
表示)。
(2)有利于提高平衡体系中环己烷体积分数的措施有___________。
A.适当升温
B.适当降温
C.适当加压
D.适当减压
(3)反应I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实际投料往往在的基础上适当增大
用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氢原子和苯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时,才能发生反应,机理如图。当中混有微量
或CO等杂质时,会导致反应I的产率降低,推测其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
(5)恒压反应器中,按照投料,发生I、II反应,总压为
,平衡时苯的转化率为α,环己烷的分压为p,则反应I的
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2、某学生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3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并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进行实验,记录的时间数据是16s、28s、33s。请据3个时间数据填入适当位置,并写出实验结论。
试管编号 | 加3%Na2S2O3溶液/ml | 加H2O/ml | 加H2SO4(1:5)/滴 | 出现浑浊所用时间/s |
① | 3 | 3 | 5 | a |
② | 4 | 2 | 5 | b |
③ | 5 | 1 | 5 | c |
(1)a=___、b=___
(2)实验结论:___。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3、环已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Ⅰ.环已烯的制备与提纯
(1)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将操作3(蒸馏)的步骤补齐:安装蒸馏装置___________,弃去前馏分,收集的馏分。
Ⅱ.环已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环已烯样品中加入
,与环已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
与足量
作用生成
,向生成
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再滴加
的
溶液,发生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溶液的体积为
(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4)样品中环已烯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b.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c.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已烯挥发
34、(1)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
①C(s,石墨)+O2(g) =CO2(g) ΔH1=-393.5 kJ•mol−1;
②2H2(g)+O2(g) =2H2O(l) ΔH2=-571.6 kJ•mol−1;
③2C2H2(g)+5O2(g) =4CO2(g)+2H2O(l) ΔH3=-2599 kJ•mol−1。
298K时反应2C(s,石墨)+H2(g)=C2H2(g)的焓变:ΔH=___。
(2)已知:
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2983.2kJ•mol−1;
②P(红磷,s)+O2(g)=
P4O10(s) ΔH2 =-738.5kJ•mol−1;
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填“高”或“低”)。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___。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kJ·mol-1(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mol-1(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96.8kJ·mol-1 (燃烧热)
D.2NO2=O2+2NO ΔH=+116.2kJ·mol-1(反应热)
35、W、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
元素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W | 基态原子L能层所有能级上电子数相同 |
R | 第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 |
X | 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上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且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
Y |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
Z |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它所有轨道电子均成对 |
请按要求填空:
(1)Y的基态原子有___________种不同的运动状态的电子,Z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W、R、X的简单氢化物中,键角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用对应的分子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
(3)已知:羧酸的酸性可用pKa(pKa=-lgKa)的大小来衡量,pKa越小,酸性越强;
羧酸 | |
三氯乙酸( | 0.65 |
三氟乙酸( | 0.23 |
由表可见,酸性:三氯乙酸___________三氟乙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键的极性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W和Y两种元素可形成一种熔点为2700、摩氏硬度为9.5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Y原子紧邻的Y原子有___________个;若晶胞参数为a nm,晶体密度为
,则阿伏伽德罗常数
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36、CO2的回收与利用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工业上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1-1。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实线)。
(1)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1。依据题中信息计算反应:2CH3OH(g)+3O2=2CO2(g)+4H2O(g) △H=__kJ•mol-1。
(2)a点正反应速率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前4min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mol•L-1•min-1。
(3)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a=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的是___。
(5)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也可以合成乙烯,该反应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城。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___。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