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吸收峰(信号),根据吸收峰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氯甲基甲醚(ClCH2O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两个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3:2。金刚烷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乙所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吸收峰数目与峰面积之比分别为
A.5,1:6:2:3:4
B.3,1:3:12
C.4,1:6:3:6
D.2,1:3
2、下列表述中,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B. 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C.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D. 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3、下列各容器中盛有海水,相同温度下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A.dabc B.adbc C.cbad D.dacb
4、现有下列两个图象: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
A.N2(g)+3H2(g)2NH3(g)△H<0
B.4NH3(g)+5O2(g)4NO(g)+6H2O(g)△H<0
C.2SO3(g)2SO2(g)+O2(g)△H>0
D.H2(g)+CO(g)C(s)+H2O(g)△H>0
5、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为C8H8O2。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4种
D. 符合题干特征的A分子结构只有1种
6、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配制250mL 0.1mol/L的盐酸 B.②用稀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
C.③海带灼烧成灰 D.④鉴别KNO3溶液和NaCl溶液
7、乙二胺和三甲胺
均为有机化合物,已知:乙二胺能与
、
等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相对稳定的配离子,如
(En是乙二胺的简写),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胺的沸点比三甲胺的低
B.三甲胺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C.配离子的配位数为2
D.比
更容易与乙二胺形成配离子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羟基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 NA
B.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
C.常温下,14g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其原子数为3NA
D.4.2g C3H6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0.1NA
9、把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后,能得到原溶质的是
A. NaHCO3 B. FeCl3 C. KCl D. Al(NO3)3
1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溶液:
、
、
、
B.的溶液:
、
、
、
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
、
D.由水电离产生的mol/L的溶液:
、
、
、
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会加快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A.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加少量硫酸钠固体
12、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列措施与实现这一目标无关的是
A.通过气化和液化将煤转化成清洁燃料
B.加快植树造林,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
D.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
13、下列烷烃命名错误的是
A.2-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2,3二甲基丁烷 D.2-甲基-3-乙基丁烷
14、常温下,下列关于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B.0.1mol/LNH4Cl的溶液和0.1mol/LNH3·H2O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Cl-)>c(NH4+)>c(OH-)>c(H+)
C.醋酸钠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则混合溶液中可能有:c(Na+)=c(CH3COO-)
D.0.1mol/LNaHS的溶液中:c(OH-)+2c(S2-)=c(H+)+c(H2S)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乙酸溶液反应:
B.用CuSO4溶液除去电石气中的少量硫化氢:
C.向稀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 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Mg2+、NO3-、SO42-
C. 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Na+、K+、Cl-、HCO3-
D. 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SO42-、SCN-
17、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 O2+2H2O+4e-===4OH- ;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 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D.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18、目前国际空间站常采用还原法处理CO2,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该反应,下列不能判断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2v(CO2)正=v(H2O)逆
C.不再变化
D.不再变化
1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可发生取代、加成、加聚等反应
C.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0O6
D.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20、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H+ HCO3- B.Na+ NO3- Cl-
C.H+ OH- SO42- D.Ca2+ K+ CO32-
21、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与NaCl晶体的相似,但CaC2晶体中由于哑铃形的C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aC2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有6个
C.6.4gCaC2晶体中含阴离子0.1mol
D.与每个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共有12个
22、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0.1NA
B.4.6g14CO2与N218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4NA
C.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A
2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A(g)bB(g)+cC(g)达到平衡状态后,A的转化率α(A)与温度T(且T1<T2),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该反应用于工业生产时,采用的压强越大越好
24、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晶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
B.该晶体中Xn+离子中n=3
C.该晶体中每个N3-被6个等距离的Xn+离子包围
D.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
25、载人航天工程对科学研究及太空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载人空间站“天宫”,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点火发射,又一次正式踏上飞向浩渺星辰的征途。
(1)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单位质量输出电能较高,反应生成的水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氧气可以作为备用氧源供给航天员呼吸。由此判断X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OH向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作定向移动,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在宇宙飞船或潜艇中,还可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所产生的水作为饮用水,今欲得常温下1.8L水,则电池内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约为___________mol
(3)“神舟”飞船的电源系统共有3种,分别是太阳能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和应急电池。飞船在光照区运行时,太阳能电池帆板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除供给飞船使用外,多余部分用镉镍蓄电池储存起来。其工作原理为: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飞船运行到地影区时,镉镍蓄电池开始为飞船供电,此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7亿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面根据海水资源综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淡化海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合理方法即可)。由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为了除去这些离子,需要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BaCl2、________(填化学式),之后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再加入适量________(填试剂名称)。将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精盐。
(2)由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的常用工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向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Br2,再用空气吹出溴并用SO2吸收,转化为Br-,反复多次,以达到富集溴的目的。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Cl-、SO2、Br-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4)工业上也可以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同时放出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再H2SO4处理所得溶液重新得到Br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7、(实验)化合物H是重要的有机物,可由E和F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部分反应物或产物省略,另请注意箭头的指向方向)
已知以下信息:
i.A属于芳香烃,H属于酯类化合物。
ii.I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二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6:1。
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含氧官能团名称 ,B的结构简式 。
(2)B → C和G → J两步的反应类型 , 。
(3)① E + F → H的化学方程式 。
② I → G 的化学方程式 。
(4)H的同系物K比H相对分子质量小28,K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①K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苯环上有两个支链,苯环上的氢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二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写出K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②若K的同分异构体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又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则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28、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也是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Ⅲ.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2)=c(CO)
29、已知:C(s)+O2(g) CO2(g) ΔH=-437.3 kJ·mol-1;2CO(g)+ O2(g)
2CO2(g) ΔH=-566.0 kJ·mol-1
(1)一氧化碳的标准燃烧热ΔH为:_________
(2)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反应CO2(g) + C(s) 2CO(g) ΔH为:_________________
(4)完全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和CO,放出的热量_____多(填C或CO)
(5)在25℃、101kPa时,8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45.15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 (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 所示。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
30、定量计算和测量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已知:
化学键种类 | |||
键能 | 436 | 498 |
计算可得:
_______
(2)利用简易量热器按照下列数据测量室温下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实验编号 | 酸 | 碱 |
Ⅰ |
|
|
Ⅱ |
|
|
Ⅲ |
|
|
生成时:实验Ⅰ中,
为
;实验Ⅱ中,
_______(填“>”、“=”或“<”,下同)
;实验Ⅲ中,放出的热量_______
。
(3)使用滴定法进行定量测量。
钢铁中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再用图中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①氧化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将钢样中的硫全部转化为
,通入装置中,用
溶液滴定生成的
,消耗
溶液。则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1、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及脱除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一步 2NO(g)⇌N2O2(g)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2O2(g)+O2(g)=2NO2(g) (慢反应)
用O2表示的速率方程为v(O2)=k1∙c2(NO)∙c(O2);NO2表示的速率方程为v(NO2)=k2∙c2(NO) ∙c(O2),k1与k2分别表示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则=______。
(2)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其中甲为绝热恒容,乙为恒温恒容,丙为恒温恒压。相同温度下,分别充入0.2mol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0,甲中NO2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0~3s内,甲容器中NO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②甲达平衡时,温度若为T℃,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③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K乙、K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转化率α甲、α乙、α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以NH3为还原剂在脱硝装置中消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主反应: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1626.9kJ/mol
副反应:4NH3(g)+3O2(g)=2N2(g)+6H2O(g) ΔH2=-1267.1kJ/mol
4NH3(g)+5O2(g)=4NO(g)+6H2O(g) ΔH3=-907.3kJ/mol
将烟气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NO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范围______。
32、(1).将HI(g)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变化:2HI(g) H2(g)+I2(g) △H<0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I2)=0.5mol/L,c(HI)=4mol/L,则c(H2)为________,HI的分解率为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t1 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③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______。
33、铁、铜及其化合物在实验室和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对其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1)探究的配合物。
可与
等配体形成配离子,如
。按图示完成实验。
①为浅紫色,但溶液Ⅰ却呈黄色,原因是
水解生成
,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
的浅紫色,往溶液中加入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溶液Ⅱ转化为溶液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选矿废水含有和
,用碘量法对
的含量进行测定。
步骤:
①取废水,配成
溶液,取出
于锥形瓶中。
②已知:。往锥形瓶中先加入适量
溶液,再加入稍过量的
溶液。加入适量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③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消耗 | 21.40 | 20.00 | 20.02 | 19.98 |
滴定可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废水中________。滴定前平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4、已知:常温下,Ksp(AgNO2)=2×10-8 mol2·L-2;Ksp(AgCl)=1.8×10-10 mol2·L-2。
(1)向2 mL 0.1 mol·L-1 NaNO2 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0.5 mol·L-1 NaCl溶液,发生反应:AgNO2(s)+Cl-(aq)AgCl(s)+NO2-(aq),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2)取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1 NaNO2、NaCl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AgNO3溶液(忽略体积改变)。当 AgNO2开始沉淀时,计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5、某工业废料的主要成分有MnCO3、MnO2、Fe3O4、Al2O3、SiO2等,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混合物中的金属化合物(部分条件未给出):
已知:常温下,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
| ||||
开始沉淀 | 3.9 | 2.2 | 6.9 | 8.6 |
沉淀完全 | 4.7 | 3.2 | 8.3 | 10.6 |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研磨”的目的为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2)“酸溶”时绿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常温下,______;“氧化、调pH1”时若不加H2O2,可能造成的后果为______。
(4)“调pH2”的范围为______。
(5)“沉锰”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上述流程中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填化学式)。
36、反应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在某催化剂表面上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填“有”或“无”),使E值变小的措施是_______。
(2)已知相关键能数据如表所示,图中_______
。
化学键 | O-H | C=O | H-H |
|
键能( | 463 | 795 | 436 | 1070 |
(3)反应历程①~⑥中决定总反应速率的历程为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