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加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1 B.12∶1 C.9 ∶1 D.10∶1
2、下面是几种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其中所表示的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A.1s22s22p5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角:BF3>CH4>NH3>H2O
B.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C.非金属单质都有非极性共价键
D.非金属性:N>O>P>Si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9g由和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
B.0.5溶液中含有的
数目为0.5
C.当反应中生成的还原产物为3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
D.标准状况下,11.2L环氧乙烷(沸点为10.7℃)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大于3
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向混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适量的浓溴水,过滤后静置分层,上层得到纯净的苯
C.制取乙酸乙酯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D.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检验蔗糖水解
6、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①式表示25 ℃,101 kpa时,2 mol H2和1 mol O2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l)放热571.6 kJ
B. 2H2(g)+O2(g)===2H2O(g)中ΔH大于-571.6 kJ·mol-1
C. 将含1 mol NaOH的水溶液与50 g 98%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D. 将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7、乳酸乙酯( )是一种食用香料,常用于调制果香型、乳酸型食品和酒用香精。乳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M有如下性质:0.1mol M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相同,则M的结构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0种
B.11种
C.12种
D.13种
8、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
、Cl-
B.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SCN-
D.含有大量NO的溶液:H+、Fe2+、
、Cl-
9、从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
C.生成物从气态变成液态时会放出热量
D.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通式且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11、如图为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锌片质量增加 B.铜片为负极
C.铜片质量减少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2、下列自发反应不可用熵判据来解释的是
A.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0(1)
B.NH4Cl(s)=NH3(g)+HCl(g)
C.2H2(g)+O2(g)=2H2O(l)
D.2C(s)+O2(g)=2CO(g)
13、已知:S(s)+O2(g)=SO2(g)△H=﹣297.2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s)具有的能量大于SO2(g)具有的能量
B.S(g)+O2(g)=SO2(g)的△H>﹣297.2kJ•mol﹣1
C.S(s)的燃烧热为297.2kJ•mol﹣1
D.形成1mol SO2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1molS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
1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2,3-三甲基己烷
15、已知:CH3OH(g)+O2(g)→CO2(g)+2H2(g) ΔH=-19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0 kJ/mol
B.该反应说明CH3OH比H2稳定
C.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压强无关
D.CO2(g)+2H2(g)→CH3OH(g)+O2(g) ΔH=+190 kJ/mol
16、已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 g,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 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
17、炼铁的还原剂CO是由焦炭和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CO2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CO2(g)2CO(g) △H=Q kJ/mol。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in,v(CO)=1 mol/(L·min);1~3min时,v(CO)=v(CO2)
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
C.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Q>0,再达平衡时
D.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a、d曲线分别表示n(CO)、n(CO2)的变化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激发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B.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C.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D.违背了洪特规则
19、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主要关系的是
A.用铝盐和铁盐作净水剂
B.实验室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C.溶液制备
晶体时,不能直接蒸干结晶获取
D.不能通过溶液中的反应制取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2是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酸性:三氟乙酸>三氯乙酸
C.1 mol H2O构成的冰中氢键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1 mol SiO2中的Si-O σ键的物质的量为2 mol
2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法匹拉韦、利巴韦林、氯硝柳胺等药物的疗效。三种药物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分子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
B.X和Z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用溶液能区分Y和Z
D.1molZ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发生反应
22、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是支持“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化学式为C19H26O3
B.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酚类
C.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醇类
D.从元素组成上看,它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
23、甲氧苄啶为合成的广谱抗菌剂,结构简式如图。已知嘧啶环()与苯环结构相似,具有芳香性,关于该有机物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8N4O3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24、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加有酚酞的100mL蒸馏水中,则( )
A. 溶液变蓝 B. Na浮在水面上并熔化成小球
C. Na在水面上游动 D. 可听到嘶嘶响声
25、两种有机化合物A和B可以互溶,有关性质如表:
| 相对密度(20℃)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A | 0.7893 | -117.3℃ | 78.5℃ |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
B | 0.7137 | -116.6℃ | 34.5℃ | 不溶于水 |
(1)若要除去A和B的混合物中少量的B,采用____(填序号)方法即可得到A。
A.重结晶
B.蒸馏
C.萃取
D.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2)将有机化合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gH2O和8.8gCO2,消耗氧气6.72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最简式为____。已知有机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
(3)若质谱图显示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原电池的正极是石墨________(填“a”或“b”),发生________反应。
(2)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3)两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MnSO4浓度变为1.5 mol·L-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mol。
27、写出乙炔和异戊二烯发生上述反应的生成物的键线式 。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烯的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与液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的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酸与乙醇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熔融的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简式为如图,则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分子式为C6H9Br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___________
①只含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②含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
③含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④含2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_____ (填类别)
(4)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___________种。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酚类
②分子式为C2H4的有机物一定表示一种物质
③C3H8和C6H14一定属于同一类物质
④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30、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书写下列物质的系统命名:_______;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与氢气加成所得的产物_______;
(2)书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式为 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写出它的顺反两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②分子式为 C9H12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
(3)制备TNT方程式_______。
(4)实验室制备乙炔_______。
31、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0×10−4 | 2.50×10−4 | 1.50×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0×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_______。
(2)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
(3)若上述反应在密闭恒容容器中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_(填字母)。
A.c(N2)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NO的同时生成1 mol N2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mol·L−1 | CO初始浓度/mol·L−1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
Ⅰ | 280 | 6.50×10−3 | 4.00×10−3 | 80.0 |
Ⅱ | t2 | c1 | 4.00×10−3 | 120 |
Ⅲ | 350 | 6.50×10−3 | c2 | 80.0 |
①表中t2=_______℃,c1=_______mol·L−1,c2= _______mol·L−1。
②三组实验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由曲线Ⅰ、Ⅱ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该化学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由实验Ⅰ和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2、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
(1)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① 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 ℃、2×107 Pa下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N2为0.1 mol,H2为0.3 mol,NH3为0.1 mol。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欲提高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③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t2、t4、t6、t8时都仅改变了一个条件,可看出t2时刻的v正 ___ v逆(填“>”、“=”或“<”);t4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在t2时刻的H2转化率___t5时刻(填“>”、“=”或“<”);t8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2)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 ΔH<0体系中,各成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O2表示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_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33、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
,为测定其x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Wg该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25.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㼛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溶液滴定。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为配制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以及其它两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
(2)试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实验②中,滴定时,溶液应盛在下图仪器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
(4)若滴定用的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______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5)请写出判断该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
(6)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溶液VmL,求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x的值:_______
,_______。
34、已知黄钠铁矾[NaxFey(SO4)m(OH)n]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某研究小组先将某废水中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2SO4使其生成黄钠铁矾而除去。该小组为测定黄钠铁矾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4.850 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
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KI,用0.2500 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消耗30.00 mLNa2S2O3溶液至终点。
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1.165 g。
(1)如何证明步骤③中的沉淀已洗涤干净?___________。
(2)用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到终点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矾的化学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5、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丙烷催化脱氢技术(PDH)或丙烷氧化脱氢(DOHP)得到,同时会生成甲烷、乙烷、乙烯等副产物﹑其中(PDH)涉及的主反应和部分副反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反应热
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向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 (g),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下列选项能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甲烷与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 D.丙烷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
若反应5min后体系达平衡状态﹐此时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60%,氢气与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5min内反应Ⅰ的平均速率_______
,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__mol/L。
(3)DOHP可大规模应用于页岩气生产丙烯,表是在原料气组成一定、流速一定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催化剂B/S-1和对DOHP中一些主要数据的影响:
催化剂 | 温度/℃ | 丙烷转化率/% | 丙烯选择性/% | 乙烯选择性/% |
B/S-1 | 480 | 5.3 | 60.9 | 25.7 |
540 | 23.8 | 55.4 | 27.2 | |
560 | 41.4 | 54.9 | 26.3 | |
480 | 0.6 | 48.2 | 21.3 | |
540 | 1.9 | 52.5 | 23.8 | |
560 | 8.5 | 56.6 | 24.9 |
从数据判断,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工业生产时应控制的合适温度是_______℃。
(4)已知丙烷氧化脱氢法的主要反应为:
,在催化剂作用下,
氧化脱氢除生成
外,还生成CO、
等物质。
的转化率和
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550℃时,的选择性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的选择性
)。
②的选择性:550℃_______575℃(填“大于”或“小于”)。
36、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代表
)为
[醋酸羰基三氨合铜(I)]。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配合物所含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
(3)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NH3与CO2能合成尿素,尿素中C原子和N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1 mol尿素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NA。
(5)N、P、As属于同族元素,它们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化学式表示),其原因是_______。
(6)铜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其中氯化亚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内的4个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
②已知晶胞的棱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氯化亚铜的密度______(填计算式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