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
B.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的终止温度
C.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101kPa时,CH4(g)+2O2(g)=CO2(g)+2H2O(g)的∆H<-890.3kJ/mol
D.已知2H2(g)+2S(g)=2H2S(g) ∆H1<0,2H2(g)+2S(s)=2H2S(g) ∆H2<0,则∆H1<∆H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三种溶液:、
、
,其体积比为3∶2∶1,则
浓度比为3∶2∶3
B.将的NaCl溶液和
的
等体积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
C.标准状况下44.8LHCl溶于1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若ag某气体含有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Al>Mg>Na B.热稳定性:HI>HBr>HCl>HF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NaOH
5、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 操作、现象 | 解释 |
A |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 | 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 |
C |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 | 说明Fe置换出硝酸中的氢,生成了氢气 |
D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六面体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4
D.E和F形成的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7、用水稀释0.1mol•L﹣1氨水,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
A.
B.
C.
D. c(H+)•c(OH﹣)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透明溶液中K+、Na+、MnO4-、SO42-;
②pH=1的溶液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CO32-、SO42-、NH4+;
④由水电离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较多的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3+、Al3+、NO3-、I−、Cl−
A. ①④ B. ③④⑥ C. ④ D. ③⑥
9、 是合成某抗菌药物的中间体,通过下列流程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省步骤可以省去“水洗1”
B.“碱洗”中碱为NaOH溶液
C.无水MgSO4作用是除去少量水
D.实验室完成操作3需要用到3种玻璃仪器
10、炒菜时,加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原因是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酸类物质生成
C. 有酯类物质生成 D. 有醇类物质生成
11、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的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③
12、下列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为减缓反应速率,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
B. 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应用待测液润洗
C. 实验室制乙烯时应将无水乙醇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加入碎瓷片以防爆沸
D.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抑制其水解
13、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SO发生水解
C.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的原理
D.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14、下表中针对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进行的操作所引起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反应 | 操作 | 分析 |
A | 恒压容器,向平衡体系中充入HI | 体系中气体颜色加深 | |
B | 恒容容器,使平衡体系升温 | 体系总压降低 | |
C | 使用合适催化剂 | 可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 |
D | 密闭容器,压缩体积 | 正反应速率增大 |
A.A
B.B
C.C
D.D
15、功能陶瓷材料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层间是分子间作用力。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立方相氮化硼中存在B-N配位键
B.立方相氮化硼属于共价晶体
C.六方相氮化硼中B原子和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D.六方相氮化硼晶体中1mol B能形成4mol B-N共价键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O2+2H2O+4e-=4OH-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e-=Cu2+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Fe-2e-=Fe2+
1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方案 | ||||
目的 |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 石油分馏 | 检验乙烷中是否混有乙烯 | 制备并检验乙炔 |
A.A
B.B
C.C
D.D
18、X、Y、Z、W都属于前4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核外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基态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基态W原子的4p原子轨道上有5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I1(Z)<I1(X)<I1(Y)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X)<r(Y)<r(Z)
C.W是第VIIA族元素
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19、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20、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 B.Fe3+ C.
D.CIO-
21、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92.2kJ·mol﹣1。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得到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a、b、c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则反应达平衡时将释放92.2kJ热量
B.从Q到M,平衡向右移动
C.M、N、Q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关系为tN >tQ>tM
D.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为K(M)=K(Q)>K(N)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射线衍射实验——确定某物质是否为晶体
B.核磁共振氢谱图——和
核磁共振氢谱图相同
C.质谱图——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质谱图完全相同
D.红外光谱图——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或化学键
2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能跟质子结合的是( )
A.NH3 B.H2O C.Ca2+ D.NH4+
24、下列指定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NaHCO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 =CO32-+H3O+
B. Ba(OH)2 的电离方程式: Ba(OH)2 == Ba2++2OH-
C. NaHSO4的电离方程式:NaHSO4 =Na++H++SO42-
D. Na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 H2S+2OH-
25、下表给出了14种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
| Al
| B
| Be
| C
| Cl
| F
| Li
|
电负性
| 1.5
| 2.0
| 1.5
| 2.5
| 3.0
| 4.0
| 1.0
|
元素
| Mg
| N
| Na
| O
| P
| S
| Si
|
电负性
| 1.2
| 3.0
| 0.9
| 3.5
| 2.1
| 2.5
| 1.8
|
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
(2)判断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每空1分)
Mg3N2: 。BeCl2: 。AlCl3 SiC
26、溴乙烷的化学式________,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7、如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3)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4)假设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做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
A.每有3molA消耗,就会有3molC消耗
B.B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B和C的浓度之比1:3
(5)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是___。
28、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该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充入n(CO2)=1mol, n(H2)=1mol,4min末达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增大逆反应速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29、2A B+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若B为固体,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呈______态;
(3)若A、B、C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0、用“>”、“<”、“=”填空
(1)第一电离能:P______S;
(2)酸性:H3PO4______ H2SO4;
(3)稳定性:H2O______H2S______H2Se;
(4)微粒半径:S2﹣______Cl﹣______K+;S______S2﹣
(5)碱性:KOH______NaOH______Al(OH)3;
(6)元素的电负性:S______Cl.
31、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光谱证实单质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AlOH)4]-生成,则[AlOH)4]-中存在___________(填序号)。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2)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则第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第二种配合物的结构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则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提示:TiCl(H2O)5Cl2这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TiCl(H2O)5]Cl2.)
(3)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1mol[Ti(NH3)5Cl]Cl2含有σ键的数目为15NA
B.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
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6
D.含1mol[Ti(NH3)5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3mol白色沉淀
(4)已知CO(NH3)6]3+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1~6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且各相邻的NH3分子间的距离相等(图中虚线长度相等)。Co3+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其中两个NH3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的结构的数目为___________。
(5)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在这个过程中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Ⅰ、含氮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含氮废水的处理对水体净化有重要意义。利用 O2 和 H2 可高效去除水体中同时存在的 NH和 NO
。
具体方法是:①先利用氧气将 NH氧化成 NO
,
②再利用 H2 将 NO还原为N2 (2NO
+5H2
N2+2OH-+4H2O)。
(1)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若完全处理 100g 含 NH4NO3 4%的废水,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 H2___________L。
(3)该污水处理的好处是___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Ⅱ、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发生的反应体系中共有六种物质:NH4Cl、FeCl3、N2、Fe2O3、Fe和X。
(1)根据题意,可判断出X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反应中2mol氧化剂能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___________mol电子。
(4)反应中产生5.6L(标准状况)的气体时,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3、1,2-二溴乙烷常用作杀虫剂,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
实验步骤:按图示连接装置,先将C与D连接处断开,再对装置A中粗砂加热,待温度升到150℃左右时,连接C与D,并迅速将A内反应温度升温至160~180℃,从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加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装置D试管中装有5.0mL10mol/LBr2的CCl4溶液,待Br2的CCl4溶液褪色后,经洗涤、干燥、蒸馏得到1,2-二溴乙烷6.392g。
已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能有一部分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F的名称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
(3)先将C与D连接处断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D装置中生成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计算1,2-二溴乙烷的产率为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中,将导致产物产率降低的是___________。
A.装置D中试管内物质换成液溴
B.装置E中的NaOH溶液用水代替
C.去掉装置D烧杯中的冷水
34、如图装置中:b电极用金属M制成,a、c、d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金属M沉积于b极,同时a、d电极上产生气泡。试回答:
(1)a连接电源的___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电解开始时,在B烧杯的中央,滴几滴淀粉溶液,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电解进行一段时间后,罩在C极上的试管中也收集到了气体。此时C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3)当d极上收集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a极上放出了___mol气体,若在b电极上沉积金属M的质量为0.432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__。
35、现有W、R、T、Y、Z五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他们性质如下:
W | 原子内的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 |
R | 该原子的双原子分子内的键能在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中最大 |
T | L电子层的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
Y | Y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Y2O和黑色的YO两种氧化物 |
Z | 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 |
请回答如下问题:
(1)Y原子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二价Y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R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能级的符号是_______,Z原子价电子的排布图为_______。
(3)RW3的键角_______(填“>”“<”“=”)ZW3的键角。
(4)RW3的沸点_______(填“高于”、“低于”“等于”)ZW3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
(5)在YSO4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Y2+形成深蓝色配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T和Z形成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该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Z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
36、柠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生津开胃、化痰止咳等功效。但需适量食用,因为柠檬中含有比较多的酸性物质,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腹痛反酸等不适症状。某同学为测定柠檬的酸度[规定:中和1克柠檬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进行了下列实验:称取ag鲜柠檬,切成小块后用榨汁机榨取汁液,过滤后取滤液,稀释成250mL溶液待用用滴定管取出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然后用0.1000 mol·L-1KOH 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1 | 2 | 3 |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 20.05 | 19.95 | 20.0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
(2)实验中取用待测液时可用图 1 中的_____(填“a”或“b”)量取;若某同学量取待测液时,滴定管读数如图2所示,则量取的待测液体积为_____mL。
(3)本实验可选用____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注视_______,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
(4)将以下操作所导致的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在加待测液前锥形瓶用少量水洗涤____。
②到达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____。
③碱式滴定管量取 KOH 溶液时,未进行润洗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