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眉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已知C+CO22CO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  )

    A.都增大 B.都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 2、Li- SOCl2电池是迄今具有最高能量比的电池。该电池中锂为负极,碳棒为正极,无水四氯铝酸锂(LiAlCl4)的SOCl2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4Li+2 SOCl2=4LiCl+SO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SOCl2+4e-=SO2+S+4Cl-

    C.若电解液中含有水,则该电池的效率将大大降低

    D.若负极有14gLi参加反应,则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数约为1.204×1023

     

  • 3、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法匹拉韦、利巴韦林、氯硝柳胺等药物的疗效,连花清瘟胶囊在防治新冠肺炎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四种药物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和Z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B.Y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C.lmol Z中最多可以消耗2mol NaOH

    D.L分子中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3种

  • 4、室温下在0.1 mol·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减小

    C.的值增大

    D.溶液中所含的H+增多

  • 5、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2%的硝酸银溶液中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配得银氨溶液

    B.实验前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有油脂的试管,再用蒸馏水洗涤

    C.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0.10 mol·L-1CH3COONa溶液中滴加0.10 mol·L-1HCl溶液恰好使溶液呈中性:c(Na)>c(CH3COO-)>c(CH3COOH)>c(Cl-)

    B.将Na2CO3和NaHCO3的稀溶液混合恰好至溶液中c(CO)=c(HCO):2c(Na)<3c(CO)+3c(HCO)+3c(H2CO3)

    C.向0.10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恰好呈中性: c(Na)=c(SO)+c(NH3·H2O)

    D.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F溶液混合: c(CH3COOH)+c(HF)=c(OH-)+c(H)

  • 7、图中装置为某实验组设计的Cu-Zn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甲中电子流动方向:Zn→电流表→Cu B.装置乙比装置甲提供的电流更稳定

    C.装置乙盐桥中可用装有琼脂的饱和溶液 D.装置乙中盐桥不可以用铁丝替代

  • 8、对于可逆反应4NH3+5O24NO+6H2O(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4vO2=5vNO

    B.达到平衡状态时,其它条件不变,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速率增大

    C.达到平衡状态后,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若单位时间生成xmolNO的同时,生成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9、图甲和图乙表示的是元素的某种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B. 图甲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C. 图乙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D. 图乙不可能表示同族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

     

  • 10、免水洗消毒液中含有能快速杀死新冠病毒的三氯羟基二苯醚(结构如图)。下列有关三氯羟基二苯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卤代烃

    B.分子式为

    C.不能与氢气反应

    D.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 1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戊烷:

    B.甲酸乙酯:

    C.2,3一二甲基一2一丁烯:

    D.氯仿:

  • 12、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

    B.的混合物1.1g,含有的质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1.12L苯含有键的个数为

    D.1mol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醇的分子数为

  • 13、下列关于 0.2 mol/L 硝酸钾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 202 g

    B.100 m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 0.02 mol

    C.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500 mL 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 0.1 mol/L

    D.1 L 水中溶解 0.2 mol 硝酸钾,即可配得 0.2 mol/L 硝酸钾溶液

  • 14、[18]-轮烯是一种具有“莫比乌斯环”结构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其结构如图,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8

    B.[18]-轮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18]-轮烯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

    D.[18]-轮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燃烧时会产生浓的黑烟

  •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B. Mg-Al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Mg

    C. 无隔膜电解饱和NaCl溶液所得产物之一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NaClO

    D. H2-O2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H2SO4,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

     

  • 16、如图所示的4个试管实验中均产生了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含有的微粒种类不同

    B.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pH大

    C.Ca2+、Al3+均促进了的水解

    D.滴加溶液后,4支试管内溶液的pH都变小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相同

    C.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则氢气燃烧热为241.8kJ/mol

    D.C(s)+H2O(g)=CO(g)+H2(g)       ΔH>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常温下可设计成原电池

  • 18、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 19、能够快速、精确地测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法

    B.红外光谱

    C.核磁共振氢谱法

    D.X射线衍射法

  • 20、已知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10H10O6

    B.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

    D.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二、多选题 (共4题,共 20分)
  • 2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有3种

    B.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

    C.该物质与以1∶1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理论上最多有4种

    D.该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 22、电镀,冶炼等行业会产生大量的硝酸废液,增加水体中的氮污染。某工厂开发了一种电化学降解、降低酸性的设备,原理如图所示,图中M为质子(H+)交换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该电解池阴极反应为2+6H2O+10e-=N2↑+12OH-

    C.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则交换膜左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为16g

    D.若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9.6g,电解池阴极室产生N2448mL(标况下)

  • 23、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aq)H(aq)+CH3COO(aq) ΔΗ>0。25 ℃时,0.1 mol·L1醋酸溶液的Ka==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溶液中c(H)减小

    B.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该温度下,0.01 mol·L1醋酸溶液的Ka<1.75×105

    D.升高温度,c(H)增大,Ka增大

  • 24、晶体的晶胞结构与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晶体中由于哑铃形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则关于晶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晶体的熔点较高、硬度也较大

    B.和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八面体

    C.和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有12个

    D.如图的结构中共含有4个

三、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5、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能了解它的存在形式。已知25℃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H2C2O4

    电离平衡常数

    Ka=1.77×10-4

    Ka=5.0×10-10

    Ka1=4.3×10-7

    Ka2=5.6×10-11

    Ka1=5.0×10-2

    Ka2=5.4×10-5

    (1)NaCN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

    (2)常温下,KHC2O4水解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

    (3)根据以上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可以成立的是______

    A.HCOOH+Na2CO3=NaHCO3+HCOONa

    B.HCOOH+NaHC2O4=HCOONa+H2C2O4

    C.H2C2O4+2NaCN=Na2C2O4+2HCN

    D.NaHCO3+HCN=NaCN+H2O+CO2

    (4)25℃时,pH=3HCOOH溶液与pH=3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______

    (5)25℃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HHCOONa的混合溶液pH<7,则溶液中①H+;②Na+;③HCOO-;④O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______(填序号)

  • 26、8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生命中重要的有机物质。

    1)淀粉在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检验淀粉水解后生成葡萄糖所需的试剂为

    2)最近,在韩国出现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疫人员用84消毒液对地铁进行消毒,这是利用了蛋白质的性质:   (填序号):A两性,B水解,C变性,D盐析。

    3)某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从酯的性质看,油脂A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

    件下均能发生水解,水解的共同产物是   (写结构简式)。

    4)聚丙烯酸钠、涤纶的结构简式如下:

    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类型是

    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  

     

  • 27、一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其中阳离子A以表示阴离子B以表示。

    1)若A和B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则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阳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阴离子数为___ __,阴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阴离子数___   __。

    (3)若与MgO的熔点比较,出现不同的原因是

    (4)已知A的离子半径为r m,则该晶胞的体积是 ___________m3

     

  • 28、1)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某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_____色,则该溶液呈 ______ 性,原因是 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已知在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HS- + H+

    ①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不考虑温度变化),电离平衡向 ______ 移动(填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②向H2S溶液中加入NaHS固体时,电离平衡向______ 移动(填”)pH 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29、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在两极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有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电极符号)。

    (3)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________(填“铜”或“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若丙装置的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8,则丙中的溶液可以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30、I.(1)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2)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分别用p(Ne)、p(H2)、p(O2)表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II.按要求填空:

    (1)还原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可将Cr2O还原为Cr3+,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31、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2)将100 mL 1 mol·L-1 H2SO4加入100 mL含Ba2+ 0.137 g 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滤液中残留的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将沉淀用100 mL纯水或100 mL 0.01 mol·L-1的H2SO4分别洗涤,两种情况下损失的BaSO4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 32、已知:C(s)+O2(g) CO2(g) ΔH=437.3 kJ·mol-1;2CO(g)+ O2(g) 2CO2(g)  ΔH=566.0 kJ·mol-1

    1)一氧化碳的标准燃烧热ΔH为:_________ 

    2)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反应CO2(g) + C(s) 2CO(g) ΔH为:_________________

    4)完全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CO,放出的热量_____多(填CCO

    5)在25℃101kPa时,8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45.15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 (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 所示。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3、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i.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

    ii.查阅资料。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

    iii.提出猜想。

    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s(35℃)>s(25℃)。

    iv.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I、II、III(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S/m

    1

    I:25℃的AgCl饱和溶液

    25

    A1

    2

    II:35℃的AgCl饱和溶液

    35

    A2

    3

    III:45℃的AgCl饱和溶液

    45

    A3

    (1)数据分析、交流讨论。25℃的AgCl饱和溶液中,c(Cl-)___________mol/L。实验结果为。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iii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ii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___

    (2)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S/m

    4

    I

    _____

    B1

    5

    ______

    ______

    B2

    (3)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ii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五、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34、(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①反应CO2(g)+H2(g)CO(g)+H2O(g) ΔH,平衡常数为K,则ΔH=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H2(g)CO(g)+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1,10分钟达到平衡,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mol·L-1,v(CO)为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六、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5、(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0 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__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2)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 N2(g) +2CO2(g),能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______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气体的总质量

    E.2v(CO)=v(N2) F.t min内生成2molN2同时消耗1molCO2

    (3)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NO,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NO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条件

    保持温度为T/

    时间

    0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NO物质的量/mol

    2.0

    1.4

    1.0

    0.70

    0.50

    0.40

    0.40

    N2物质的量/mol

    0

    0.3

    0.50

    0.65

    0.75

    0.80

    0.80

    05min内,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_______,最终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a=_______,该温度T℃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②保持温度T℃不变,向该2L密闭容器中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2mol,则此时反应_______移动(正向逆向”);最终达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g·mol-1

  • 36、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

    I.4NO2(g)+2NaCl(s)2NaNO3(s)+2NO(g) +Cl2(g)   △H1;K1

    II.2NO2(g)+NaCl(s)NaNO3(s)+NOCl(g)   △H2;K2

    Ⅲ. 2NO(g) +Cl2(g)2NOCl(g)   △H3;K3

    (1)△H3=_______(用△H1和△H2表示),K3=_______(用K1和K2表示)。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II、II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反应II、III均达到平衡状态

    b. △H2和△H3不再变化,可以作为反应II和III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c.同等条件下,反应II的速率远远大于反应III,说明反应II的活化能小,△H2<△H3

    d.达平衡后,向反应体系中再通入一定量NOCl(g),NO2(g)和NO(g)的百分含量均减小

    (3)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将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的NO和Cl2以不同的氮氯比进行反应Ⅲ(△H3<0),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氮氯比及不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T1、T2的关系为T1_______ T2(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

    ②图中纵坐标为_______(填化学式)的转化率;图中A、B、C三点对应的NOCl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填“A”、“B”或“C”)。

    ③若在温度为T1、容积为1L的容器中充入0.5molNO、1molCl2、2molNOCl,此时平衡将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80
题数 36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计算题
六、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