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Br2,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Br2(g)⇌2HBr(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进行如下操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正反应速率增大,但H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低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反应物浓度下降,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逆向移动
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和1molBr2,平衡正向移动,但H2最终的转化率与原平衡一样
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盐酸中:c(H+)=4.0 mol·L-1
B.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 Na+ )
C.NaCl溶液中:c( Na+ )= c(Cl-)
D.NaHCO3溶液中:c( Na+)+ c(H+) =c(HCO3-)+c(OH-)+ c(CO32-)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中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B.图甲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C.图乙表相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D.图丙表示20oC时用0.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L的盐酸和醋酸,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4、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中加入少量固体( )
A.NaOH B.NaHCO3 C.Na2CO3 D.Mg
5、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铁门表面喷漆 B.
冰箱保存食物
C. 扇子扇煤炉火 D.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
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7、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能量总和大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B.生成要吸收571.6kJ热量
C.
D.
8、已知:.常温下,向
的
溶液中,逐滴滴加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
随溶液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数值:与
相等
B.常温下,电离常数
的数量级为
C.点溶液中存在:
D.Z点溶液中存在:
9、下列烷烃中,沸点最低的是( )
A.2-甲基丙烷
B.2,2-二甲基丙烷
C.正己烷
D.2-甲基戊烷
10、某同学将稀氨水滴入AgNO3溶液得到银氨溶液,再加入葡萄糖加热获得光亮的银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主要是因为NH3与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B.银氨离子的形成是因为Ag+提供孤电子对与NH3形成配位键
C.银镜的产生是因为葡萄糖分子中的羟基将银氨离子还原
D.图中所示的银晶体中银原子的配位数为8
1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 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
A.②③⑤⑦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④⑦
12、时,在含有
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
),发生反应:
,体系中
和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1-2分钟内,用表示的平均速率是
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后,
增大
13、最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的单质是
A. O2 B. F2 C. N2 D. Cl2
14、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会发生能量的变化,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辐射),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B.霓虹灯光、激光、焰火都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鉴定某些元素
D.原子只有发射光谱
15、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N2和C2H4
B. 体积相等的CO和N2
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H4
16、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描述的物质是 ( )
A. Na2CO3 B. Cu2(OH)2CO3 C. NaCl D. NaHCO3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常温下,的溶液中:
、
、
、
B.加入能放出
的溶液中:
、
、
、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
、
、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
、
、
1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中,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B.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A与C的质量分数相等 D.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19、某种氮化硼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Si的原子半径大于B,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硼化学式为B14N4
B.硼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C.该种氮化硼的熔点和硬度均低于SiC
D.晶胞的边长为cm
20、水解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TiCl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2
B.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C.次氯酸钠常用作消毒剂
D.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
21、某新型锂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C6Lix+Li1-xLaZrTaOLiLaZrTaO+C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放电时,b极为正极,a极发生氧化反应
B.b极反应为xLi++Li1-xLaZrTaO-xe-=LiLaZrTaO
C.当电池工作时,每转移x mol电子,b极减小7x g
D.电池充放电过程,LiLaZrTaO固态电解质均起到传导Li+的作用
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镁条反应:Mg+2H+=Mg2++H2↑
B.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CuO+2H+=Cu2++H2O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CO+2H+=CO2↑+H2O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BaSO4↓
23、磷化硼主要用于光学吸收的研究及用作超硬的无机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原子采取sp3杂化
B.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BP
D.与P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B原子数为2
24、常温下,用盐酸滴定
一元碱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
B.b点:
C.a、b、c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常温下,的电离常数约为
25、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合成原理为: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I.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N2和3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1)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92.4kJ。(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II.该反应 N2(g)+3H2(g)2NH3(g)△H=﹣92.4kJ/mol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曲线图。
(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_____________________,t3_____________________,t4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
A.0~t1 B.t2~t3 C.t3~t4 D.t4~t5
2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AgCl ②铜 ③盐酸 ④干冰 ⑤H2SO4 ⑥Ba(OH)2 固体 ⑦NaHCO3 ⑧稀硝酸 ⑨熔融 FeCl3 ⑩NaHSO4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水溶液中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H3·H2O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有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请写出符合此离子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序号___________。
(4)⑩与⑦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7、合成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为、
,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向体积为的恒容反应器中加入
、
,发生反应
,测得乙醇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 | 1 | 2 | 3 | 4 | 5 |
乙醇物质的量 | 0.2 | 0.36 | 0.43 | 0.52 | 0.52 |
①反应进行到___________(填字母)时,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AB.
C.
D.
②反应进行时,
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指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铁粉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无色酚酞溶液
28、T℃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qD(s) △H<0(m、n、p、q为最简整数比)。A、B、C、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前3min,v(C)=_______。
(2)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B的物质的量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3)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2位)
(4)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对A的转化率无影响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增加一定量的BB.移走一部分D
C.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倍D.升高温度
(5)T℃时,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充入0.3molA、0.4molB、0.3molC、0.5molD,此时v(正)_______(逆)(填“>”、“<”或“=”)。
29、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2 min内,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0、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基态的正一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该离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
(2)利用现代仪器与方法可以测定物质的结构,其中,利用_______法可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_______法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3)如图的NaCl晶胞中,每个周围与之等距离且最近的
有_______个,
的配位数为_______。
(4)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
,原因是_______。
(5)Mn与F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比较两元素的和
可知,气态
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
再失去一个电子更难,原因是_______。
元素 | Mn | Fe | |
电离能 | 717 | 759 | |
1509 | 1561 | ||
3248 | 2957 |
31、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相同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l·L-1·s-1,乙:v(B)=0.12mol·L-1·s-1,丙:v(C)=9.6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2、(1)CO2是温室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CO3或NaHCO3。
①Na2CO3俗称纯碱,因CO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写出CO
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泡沫灭火器中通常装有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请写出这两种溶液混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lmol•L-1CH3COONa溶液,则两份溶液中c(NO)、c(NO
)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填选项)
A.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B.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C.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D.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醋酸钠②硫酸③氯化钠④硫酸氢钠⑤氯化铵⑥碳酸氢钠⑦氢氧化钠,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填选项)
A.②④⑤③①⑥⑦ B.④②⑤③①⑥⑦
C.②④⑤③⑥①⑦ D.⑦⑥①③⑤④②
(4)25℃时,将0.2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则c(CH3COO-)_______c(CH3COOH)(填“>”“<”或“=”)。
(5)25℃时,已知HCN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9×10-10,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4.3×10-7,K2=5.6×10-11,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3、乙酰苯胺()作为一种常用药,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乙酰苯胺可通过苯胺(
)和冰醋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
已知:I.苯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II.可能用到的有关性质如下:
名称 |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g(20℃) | |
水 | 乙醇 | |||
苯胺 | 184 | 3.4 | 任意比混合 | |
冰醋酸 | 16.6 | 118 | 任意比混合 | 任意比混合 |
乙酰苯胺 | 114.3 | 304 | 0.46 | 36.9 |
(温度高溶解度大) |
制备乙酰苯胺的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乙酰苯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①加入的锌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两条)。
②加入的冰醋酸要过量的目的___________。
(3)步骤1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①a处使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填“A”、“B”或“C”),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反应体系的温度控制在100℃~105℃,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判断反应基本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步骤3中洗涤乙酰苯胺粗产品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冰水
B.热水
C.15%的乙醇溶液
D.NaOH溶液
(5)步骤4中重结晶的过程:粗产品溶于沸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少量蒸馏水⃗加入活性炭脱色⃗加热煮沸⃗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4、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 CH3OH(g)。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某温度下在一恒压容器中分别充入2.4 mol CO和2 mol H2,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4 L,且含有0.8 mol CH3OH(g),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7 mol CO气体,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35、利用“杯酚”从C60和C70的混合物中纯化C60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杯酚”(图b)分子内官能团之间通过_______(填“共价键”“配位键”或“氢键”)形成“杯底”。
(2) (对叔丁基苯酚)与HCH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杯酚”和一种无机物。
①该无机物是_______。
②关于对叔丁基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D.1mol对叔丁基苯酚最多能与1molBr2反应。
(3)“杯酚”(图a)分离C60和C70的过程如图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C60和和C70互为同素异形体
B.C60熔点低于金刚石
C.图a反映了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的特性
D.图a利用了C60不溶于甲苯,C70易溶于CHCl3的性质
(4)C60不溶于氯仿(化学式为CHCl3),“杯酚”溶于氯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C60的晶胞结构如下所示:
①一个C60晶胞中含_______个C60分子。
②每个C60分子周围最多可以有_______个紧邻的C60分子。
36、硫酸镍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以粗硫酸镍(含、
、
、
等)为原料,经如图1一系列除杂过程模拟精制硫酸镍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答两点)
(2)写出“硫化除铜”过程生成含铜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氧化除杂”时加入主要作用是_______。
(4)已知时,
;
。则“氟化除杂”过后滤液3中
_______。
(5)“萃取”时使用萃取剂R在硫酸盐中对某些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溶液的关系如图2,则实验时需控制的
适宜范围是_______(填字母)。
A.1~2
B.3~4
C.4~5
D.5~6
(6)利用精制的硫酸镍用如图装置可实现在铜片上镀镍。
铜片在乙装置的_______处(填“c”或“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