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烧0.1 mol某有机物得0.2 molC02和0.3 molH20,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B. 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原子数目之比为1:3
C. 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双键
D. 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2、下列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A.1-丁烯
B.2-丁烯
C.2-甲基-2-丁烯
D.2,3-二甲基-2-丁烯
3、能将乙醇、己烯、己烷、乙酸、乙醛溶液、苯酚溶液6种物质鉴别开来的试剂组是
A. 金属钠、氯化铁溶液、烧碱溶液 B. 新制Cu(OH)2悬浊液、紫色石蕊试剂
C. 溴水、紫色石蕊试剂 D. 溴水、新制Cu(OH)2悬浊液
4、7.5mL由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变为4.5mL,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H2体积之比有四种情况,①1:2②2:3③1:3④1:4,其中可能正确的组合是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① ③
5、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测定胆矾晶体 (CuSO4•nH2O )里结晶水的n值时,出现三种情况:①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②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③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后,冷却时未放入干燥器中.其中能使实验结果n值偏低的是 (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①②③
6、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A.西瓜是酸性食物
B.牛肉是碱性食物
C.大米、面粉是碱性食物
D.鸡蛋是酸性食物
7、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加聚反应⑤取代反应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8、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能使溴水褪色
B.甲醛含量为35%~40%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可用于食品防腐保鲜
C.“墨子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生产光纤的原料为晶体硅
D.“鲲龙”水陆两栖飞机的燃料——“航空煤油”由烃类化合物组成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A.:2,2—二甲基
乙基戊烷
B.: 1,2,4—三甲苯
C.:2,4,4-三甲基—1—戊烯
D.:1,3—二溴丙烷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叫第一电离能
B.电负性大于1.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s能级电子云轮廓呈球形,s电子在球形内绕核运动
D.节日燃放的焰火与电子跃迁有关
11、中药连翘酚(C15H18O7)具有抗菌作用。连翘酚属于
A.酸 B.氧化物 C.碱 D.有机化合物
12、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了取代反应
B.异戊二烯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1,3-二丁烯
C.1mol对二甲苯可以与3 mol H2加成,其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2种
D.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
13、下列8种有机物
①CH2=CH2;②;③
;④CH3CH2Cl;⑤CCl4;⑥CH≡CH;⑦
;⑧CH3CH2OH.根据官能团的不同,有机物可分为
A.4类
B.5类
C.6类
D.7类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的转化率增大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 c+d
15、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中用的液氧(O2)的摩尔质量是
A.16
B.32
C.16g/mol
D.32g/mol
16、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 B.氧化性 C.酸性 D.漂白性
17、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的制备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B.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光谱仪摄取某元素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发射光谱,从而进行元素鉴定
B.夜空中的激光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C.若基态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p
,则违反洪特规则
D.若某基态原子有n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则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n
19、下列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0、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 mol AB时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时放出a kJ能量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用pH计测得溶济的pH=5.2,则该温度下,草酸的
B.常温下,同浓度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出的
C.常温下,将pH=9的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的pH大于9
D.100mLpH=2的新制氯水中,
22、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解离出氯原子,氯原子破坏臭氧层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氯自由基是臭氧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
B.反应a的活化能低于反应b的活化能
C.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D.臭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3、25℃时,某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1mol/L ,lgc(CH3COOH)、lgc(CH3COO-)、lgc(H+)和lgc(OH-)随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Ka为CH3COOH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时,c(CH3COO-)=c(CH3COOH)
B.该体系中,
C.N点时,pH=lgKa
D.pH由7到14的变化过程中, CH3COO-的水解程度始终增大
24、向含FeCl3、FeCl2、AlCl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稍过量的盐酸,溶液中下列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的是( )
A. Na+ B. Al3+ C. Fe3+ D. Fe2+
25、完成下列填空
(1)常温下,已知一元酸HA溶液中
,则
溶液的pH=________;当
溶液与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________性,该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关系为________。
(2)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________。该温度下(t℃),将
的
溶液与
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_____。
(3)已知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物质 | HClO | |||
电离平衡常数 | ||||
| — |
A.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NaClO溶液和溶液的碱性,前者更强
B.溶液中通入少量
:
C.溶液中通入少量
: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和
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4)联氨(又称联肼,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已知:
的
;
)。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6、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 CH3COOH | H2SO3 | HClO | H2CO3 | H2C2O4 |
电离平衡常数 | K1=1.8×10-5 | K1=1.2×10-2 K2=6.6×10-8 | K=3.0×10-8 | K1=4.4×10-7 K2=4.7×10-11 | K1=5.4×10-2 K2=5.4×10-5 |
(1)NaHC2O4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滴定曲线如图,c点所示溶液中:2c(-)+2c(
)+2c(H2C2O4)=c(Na+)
①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a点所示溶液中,c(Na+)、c(H+)、c(OH-)、c(HC2O4-)、c(C2O42-)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Na2CO3溶液吸收少量SO2:2+SO2+H2O=
+2
B.漂白液生效的原理:ClO-+CO2+H2O=HClO+
C.次氯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ClO-+SO2+H2O=HClO+
(4)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将此温度下pH=1的H2SO4溶液aL与pH=11的NaOH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2,则a:b=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将SO2通入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硅元素最外层有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有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写出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2)的空间构型和
相同,写出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用图示表示。
①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元素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同期元素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还原性最弱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5)写出两种W的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比较两种酸的酸性强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1)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
(2)若该烃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其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_。
(3)若(2)中所述的3中结构的有机物的混合物与足量H2反应,则所得产物共有____种。
(4)若(2)中所述3种结构的有机物的混合物与足量HBr反应,则所得产物共有_____种。
29、某烃类物质标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6,0.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0.8克,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2克,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对其分别进行命名___。
3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一种以FeSO4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黄(FeOOH)的路线如下:
①“沉铁”时有FeCO3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一种以NO、O2和熔融KNO3制成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1、在2L的密闭容器中有如图所示的反应,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的反应物是_______,Ⅱ的生成物是_______。
(2)在图Ⅱ中,以0~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前10s中A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
(3)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_______,Ⅱ_______。
32、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pZ(g)+qQ(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 X | Y | Z | Q |
起始/mol | 0.7 |
| 1 |
|
2min末/mol | 0.8 | 2.7 | 0.8 | 2.7 |
3min末/mol |
|
| 0.8 |
|
已知:2min内,ν(Q)=0.075mol·L-1·min-1,ν(Z)∶ν(Y)=1∶2。
(1)方程式中m=______,n=______,p=______,q=______。
(2)2.5min内,Q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对于该反应,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增大容器体积 B.移走部分Q C.通入大量X D.升高温度
(4)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_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33、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
(2)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
34、20℃时,将16.00g NaOH溶于24.0g H2O中,得到密度为1.43g/cm3的烧碱溶液。试计算:
(1)此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2)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35、完成下列问题
(1)在80℃时,将0.40mol的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达平衡后:
①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②要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2)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
温度/℃ | 1000 | 1150 | 1300 |
平衡常数 | 64.0 | 50.7 | 42.9 |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0(填“>”、“<”或“=”)。
②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CO、
各1.0mol,此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填“>”、“<”或“=”);若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则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Fe的量 b.移出部分 c.提高反应温度 d.减小容器的容积 e.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36、荧光材料硫化锌(ZnS)的研究至今已有 150 多年的历史,可用于制白色颜料、发光粉、发光油漆等,其久置于湿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Zn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Zn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nSO4 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S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SO4 溶于氨水可生成[Zn(NH3)4]SO4 溶液,[Zn(NH3)4]SO4 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范德华力
(4)根据下列锌卤化物的熔点和溶解性,判断 ZnF2 晶体的类型为______;分析 ZnCl2、ZnBr2、ZnI2 熔点依次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ZnF2 | ZnCl2 | ZnBr2 | ZnI2 |
熔点/℃ | 872 | 275 | 394 | 446 |
在乙醇、乙醚中的溶解性 | 不溶 | 溶解 | 溶解 | 溶解 |
(5) 立方 ZnS 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
S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 Zn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nS晶胞中的晶胞参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m(列出计算式)。[ M(ZnS)=97 g/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