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 用电解法精炼精铜时粗铜作阴极
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2、下列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金属是指铁、铬、锰以外的金属
B.用钠置换四氯化钛溶液中的钛,来制取钛
C.把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可制得Fe(OH)3胶体
D.用无水硫酸铜除去酒精中的水
3、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的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若断开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462.8kJ,则断开1mol
键须
A.吸收497.3kJ能量
B.放出497.3kJ能量
C.放出428.3kJ能量
D.吸收428.3kJ能量
4、下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①乙醚的沸点②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③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④水分子在高温下很稳定⑤氢化镁的晶格能高⑥DNA的双螺旋结构⑦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高
A. ④⑥② B. ①④⑤ C. ②⑤⑥ D. ③⑤⑦
5、下列各对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CH2与
B.
C.CH3COOCH3与CH3CH2COOCH3
D.CH3CH2Cl与CH3CHCl—CH2Cl
6、下列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乙醚
B.乙醇
C.乙醛
D.乙酸乙酯
7、已知-C3H7有 2 种结构、-C4H9有4种结构、-C5H11有 8 种结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5H10O 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
B.C4H10O 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2 种
C.C4H8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2 种
D.C5H11Cl 属于氯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8 种
8、在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8 mol/L,在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s),则此段时间是( )
A.2 s B.3.2 s C.4.8 s D.5.6 s
9、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 B | C | D |
锂离子电池 | 硅太阳能电池 | 电饭煲 | 风力发电器 |
A.A
B.B
C.C
D.D
10、已知反应Na2S2O3+H2SO4 = S↓+SO2↑+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最快的是
组号 | 反应温度 (℃) | 参加反应的物质 | 水体积(mL) | |||
Na2S2O3 | H2SO4 | |||||
体积(mL) | 浓度(mol·L-1) | 体积(mL) | 浓度(mol·L-1) | |||
A | 10 | 5 | 0.1 | 10 | 0.1 | 5 |
B | 10 | 5 | 0.1 | 5 | 0.1 | 10 |
C | 30 | 5 | 0.1 | 5 | 0.1 | 10 |
D | 30 | 5 | 0.2 | 5 | 0.2 | 10 |
A. A B. B C. C D. D
11、氯化铵晶体溶于重水(D2O)中,溶液呈现酸性,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NH水解生成NH3·H2O和HD2O+
B.NH水解生成NH3·DHO和HD2O+
C.NH水解生成NH3·D2O和HD2O+
D.NH水解生成NH3·DHO和D3O+
12、下列有关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C.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B.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C.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D.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14、有机物分子CH3‒CH=CH‒Cl能发生的反应有 (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⑥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⑦聚合反应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B.只有⑦不能发生
C.只有⑥不能发生 D.只有②不能发生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某无色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
B.
、
、
、
C.、
、
、
D.、
、
、
、
16、有关抽滤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滤液快达到支管口时,应先拔掉橡皮管,再从支管倒出滤液
B. 在吸滤瓶和抽气泵之间应连接一个安全瓶,吸滤瓶应与安全瓶的长导管相连接
C. 抽滤时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否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D. 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
17、在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3B(g)⇌4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 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
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 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1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
B.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C.羟基的电子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19、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S |
电离常数(25℃) | 1.8×10-5 | 4.9×10-10 | K1=1.3×10-7 K2=7.l×10-15 |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2S)>pH(NaCN)
B. CH3COONa溶液中,其水解平衡常数K=Kw×10-5/l.8
C. NaHS 和 Na2S混合溶液中,存在c(Na+)+c(H+)=c(OH-)+c(HS-)+2c(S2-)
D. 某浓度NaCN的水溶液pH=d,则其中c(OH-)=10-dmol·L-1
20、HCHO与[Zn(CN)4]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4HCHO+[Zn(CN)4]2-+4H++4H2O=[Zn(H2O)4]2++4HOCH2C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HCHO发生了加成反应
B.HCHO和H2O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不同
C.CN-和H2O与Zn2+的配位能力:CN->H2O
D.Zn2+与CN-生成的配离子[Zn(CN)4]2-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1∶1
21、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为,实验内容及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溶液紫色褪去所需时间/ min | |||
0.6 mol·L-1H2C2O4溶液 | H2O | 3 mol·L-1H2SO4溶液 | 0.05 mol·L-1 KMnO4溶液 | ||
1 | 3.0 | 2.0 | 2.0 | 3.0 | 1.5 |
2 | 2.0 | a | 2.0 | 3.0 | 2.7 |
3 | 1.0 | 4.0 | 2.0 | b | 3.9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3.0
B.b=5.0
C.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实验1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22、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
pH | 11 | 11 | 3 | 3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 | 盐酸 |
A.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
C.等体积的③、④两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③=④
D.VaL④与Vb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a∶Vb=11∶9
23、根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三周期某元素的前5个电子的电离能如图1所示,该元素是Mg
B.铝镁合金是优质储钠材料,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其晶胞如图2所示。1个铝原子周围有12个镁原子最近且等距离
C.某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3所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D.图4所示是[Zn(NH3)6]2+的部分结构,其中H-N-H键的键角比NH3的键角大,与NH3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在该配离子中转化为成键电子对有关
2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
B.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c(CH3COO-)>c(H+)>c(OH-)
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H-)+c(HCO3-)+c(CO32-)
D.向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pH=7:c(Cl-)=c(CH3COOH)
2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_________。
(3)A、C是气体,而且m+n=p,减小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
26、乙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1)乙炔的电子式为_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现有如下几种结构的分子式均满足:
A. B.
C.
D.
其中只有A是平面构型,其余均为立体构型。关于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C的二氯代物只有3种
B.C是立方烷的同系物
C.B属于二烯烃
D.A、B、C、D常温下均为气体
(3)聚乙炔是新型导电高分子,写出聚乙炔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关于聚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聚乙炔塑料容易老化
B.1摩尔聚乙炔能与1摩尔发生加成反应
C.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等质量的聚乙炔与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27、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中OH-移向________极(填“C2H5OH”或“O2”),通入C2H5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并写出此电极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
(3)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NaCl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当乙池中B(Ag)极质量增加5.4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mL(标准状况下),乙池的pH是______ (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
2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判断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磷的含氧酸有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次磷酸(H3PO2)等多种,它们在工业上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亚磷酸(H3PO3)是一种二元弱酸,写出H3PO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某温度下,0.1 mol H3PO3溶液的pH为3.3,该温度下,H3PO3的一级电离常数_______。(已知:lg 2 = 0.3,lg 3 = 0.5,lg 5 = 0.7,H3PO3的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
(2)实验小组用NaOH溶液处理含H3PO3的废水,当溶液中c(Na+)=c(H2PO)+2c(HPO
)时,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3)已知:常温下,磷酸(H3PO4)的Ka1=7.11×10-3、Ka2=6.23×10-8、Ka3=4.5×10-13,则常温下,Na2HPO4溶液中、
和
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某浓度的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其pH与溶液中H3PO4、、
和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δ(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与整个物种浓度之和的比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已知:常温下,Ksp(FePO4)=1.3×10-22、Ksp(AlPO4)=5.2×10-19.常温下,向含Fe3+、A1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3PO4溶液,当FePO4、AlPO4同时生成时,溶液中c(Fe3+):c(Al3+)=_______。
30、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s)+6C(s)+2N2(g)Si3N4(s)+6CO(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2)若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混合气体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反应热△H________0(填“>”“<”“=”);
(3)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31、某芳香烃A的质谱图如图所示: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A的名称为_______。
(2)A的一氯代物共有_______种。
(3)A中最多有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4)已知9.2 g 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_______g和_______g。
(5)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个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
32、盐酸或硫酸和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NaOH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NaOH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则x=______
(3)若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1;现有:①稀H2SO4与Ba(OH)2(aq) ②浓H2SO4与Ba(OH)2(aq) ③稀HNO3与Ba(OH)2(aq)反应生成1 mol H2O(l)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三者由小到大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药物染料等工业。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制备并分离提纯乙酸乙酯,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已知:①乙醇能与氯化钙形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查阅资料得到下列数据:
物质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乙醚 |
沸点/℃ | 78.0 | 118.0 | 77.5 | 34.6 |
密度/(g·cm-3) | 0.8 | 1.1 | 0.9 | 0.7 |
水溶性 | 互溶 | 可溶 | 微溶 | 微溶 |
(1)为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需要在试管a中加入碎瓷片。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填写字母)。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2)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3)有关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写字母)。
a.溶解乙醇 b.吸收乙酸 c.增大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产品纯化。从试管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首先向乙酸乙酯中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____(填名称);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最后进行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试管a中试剂 | 试管b中试剂 | 有机层的厚度/cm |
A | 2mL乙醇、1mL乙酸、3mLl8mol·L-1浓硫酸 | 饱和Na2CO3 | 3.0 |
B | 2mL乙醇、1mL乙酸 | 0.1 | |
C | 2mL乙醇、1mL乙酸、3mL2mol·L-1H2SO4 | 0.6 | |
D |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 0.6 |
(5)对照实验C与实验D,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mL和____mol·L-1。根据实验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6)另一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此装置和图1装置相比,其中一个优点是____。
34、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5、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遇水易剧烈水解,产生白雾,是剧烈窒息性毒气。
(1)写出光气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键和
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 COCl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异硫氰酸(H-N=C=S)比硫氰酸(H-S-C≡N)的沸点高,原因的是___________,光气中O-C-Cl的键角___________(填“>”“<”或“=”)硫氰酸中H-S-C的键角。
(4)二硒键和二硫键是重要的光响应动态共价键,其光响应原理可用图表示。已知光的波长与键能成反比,则图中实现两种光响应的波长:___________(填“>”“<”或“=”)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6、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请结合具体情境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下图装置。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2)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如下:,
是_______极,写出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给铅蓄电池充电时,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池的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
(3)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a极是阳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b极反应是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4)该小组同学利用自制燃料电池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法自制“84”消毒液,装置如图:
①a为电池的_______极,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燃料电池每消耗,理论上可制得
_______
。
(5)全球一半左右的碘是以智利硝石提取硝酸钠后的母液为原料,加入亚硫酸氢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相关反应如下: __________
____
___
___
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③过滤反应析出的碘沉淀得到粗碘,再用升华法即可得到99%左右的碘产品,碘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单质碘升华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