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s)+3B(g)2C(g),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B的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后冷却,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少量碘水未变蓝 | 淀粉已完全水解 |
B | 向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的 |
|
C | 向溴乙烷中加入足量NaOH的乙醇溶液并加热,逸出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 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D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水流,水流方向发生改变 |
|
A.A
B.B
C.C
D.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B. 金属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C.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
D. 同种弱电解质溶液,增大物质的量浓度导电能力不一定增强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FeCl2的溶液中:NO、H+、K+、Ca2+
B.中性溶液中:Fe3+、NH、SO
、CO
C.澄清透明溶液中:Cu2+、SO、Cl-、Mg2+
D.=10-13 mol·L-1的溶液中:AlO
、Na+、OH-、S2-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其热量变化是 ( )
A. 吸收44kJ B. 放出 44kJ
C. 放出2.44kJ D. 吸收2.44kJ
6、下列各组烃的混和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它们按什么比例混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
A.C2H2、C2H4 B.C2H4、C3H6 C.C3H8、C3H6 D.C6H6、C2H6
7、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若取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足量的
、
溶液、
溶液充分反应,理论上消耗
、
、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
B.3∶2∶2
C.6∶4∶5
D.3∶2∶3
8、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氧化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酰胺基、羧基和氨基
D.1molM最多可与1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9、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 = 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
B.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则H2燃烧热为241.8kJ/mol
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 △H<0
D.已知:2SO2(g)+O2(g)2SO3(g) △H=-98.3kJ/mol。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kJ的热量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④溶液显碱性,所以
是酸式盐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结论均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乙醇与浓 | 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
B | 测定乙烯与溴水反应前后,溶液的pH,发现变小 |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
C | 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 | 溶液碱性不够,未发生水解 |
D | 向20%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没有出现银镜 | 淀粉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
A.A
B.B
C.C
D.D
13、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CH3COOH+OH-CH3COO-+H2O
B.S2-+2H2OH2S+2OH-
C.CH3COOH+H2OCH3COO-+H3O+
D.NH4++H2ONH3•H2O+H+
14、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ol-1
②C(金刚石,s)+O2(g)=CO2(g) ΔH=-395.4 kJ·mol-1
③C(石墨,s) = 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的过程 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放热过程
C.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 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5、扑热息痛是一种优良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为,则有关它的性质错误的是
A. 1mol扑热息痛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消耗2molNaOH
B.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 遇三氯化铁溶液呈现紫色
16、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一种新型漂白剂的结构如题图所示。其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两倍,基态时Z原子
层上的电子总数是
原子轨道上电子数的两倍,Y与Z位于不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第一电离能:
C.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的弱
D.晶胞中与每个分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数为8
17、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与
均属于醇
C. 与
均属于芳香烃
D.与
互为同系物
18、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③CH3OH(l)+O2(g)=CO(g)+2H2O(g) ΔH1=-443.64kJ/mol
④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
B.反应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1
C.甲醇的燃烧热726.64 kJ·mol-1
D.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mol·L-1KNO3溶液:H+、Fe2+、SCN-、SO42-
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K+、Ba2+、NO3-、Cl-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SO42-
D.c(Fe3+)=1.0mol·L-1的溶液:Na+、CO32-、S2-、SO42-
20、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工业上由Al2O3制备无水氯化铝的反应为:2Al2O3(s)+6Cl2(g)4AlCl3(g)+3O2(g)△H>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可能加快
B.加入碳粉,平衡向右移动,原因是碳与O2反应,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且放出热量
C.电解熔融的Al2O3和AlCl3溶液均能得到单质铝
D.将AlCl3•6H2O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也可制得无水氯化铝
21、常温下,向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含a mol NaOH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的pH=7[不考虑Cu(OH)2溶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溶液中2c(Na+)=c()
B.mol>沉淀的物质的量>0
C.沉淀的质量一定为49a g
D.溶液中n()=
mol
22、在一定条件下,取一定量的A和B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s)mM(g)+nN(g) △H=QkJ·mol-1,达到平衡时,M的浓度与温度和容器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a>m+n
B.达到平衡后,增大B的量将会提高A的转化率
C.E点的平衡常数小于F点的平衡常数
D.Q>0
23、化合物F是合成环酯类抗生素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结构简式为
B.C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C.E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步骤①③的目的是保护A中的某官能团
24、常温下,下列关于pH=3的HF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由H2O电离出的c(H+)=1.0×10-3 mol·L-1
B.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C.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H+)>c(F-)>c(OH-)
D.滴加NaOH溶液至c(F-)=c(Na+)时,溶液pH=7
2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S:Ka1=1.3×10-7 Ka2=7.1×10-15;H2CO3:Ka1=4.3×10-7 Ka2=5.6×10-11;CH3COOH:Ka=1.8×10-5;NH3·H2O:Kb=1.8×10-5
①常温下,0.1mol·L-1Na2S溶液和0.1mol·L-1Na2CO3溶液,碱性更强的是___,其原因是___。
②25℃时,CH3COONH4溶液显___性。NaHCO3溶液的pH___(填“大于”或“小于”)CH3COONa溶液的pH。
③NH4HCO3溶液显___性,原因是___。
(2)25℃时,H2SO3HSO
+H+的电离常数Ka=1.0×10-2,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常数Kh=___;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将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H2O
HSO
+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__(填字母,下同)。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H2SO4溶液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氯水后红色褪去
26、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化学键 | 键能 | 化学键 | 键能 | 化学键 | 键能 |
C-F | 427 | C-Cl | 330 | C-I | 218 |
H-H | 436 | S=S | 255 | H-S | 339 |
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C-Br键能<______(填写数值和单位)。
(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 kJ·mol-1;则Q=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O2(g)═O2+(g)+e-△H1=+1175.7kJ·mol-1
PtF6(g)+e-═PtF6-(g)△H2=-771.1kJ·mol-1
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
则反应O2(g)+_______(g)=O2+(g)+PtF6-(s)△H=_______kJ·mol-1。
27、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H1<0(I)
2NO(g)+Cl2(g)⇌2ClNO(g) K2 △H2<0(II)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3 △H3
K3 = (用K1、K2表示)(K1、K2、K3均为平衡常数)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0.2mol的NO和0.1mol的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 V(ClNO)= 7.5×10—3mol/(L•min),则平衡后 n(Cl2)= mol,NO的转化率a1= 。 其他条件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a2 a1(填“>”、“<”或“=”), 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 2NO2 + 2 NaOH = NaNO3 + NaNO2 + 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 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 1L溶液A,溶液B 为 0.1mol/L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 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 HNO2的电离常数为 Ka= 7.1×10—4mol/L,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Ka= 1.7×10—5 mol/L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28、按要求填空:
(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官能团名称)
(2)有机物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
(3)下图是某一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4)苯的同系物中,有的侧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被氧化,生成芳香酸,反应如下:
(
、
表示烷基或氢原子)
现有苯的同系物甲和乙,分子式都是。甲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芳香酸,甲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9、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 ΔH,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已知K300 ℃<K350 ℃,则ΔH______0(填“>”或“<”)。
(2)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加入C、D各4/3 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该加入B_______mol。
30、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I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工业上完成MgCl2→Mg常用的冶炼方法___________。
31、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X |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 |
Y | Y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
Z | 最外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 |
W | 前四周期基态原子中,W元素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
(1)元素X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态Z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_________,该电子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________
(4)元素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族。
32、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②H2、D2、T2;③12C和14C;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⑤乙烷和丁烷;⑥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
33、某废水中的铬元素以和
的形式存在,其总铬含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100 mL废水,加热浓缩成20 mL溶液,然后加入NaOH溶液将转化为
;
步骤二:加入稍过量的,使
在碱性条件下转化成
;
步骤三:加入硫酸酸化并煮沸后,加入足量的碘化钾将六价铬还原为,同时生成单质
。
步骤四: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01
滴定,滴定过程中消耗
溶液30.00 mL。
已知:,请回答:
(1)“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三”中加硫酸酸化时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3)在测定过程中,选出正确的滴定操作并排序:检查是否漏水→蒸馏水洗涤→标准液润洗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达滴定终点,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a.轻轻转动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b.调整管中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
c.调整管中液面,用胶头滴管滴加标准液恰好到“0”刻度
d.锥形瓶放于滴定管下,边摇边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e.装入溶液至“0”刻度以上2~3 mL,固定好滴定管
f.锥形瓶放于滴定管下,边摇边滴定,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g.将滴定管尖向上弯曲,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至无气泡
(4)该废水中铬元素的质量浓度为___________。
(5)若“步骤三”中省略加热煮沸操作会导致废水中铬元素含量的测量结果偏高。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4、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的Δ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___。
(2)图中△H=__________kJ·mol-1。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1 mol SO3(g)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kJ。
35、单质硼、硼酸(H3BO3)、硼砂(Na2B4O7·10H2O)中阴离子()的结构或结构单元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某晶体硼的部分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由20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则构成此结构单元的B原子数为_______,图中标记1、2、3的3个B原子形成的夹角为_______。
(2)已知 H3BO3与NaOH溶液反应时,当NaOH过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H3BO3过量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H3BO3是_______元弱酸,硼酸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
(3)中得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结构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36、用铅蓄电池连接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Cu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用铅蓄电池给另一个铅蓄电池充电时,应将该铅蓄电池的正极与另一个铅蓄电池的___极相连接。
(3)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O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若电解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池溶液中加入1molCu2(OH)2CO3,可以使该溶液恢复至原来的浓度和体积,则在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5)已知PbSO4的Ksp=3×10‒7(25℃),将0.1mol/L的CuSO4溶液与0.05mol/L的Pb(NO3)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c(Pb2+)=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