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乙酸>水>乙醇
C.甲醛和甲酸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乙醇水溶液呈中性,而苯酚水溶液呈弱酸性
2、下图为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的能量变化量为E1与E2的差值
C.该反应的ΔH<0
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sp只与温度有关
B. 两种难溶电解质,K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
C. 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D. 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4、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A.先加酸性KMnO4溶液,再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再加酸性KMnO4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溴水
D.先加入足量新制的Cu(OH)2,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3,4,5-三甲基己烷 B. 2,3-二甲基-3-乙基-4-戊烯
C. 1,8-二硝基萘 D. 3-甲基-5-乙基-1-己炔
6、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 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通氧气,B处通乙醇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若用这种电池作电源保护金属铁,则a电极连接石墨,b连接铁
7、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将A与D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电流从A流向D,无明显变化,若将B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醋酸中加水,导电性一定减弱
B.压缩和
的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
C.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D.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9、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8O2,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3种
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
C.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碳酸盐的是
A.K2CO3
B.K2SO4
C.KCl
D.KNO3
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常温常压下,32gN2H4分子中含原子数为6NA
C.0.1molNO与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0.2NA
D.0.1mol/LNH4NO3含有数目为0.1NA
12、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A(g) 2B(g)+C(g),若A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时间可能是( )
A.18s B.12s C.30s D.10s
1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依次为6、7、1、3。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
B. a和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 四种元素离子半径:c>d>a>b
D. c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是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1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10-2mol/L的是
A.0.2 mol/L H2SO4 B.pH=12的NaOH溶液
C.pH=2的盐酸 D.0.01mol/L氨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
和
两种结构
B.分子式为C5H8
C.在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中,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有4种
D.异戊烷有9种二氯代物
16、已知氰离子和
的结构:氰离子:
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N为负价
B.中的N原子和C原子上各有1个孤电子对
C.中N原子和C原子之间形成2个
键和1个
键
D.分子中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17、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
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
,
。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¹的
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丙
B.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mL
C.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s内不恢复原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炔和乙烷
B.氯乙烯和乙醇
C.甲苯和甲醛
D.苯酚和乙酸
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 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 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 23g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20、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 、Na+ 、HSO3-、Cl- B.Na+、Ba2+、 NO3- 、Cl-
C.K+ 、S2-、Cl- 、CO32- D.K+ 、NH4+ 、Cl- 、SO42-
2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从某地颗粒采集器中获得雾霾颗粒样品,然后用蒸馏水浸取。在探究雾霾颗粒可溶性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向浸取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Cl-
B.向浸取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SO42-
C.向浸取液中加入Cu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雾霾中可能含有NO3-[源
D.向浸取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附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NH4+
22、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通入CO2,溶液pH增大
C.加入NaOH固体,c(HCO3-)/c(CO32-)减小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2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 Y(g)2Z(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 /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4.0×10-3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 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2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s)+dD(g) ΔH<0,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气体A的浓度是原来的0.48倍,则a+b<c+d
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气体A、B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气体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若a+b=d,则对于体积不变的容器,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n mol 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n)mol,则a+b=c+d
25、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1)火箭升空时,由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性质最可能的是( )
A.在高温下不熔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
C.在常温下就分解为气体 D.该涂料不可能发生分解
(2)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N2O4(g) ΔH=+8.7 kJ·mol-1,
N2H4(l)+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1,
则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的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kJ。
26、氮及其化合物在化肥、医药、材料和国防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N2的电子式为_______。
(2)自上个世纪德国建立了第一套合成氨装置,合成氨工业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作出了极大贡献。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程式_______。
(3)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
为电极反应物,以
为电解质溶液制造出一种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实现氮固定的新型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①a电极是该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者负极);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②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浓度将不断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假设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体积不变,当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改变
时,理论上电池能为外电路提供___mol电子。
27、若向25m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a____12.5mL(填“>”,“<”或“=”),若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且恰好呈中性
(3)在D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现有下列高聚物A.聚乙烯,B.天然橡胶树脂,C.硫化橡胶,D.用于制备电木的酚醛树脂,E.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属于线型结构的是________,属于体型结构的是________,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是________,加热能熔融的是________,用于制备轮胎的是________,用于制备车窗玻璃的是________,用于制备插座、电器把手的是________。
29、NH3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生产尿素(结构简式为:)等化学肥料,也可以用来制备一些配位化合物。
(1)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工业合成氨生产中常用铁触媒作催化剂。请写出Fe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
(2)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反应:,则CO(NH2)2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与该物质中的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写出将过量氨水缓慢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0、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下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容积一定,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混合气体的平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 H—H键,同时生成2 mol H—O键
D.混合气体中c (CO2) : c (H2) =" 1" : 3
(3)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___mol·L-1·min-1, CO2和H2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__:
(5)下列措施中能使(4)题中n(CH3OH)/n(CO2)增大的 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E.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6)若在另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保持压强不变,并使初始体积与题中容器体积相等,且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容器中的CO2的体积百分数________(4)题中的CO2的体积百分数。(“>”或“<”或“=”,下同)
31、和CO均是有害气体,可在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图1)及物质变化过程(图2)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_______。
(2)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是_______。
(3)若没有参与该转化过程,则
_______,
_______。(填“不变”“变大”“变小”)。
(4)、
、
、
四者的数值关系式是_______。
32、Fe、Co、Ni均为第Ⅷ族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Fe原子中,电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_______。
(2)在空气中FeO稳定性小于,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铁氰化钾溶液是检验
常用的试剂。lmol
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4)的一种配离子
中,
的配位数是_______。配体
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CoO的熔点是1935℃,CoS的熔点是1135℃,试分析CoO的熔点较高的原因_______。
33、硼氢化钠(NaBH4)通常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在有机合成中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制备硼氢化钠的流程如图:
步骤Ⅰ:硼酸三甲酯[B(OCH3)3]的制备。将硼酸(H3BO3)和适量甲醇加入圆底烧瓶中,然后缓慢地加入浓硫酸,振荡,在烧瓶上加装分馏柱a,用电炉经水浴锅加热,回流2小时,收集硼酸三甲酯与甲醇共沸液。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下同)。已知:硼酸三甲酯能与水或水蒸气反应。
(1)直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_______(填“b”或“c”)接口进入。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3)图中圆底烧瓶中主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U形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步骤Ⅱ:NaBH4的制备。在240℃条件下,硼酸三甲酯[B(OCH3)3]与NaH反应制取NaBH4,同时生成CH3ONa。
步骤Ⅲ:分离提纯NaBH4。已知:NaBH4可溶于异丙胺(熔点:-101℃,沸点:33℃),甲醇钠(沸点:450℃)不溶于异丙胺。萃取时可采用索氏提取法,其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步骤Ⅱ的产物放入滤纸套筒1中,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连续萃取。
(5)当萃取完全后,硼氢化钠在_______(填“圆底烧瓶”或“索氏提取器”)中。
(6)分离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7)某同学欲通过硼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来测定硼氢化钠产品的纯度(杂质与水不反应)。已知硼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BH4+2H2O=NaBO2+4H2↑。该同学称取0.7 g样品,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1.4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样品中硼氢化钠的纯度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若准确称取0.54g某有机物样品(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经充分燃烧后,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0.54g、1.76g.(写出计算过程)
(1)求该有机物的实验式。
(2)已知其蒸气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27倍,求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35、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迫切需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3和NO都是有毒气体,但在催化剂条件下,它们可通过反应得到对环境无害的N2和H2O:4NH3(g)+6NO(g)5N2(g)+6H2O(g) ΔH。
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共价键 | ||||
键能/kJ/mol | 946 | 391 | 607 | 464 |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上述反应中ΔH=_______kJ/mol。
(2)CO2会带来温室效应。目前,工业上采用氢气还原CO2制备乙醇的方法已经实现:2CO2(g)+6H2(g)C2H5OH(g)+3H2O(g)。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和8molH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测得混合气体中c(C2H5OH)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v(H2O)=_______mol∙L-1∙min-1。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n(H2)=_______mol。
③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4NO2(g)4NO(g)+CO2(g)+2H2O(g)。下列说法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______。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v正(NO2)=4v逆(CO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NO2的同时生成n molNO
36、镍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Ni,还含有一定量Al、Fe及氧化铁、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回收废镍催化剂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 Fe3+ | Fe2+ | Ni2+ |
开始沉淀的pH(c= 0.01mol·L-1) | 2.2 | 7.5 | 7.2 |
沉淀完全的pH(c=1.0×10-5mol·L-1) | 3.2 | 9.0 | 8.7 |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碱浸”速率的措施是_____ (任写一点即可)。
(2)“碱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滤液②”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
(3)“转化”步骤中加入H2O2 的目的是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
(4)“调pH”时, 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 。
(5)“控制pH浓缩结晶”步骤后得到硫酸镍晶体的操作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