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H2O2在实验、医疗、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H2O2中O的化合价为_____,具有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H2O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5H2O2+2KMnO4+3H2SO4=X+2MnSO4+5O2+8H2O。已知:稀MnSO4溶液几乎无色。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③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为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高锰酸钾溶液呈_____色,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双氧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 | 现象 | 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①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②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③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加入2mL盐酸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3)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还能总结出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OH)2__,NH3___。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2S___。
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1)写出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第 周期 族
(2)画出元素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存在同素异形现象,其中常用作消毒剂的是 。(填化学式)
(3)这四种元素中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填化学式)
(4)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结构式: ,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5)C的氧化物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与无机化合物相比,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并不复杂,但有机化合物种类众多,性质各异。现有下列六组物质:
A:与
B:CH3—CH=CH—CH3与
C:CH3COOH与CH3OOCH
D:CH3CH2CH2OH与CH3OCH2CH3
E:与
F:与
(1)上述六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填标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
(2)写出B组中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写出D组中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厨房里常见的两种物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Na2CO3粉末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
(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受热分解实验。
①安装好仪器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②试管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③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9、某同学利用下表中的装置图就可以确定X、Y、Z、W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编号 | 甲 | 乙 | 丙 |
装置 | |||
现象 | X电极慢慢变细 | X电极上有红色物质出现 | 某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
(1)装置甲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填“由X电极流向Y电极”或“由Y电极流向X电极”),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略有上升,则烧杯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当有6.4g红色物质生成时,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NA。
(3)请选用适当的材料构成装置丙的原电池,相应的电极材料可以是_______(填字母),选用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图中已用过的)。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质量之比为___。
(2)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时与C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若有2mol过氧化钠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3)12.4gNa2R含0.4mol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4)若要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1、除去Na2CO3粉末中少量NaHCO3的方法是___,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
12、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Ⅰ.(1)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
(2)写出上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
(3)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实验室要配制2mol/L稀硫酸240mL。
(1)量取18.4mol/L的浓硫酸时,用下面那种规格的量筒___(填序号)
①10mL ②50mL ③100mL ④500mL
(2)配制该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
(3)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进行读数________;
②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至液面处______;
Ⅲ.200mL 5mol/L NaOH溶液中,取出20mL溶液,其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将取出的溶液稀释至100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
13、(1)6.02×1023个CO2与___molH2质量相等,与___gS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含0.4molCl-的氯化镁是___mol,质量是___g,它跟___g氯化钠含有相同数目的Cl-。
14、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同学想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稀硫酸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溶液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甲中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乙中铝为___________极,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③甲同学后来继续按图丙进行实验,该装置___________产生电流。(填“会”或“不会”)。
(2)硅太阳能电池中用到硅。三氯甲硅烷()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
①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遇水剧烈反应生成
、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
遇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将气体和
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若容器体积固定为
,反应
时测得剩余
,
的浓度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反应时测得剩余
,则剩余___________
,计算得到
___________;
②平衡混合物中,体系压强减少了20%,则平衡时与
的浓度比为___________,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15、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并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工业上在Cu-ZnO催化下利用CO2发生如下反应I生产甲醇,同时伴有反应II发生。
反应I:
反应II: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在催化剂M表面进行,其中CO2生成CH3OH的历程如下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TS表示过渡态,能量的单位为eV)。
在反应过程中有_______键的断裂(填“极性”“非极性”);本历程的控速步骤的反应为_______。
(2)能说明反应I: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CH3OH(g)的同时消耗了1molCO2(g)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3)若反应II:正反应活化能Ea(正)为
,则该反应的Ea(逆)活化能为_______
。
(4)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平衡常数K
平衡常数K1
平衡常数K2
则K、K1、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5)在VL密闭器中通入5molCO和5mol水蒸气,反应II:在T℃达到平衡,然后急速除去水蒸气(除水蒸气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将混合气体燃烧,测得放出的热量为1420kJ(已知CO燃烧热283KJ,H2燃烧热为286KJ)则T℃平衡常数K=_______。
(6)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一定条件下,现有两个体积均为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在甲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乙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发生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容器甲中,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图1中,反应的
B.图1中,表示乙容器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是曲线B
C.图1中,逆反应速率v逆:状态I<状态III
D.图2中,T3对应的平衡常数小于T4对应的平衡常数
E.图2中,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催化剂I的催化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