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1)请写出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稀硫酸反应,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上述所得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钠 ⑨碳酸钙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 符合条件 | 填序号 |
(1) | 混合物 | ____ |
(2) |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 ____ |
(3) |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 ____ |
(4) | 非电解质 | ____ |
(5) |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 ____ |
4、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中生产铝的工艺流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制取铝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_____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铝土矿中绝大部分成分都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请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写出铍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滤渣A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
(4)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铝,称取ag铝土矿可制得bgAl(儇设每步反应进行完全),则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5、氢化钠(NaH)、铝氢化钠(NaAlH4)、硼氢化钠(NaBH4)是几种重要的生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NaAl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NaH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NaH与 AlCl3反应可得到 NaAlH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得到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消耗 1 mol NaBH4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6、2.3g Na在干燥的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得到Na的氧化物3.5g试确定该氧化物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它们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若将此氧化物投入足量水中,可得O2__________g
7、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K2SO4·Al2(SO4)3·2Al2O3·6H2O,还含有少量Fe2O3杂质。利用明矾石制备氢氧化铝的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3+3S2Al2O3+9S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若生成1 mol Al2O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熟料溶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溶质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检验废渣中主要成分的方法:
①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2)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进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 (填序号)。
(3)实验室常用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如向其中逐滴滴入过量稀硫酸,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4)现有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
9、已知: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1)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烷烃是___(填分子式)。
(2)常温常压下,与CO2密度相同的烷烃是__(填分子式)。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一溴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
(4)等质量的上述三种烷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是___(填分子式,下同);等物质的量的上述三种烷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是__。
10、化学在生活、科研中有重要的作用。
(1)将转化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途径之一,原理为: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
,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氢气的浓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压强不变
C.体系的密度不变
D.生成1mol同时反应1mol
(2)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6mol
,测得
和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2min时的_______
(填写“大于”、“小于”、“等于”);
②2min~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3)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NiO电极为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Pt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为验证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 ( | CO初始浓度(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I | 280 | 82 | ||
II | 280 | b | 124 | |
III | 35 | a | 82 |
①a=_______,b=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实验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
11、钠元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焰色试验为___________色(填颜色)。
(2)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的反应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上述任一个反应中,若有2个过氧化钠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个。
(3)利用下图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物质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若要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2、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
的性质。
探究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被
还原(
、
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利用A装置制取,其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E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甲、乙分别是_______(填标号)。
a. 浓硫酸、碱石灰 b. 碱石灰、碱石灰
c. 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d.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3)若能够被
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
探究Ⅱ:探究、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5)按如图装置往圆底烧瓶中收集和
的混合气体。常温下,将G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恰好全部被吸收,写出G装置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圆底烧瓶中充满溶液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mol/L。
13、(1)0.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g,该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_______mol HCl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
(2)在相同条件下,含有相同分子个数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其中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含3.01×1023个HCl分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
14、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灼烧海带,除需要三脚架、泥三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干燥器 E.酒精灯
(2)步骤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出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
(3)步骤⑤中,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
(4)写出步骤④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5、氮及其化合物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H2O(g)=H2O(1) ∆H=- 44kJ•mol-1
②N2(g)+O2(g) ⇌2NO(g) ∆H=+180.5kJ•mol-1
③4NO(g)+6H2O(g) ⇌4NH3(g)+5O2(g) ∆H=+l025kJ•mol-1
写出NH3(g)和O2(g)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2(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 ⇌2NH3(g) ∆H =-92.4kJ•mol-1合成时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压强是2×l07~5×l07Pa,铁触媒做催化剂。
①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 。
A.及时分离出NH3 B.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C.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 D.反应时压强控制在2×l07~5×l07Pa
②一定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恒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有3mol H-H生成的同时有6mol N-H断裂,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D.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充入2molNH3,重新达到平衡后,N2的体积分数变小
(3)如图表示H2的转化率与起始投料比(n(N2)∶n(H2))、压强的变化关系,则与曲线Ⅰ、Ⅱ、Ⅲ对应的压强P1、P2、P3 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测得B(X,60)点时N2的转化率为50%,则X=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将l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平衡时容器的总压为P,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0%,列式计算出此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可不化简,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进行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5)以NO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以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写出阳极的反应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