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主族序数、周期数、原子序数均相同;B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可作电极材料;C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之一;D和A可形成A2D和A2D2,A2D是最常见的溶剂;E原子次外层电子电子数等于其它层电子数之和。则
(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B、C、D、E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该化学式)。
(2)C、D、E的离子半径由大至小顺序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由A、C、D组成的化合物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4)A-E五种元素中,含同一元素的各类物质能实现下列转化的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5)A2D2与FeSO4溶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6)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其原子个致比为7: 2 : l : 2,则A为(名称)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KOH:_______
②Na2CO3: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片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
②碳酸钙溶于稀盐酸_______。
4、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利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FeCl3溶液置于试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5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③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如表列出了常见的十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分布位置。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一 |
|
|
|
|
|
|
|
二 | ① |
|
| ② | ③ | ④ |
|
三 | ⑤ | ⑥ | ⑦ |
| ⑧ | ⑨ | ⑩ |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
(2)元素③④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填化合物的化学式)。
(3)元素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填化合物的电子式)。
(4)⑤、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元素④⑤⑩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为____。
(6)元素④⑤⑥⑩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6、(1)某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mL 1.0mol•L-1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如图A所示,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填“B”或“C”)表示。
(2)如图是某银锌原电池装置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Zn电极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反应中质量会变___________(填“大”,“小”或“不变”)
②银电极上发生___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
7、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SiO2 不溶于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滤液D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灼烧沉淀F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8、对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蒸馏、④萃取、⑤分液、⑥加热分解、⑦洗气等方法,用该方法前的序号完成下列填空:
(1)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可用________的方法。
(2)除去H2中的CO2,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
(3)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的方法。
(4)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________的方法。
9、请完成下列各题:
(1)在有机物: ①CH2=CH2 ②CH3CH2-CH2CH3 ③④C3H6 ⑤CH3CH=CH2 ⑥C4H8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
(2)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②乙烷在氧气中燃烧;③乙烯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④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⑤乙烯使溴水褪色;
(3)烃A 的系统名称是____;烃A的一氯代物具有不同沸点的产物有___种。
烃B: 的系统名称是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10、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_______,该原子是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
11、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二维图中缺失①中某种淡黄色固体能做供氧剂的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一个即可)
(2)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溶液常因温度过高而分解含有少量
,除去杂质
的方法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向300 mL 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充分反应后,得到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向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4)实验室可以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除了这种方法,请你再举出一例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方法:_______。
1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l3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l3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
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FeCl3溶液能否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FeCl3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1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
【讨论与反思】
已知FeCl3溶液中含有H2O 、Fe3+和Cl-三种微粒,小森同学又做了三种猜想:
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I—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那一种猜想, 。小森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至少还需要做 个对比实验
13、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1)质量为3.6g的NH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4.8g CH4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12.4g Na2R含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有0.4mol O3与0.6mol O2,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5)1mol Na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___________个Na+;若5L Al2(SO4)3溶液中含Al3+离子数目为4NA个,则含SO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mol·L−1。
14、铝、铁、硅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某矿石(主要成分有Al2O3、Fe2O3、FeO、SiO2等)来制备绿矾(FeSO4·7H2O)和氧化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_,举例说明滤渣2的用途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A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由滤液1生成滤液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过程1、2、3均涉及分离操作,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5)洗涤绿矾晶体时,与选择用热水洗涤相比,选择用冷水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__。
(6)过程3需要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_,写出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
已知: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碘难溶于水但易溶于
,碘的
溶液呈紫红色。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滴加浓盐酸;Ⅱ.当
和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Ⅳ……
请完成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和
仪器口放置浸有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6)反应后,将试管中的上层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成份可能是_______。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