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在中学实验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降温结晶,④蒸馏,⑤萃取,⑥分液,⑦升华等。请将分离或提纯下列各混合物最适宜的方法名称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______。
(2)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食盐_______。
(3)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
(4)分离碘的CCl4溶液_______。
3、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逐渐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其颜色变化依次为由_____色,迅速变为________,最后变为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2H+ + CO32- = CO2↑ +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物质:(1)Na (2)液溴 (3)Na2O (4)NO2 (5)干冰 (6)甲烷 (7)氨水(8)氢硫酸 (9)HCl气体 (10)硫酸 (11)熔融NaOH (12)蔗糖 (13)NaCl溶液 (14)AgCl (15)胆矾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6、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且都以化合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钠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I.钠的价类二维图
(1)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2)钠单质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中。
(3)把钠放到装有水的烧杯中,钠会浮在水面上,原因是___________;能得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请写出①中某种淡黄色固体的用途___________。
II.碳酸钠溶液的配制
(5)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联合制法,也称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获得的产品常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若要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某同学利用提纯后的碳酸钠固体配制碳酸钠溶液,完成此实验将用到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其中移液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b.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把液体倒出一些
c.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III.焰色试验
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就是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元素的焰色。
(8)焰色试验中上述金属元素发生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若使用某样品直接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呈现黄色,说明该样品的元素组成中一定有___________元素,可能有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7、(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①
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②
①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②由反应②判断二氧化氮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性氧化物。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消除污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可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①请写出NO2与氨气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1.4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②现有NO2和NO的混合气体3 L,通入3 L(同温同压下)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装置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的圆底烧瓶加热时要垫___________。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2)装置B、D的作用均为___________。从装置C的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3)装置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
中的HCl,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4)写出足量铜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表现酸性的硝酸与做氧化剂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Fe3+、Al3+、SO
、HCO
等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
(2)ab段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bc段表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4)cd段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按题中给出离子的顺序写比例,格式如:n(H+):n(NH):n(Mg2+)=1:1:1]
10、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
锌为____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银电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
硫酸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小组在验证反应“2Fe3+ + Cu =2Fe2+ + Cu2+”的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且产生灰白色沉淀。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1 | 充分振荡,棕黄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呈浅绿色,有灰白色固体产生
|
实验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的浅,针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1)甲认为:实验后,溶液中c (Cu2+)应为0.5 mol/L。“溶液颜色浅”是c (Cu2+)低于0.5 mol/L造成的。 配制含0.5 mol/L CuCl2和____________mol/L FeCl2混合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该溶液为蓝绿色,明显比实验所得溶液颜色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进一步研究认为,“溶液颜色浅”与产生了灰白色固体有关。
甲查阅资料如下,猜想灰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uCl。
资料:CuCl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硫酸,可溶于氨水。
为探究灰白色固体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1 | 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过量稀硝酸,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证明有CuCl |
方案2 | 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浓氨水浸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 |
a.按方案1进行实验2:
b.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乙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CuCl具有还原性,被硝酸氧化后的生成物能溶于稀硝酸。
d.按方案2进行实验3:
e.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灰白色固体中含有CuCl。
(3)综合上述实验,说明实验1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计算:
(1)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某同学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浓度为0.4mol·L–1体积为500m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取上述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14、某工业废渣中主要含有Cu2O及少量杂质(Al2O3、Fe2O3、SiO2等),从该工业废渣中提取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最终不会有Al(OH)3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为Cu2+、Al3+、_______,固体混合物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2)操作X为常见的实验操作,其操作名称是_______,在实验室,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3)上述方法制备的铜可用来制备铜合金,某铜合金中可能含有Mg、Zn中的一种,采用下列方法可测定该铜合金的组成。
实验方法:
取10.0g铜合金粉末样品放入烧杯中,将56.0g 14.0%的稀硫酸(密度为1.092g∙cm-3)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 a | b | c | d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14.0 | 14.0 | 14.0 | 14.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7 | 7.4 | 6.1 | 6.0 |
①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该铜合金中另一种金属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该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15、“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是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某兴趣小组为了检验“速力菲”药片中的存在并测定铁元素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滤液变为红色,检验滤液中还存在的方法为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2)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包括:过滤、___________、干燥、灼烧、___________、称量。
(5)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