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已知A和B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共含有Na+、Ag+、Cu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含有上述离子中的_______种。
(2)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金属,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相应的贵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此纯净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I.氨气是制备(叠氮酸钠)的原料之一,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有
(叠氮酸钠)、
等物质,
遇撞击时能生成金属钠和
。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的是_______。
A.氨气
B.氨水
C.硝酸
D.硝酸钾
(2)和
的某些化学性质相似,下列对晶体
性质的推测,错误的是_______。
A.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C.加热后会发生升华
D.溶液能与溴水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
A.和
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B.氧化钠的分子式:
C.氨气的空间填充模型:
D.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_______。
Ⅱ.是由一种单原子离子和多原子离子以1∶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式为
。
(5)写出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某品牌汽车设计安全气囊受撞击时需产生气体(已换算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该安全气囊中需填充的
质量是_______g。
(7)汽车安全气囊填充物的三种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所涉及的5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8)写出叠氮化钠固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
(9)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等,有关它们叙述正确的_______。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10)工业通过反应一:
反应二:
制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一每生成氢气,转移电子数目为
B.反应一中为强电解质、
为弱电解质
C.反应二中生成的氨气可以循环利用
D.与同为碱金属叠氮化物的
受撞击分解产生
和氮气,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破坏与形成
Ⅲ.能与分解出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未配平)。
(11)在该反应中硝酸钾体现_______(填写“氧化性”或“还原性”)。
(12)结合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说明汽车安全气囊中填充的目的和必要性_______。
4、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lO2)和高铁酸钾(K2FeO4)等。
(1)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ClO2(夹持装置已略去)。
资料:ClO2常温下为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水溶液呈深黄绿色,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以NaClO3和HCl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制备ClO2的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NaCl+2H2O。
①冰水浴的作用是______。
②烧杯中混合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试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Cl2+_____I-+_____OH-=______Cl-+___+______
(2)Cl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
转化为Cl-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FeSO4
B.O3
C.KMnO4
D.SO2
(3)K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的多功能净水剂。实验室制备K2FeO4的方法如下:将氯气通入KOH溶液和Fe(OH)3的混合物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K2FeO4和另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元素符号)__________。
(3)CA2与D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下列问题:
(1)①H2+CuOCu+H2O
②CaCO3+2HCl=CaCl2+CO2↑+H2O
③3S+6NaOH=2Na2S+Na2SO3+3H2O
④NH4NO3+Zn=ZnO+N2↑+2H2O
⑤Cu2O+4HCl=2HCuCl2+H2O。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用双线桥法表示下述反应电了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成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①反应中_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___是氧化剂;
②用单线桥标法出电了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7、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____)
8、常用下图所示A~D中的装置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3)分离互溶的乙酸(沸点118 ℃)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的混合物应选用装置________。
(4)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应选用装置________。
9、有下列物质:① 氢氧化钠固体;② 铜丝;③ 氯化氢气体;④ 稀硫酸;⑤ 二氧化碳气体; ⑥氢氧化钾溶液;⑦ 碳酸钠粉末;⑧ 蔗糖晶体;⑨ 熔融氯化钠,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10、根据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___(填一种)。
(2)过程①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a.过滤,b.加过量NaOH溶液,c.加适量盐酸,d.加过量
溶液,e.加过量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A.adbec B.dabec C.bedac D.ebdac
过程②能否一步实现转化?_______(填“能”或“否”),与盐酸反应可以得到
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过程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若用萃取溴水中的
,分液时
层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放出。
11、Cl2O又称为次氯酸酐,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受热时容易燃烧、高浓度时容易爆炸。现利用HgO和Cl2以及以下装置制备Cl2O: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若用KMnO4制备Cl2应采用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②、③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水体中氨氮含量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写出该图示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过程需控制温度,温度过高时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2、合成正丁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正丁醇) (正丁醛)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 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F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E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
13、 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
(3)写出由C(炭粉)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α—Fe催化剂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种产物可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
(4)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向480gFe2O3粉末加入炭粉的质量是______g。
14、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
元素代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nm) | 0.074 | 0.160 | 0.152 | 0.143 | 0.099 | 0.186 | 0.075 | 0.082 |
最高正化合价 |
| +2 | +1 | +3 | +7 | +1 | +5 | +3 |
最低负化合价 | -2 |
|
|
| -1 |
| -3 |
|
(1)①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上述所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酸的化学式)。
(2)③号、⑦号元素以及H元素的原子按1∶1∶2可以组成一种储氢材料,写出该储氢材料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④的单质投入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⑦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②>④
C.与⑧号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
D.③号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加热可以得到两种氧化物
(5)用电子式表示⑤、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15、在“双碳”目标影响下,光伏产业迎来“高光时刻”。高纯硅是光伏发电技术中重要的基础原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①常伴有副反应:。若产物中粗硅与碳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参与反应的SiO2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反应②③均须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2点)
(3)反应③所需的高纯H2可通过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获得。在粗盐水精制过程中,为有效除去其中的Ca2+、Mg2+和,应按顺序加入过量的NaOH、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并用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
(4)在上述制备高纯硅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