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区域内作高速运动,根据电子的能量高低划分为电子层,在各电子层上电子的排布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一些粒子的结构都可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表示,且0<y≤8。
(1)若x=12时对应的元素为A,则y =_______ ;
(2)若某粒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_______ ;
(3)若x=10,与其电子数相同的的微粒有(各举1个例子,可以是多核微粒):正离子_______,负离子_______,分子_______。
3、在四个脱落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盐酸、Ba(OH)2溶液、NaHCO3溶液、Mg(NO3)2溶液,为了鉴别各瓶中的试剂将它们分别编号为A、B、C、D并两两混合,其实验现象为A+B混合产生无色气体;B+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A+C混合无明显变化。
(1)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C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少量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是实验和科研中一种常用氧化剂。酸性条件下,Cr2O72-通常被还原为Cr3+。
(1)某同学欲用K2Cr2O7固体配制500 mL 0.04000 mol·L-1的K2Cr2O7溶液。
①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
②应该称取K2Cr2O7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
(2)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酒精测试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2K2Cr2O7+3C2H5OH+8H2SO4=2Cr2(SO4)3+3CH3COOH+2K2SO4+11H2O。每有1 mol C2H5OH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5、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 X |
| Y |
|
Z |
|
|
(1)元素X的单质分子是____(写化学式)。
(2)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周期,第_____族。
(3)比Z原子序数大的同主族且相邻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6、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好的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过滤法 F.蒸馏法
(1)__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___分离二氧化硅与氯化铵的化合物;
(3)___________分离水和煤油的混合物;
(4)__________分离煤油和柴油;
(5)___________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7、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
A.钢
B.水银
C.黄铜
D.青铜
(3)“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某次实验需要使用的NaClO溶液,欲用NaClO固体配制该溶液,实验中需要称量_______g NaClO晶体,下图列举的仪器中需要的有_______种(填写数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c_______
(填“>”、“=”或“<”)
(4)工业上常用溶液作为“腐蚀液”,刻制铜印刷电路板。写出
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8、燃烧6g碳全部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如果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kg水由20℃升高到67℃,水的比热容为4.2kJ·(kg·℃)-1,求碳的燃烧热?____________
9、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由乙烯得到有机高分子材料、药物等成千上万种有用的物质。
根据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预测:试管①中装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试管①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
试管②中装有溴水,则试管②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
(2)试管③中装有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试管③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
(3)写出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反应类型为____。
(4)做乙烯燃烧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乙烯燃烧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填标号)。
①聚乙烯(PE) ②光导纤维 ③聚四氟乙烯(PTFE) ④聚丙烯(PP) ⑤聚氯乙烯(PVC) ⑥石墨纤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10、根据①~⑫元素的编号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相应的元素符号或者化学用语回答有关问题: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族 | |
1 | ① |
|
|
|
|
|
| ② |
2 | ③ |
|
| ④ | ⑤ | ⑥ | ⑦ |
|
3 | ⑧ | ⑨ |
| ⑩ |
| ⑪ | ⑫ |
|
(1)能显+1 价,还能显-1 价的元素是___________ 。
(2)最难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 。
(3)单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_ 。
(4)任意排放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元素是___________ 。
(5)元素⑦氢化物水溶液与 Si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6)最新发现的一种单质是由 60 个原子组成球状结构的分子。这种单质叫足球烯,它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7)第三周期某元素氢化物(组成为 RH)能和冷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元素⑤与元素⑩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是___________(列举一种即可)。
11、已知:。现将
固体溶于水配成
溶液,吸收空气管道中的
,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
,经过
溶液恰好褪色。请计算:
(1)所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
(2)空气样品中的含量_______
;
(3)若空气中的浓度不超过
为合格,则上述空气质量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完成下列填空:
(1)A装置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
(3)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E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
(6)该小组同学还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是___。
13、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回答下列问题:
(1)0.3molNH3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与_______克H2O分子中所含电子数相等。
(2)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14g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A气体的质量分别为1.0g和16.0g,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4)从400mL2.0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取出10mL,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14、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们通过“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提取其中的溴单质等资源。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甲:苦卤含溴海水
含溴空气
溴水混合物
溴蒸气
液溴
乙:苦卤含溴海水
溴蒸气
液溴
(1)甲同学方案中步骤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
(2)步骤③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利用了溴的_______性。甲同学步骤④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④用水溶液吸收
,吸收率可达95%,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该工业生产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
(4)步骤④中被氧化生成
,写出检验
的方法_______。
(5)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
15、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g)+3H2(g)2NH3(g)。
(1)德国化学家F·Haber利用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表示c(N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曲线A”或“曲线B”或“曲线C”)。
②0~t0时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H2)=_______ mol‧L-1‧min-1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2c(H2)=3c(NH3)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6molN-H键
(3)一定温度下,将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xC(g)+2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已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填写下列空白:
①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②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原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