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
3、(1)书写方程式
①Fe2(SO4)3(电离方程式):____
②NaHSO4水溶液(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③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
④稀盐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 过滤;b 结晶;c 蒸馏;d加热;e 分液。请将相应分离提纯物质方法的序号填入空白处:
①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_
②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_______
③分离水和CCl4的混合物:______
4、如表列出了①~⑦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二 |
|
|
|
| ① | ⑦ |
|
|
三 | ② | ③ | ④ | ⑤ |
|
| ⑥ |
|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以上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②、③、⑥三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向元素②的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元素④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②和⑦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离子化合物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5)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①正戊烷 ②白磷 ③ ④
⑤
⑥红磷 ⑦
5、(10分)I.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1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至t1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在此t1min时间内,用H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
II.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该反应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分为以下几步:
①IO3-+SO32-→IO2-+SO42-(慢) ②IO2-+SO32-→IO-+SO42-(快)
③5I-+6H++IO3-→3I2+3H2O(快) ④I2+SO32-+H2O→2I-+SO42-+2H2(快)
(1)根据上述条件推测,此反应的总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步反应决定.
(2)若预先加入淀粉溶液,由题述看必在______离子消耗完时,才会有使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
6、“生活无处不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用品①盐(主要成分氯化钠)、②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③白醋(主要成分乙酸)、④小苏打。主要成分中具有碱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写出③④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食盐不慎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沾有水的铁制器皿在高温火焰上会发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小苏打可用于烘焙糕点,在烘焙受热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使用“84”消毒液(含NaClO)时,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并在空气中浸泡一段时间,使NaClO与H2O及空气中的CO2充分反应,目的是得到杀菌消毒的效果更好的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1ClO-+1CO2+1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2.4mol电子,则产生的混合气体(N2、CO2)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约为___________L(结果保留2位小数)。
7、(1)有下列几种物质:A.金刚石和石墨 B.C2H6和C5H12 C.C2H4和C2H6 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E.35Cl和37Cl,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属于同位素的是__。
(2)化学式为C2H6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Na→慢慢产生气泡;A+CH3COOH有香味的产物
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填字母)。
A.一定含有—OH B.一定含有—COOH C.A为乙醇 D.A为醛
②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____。
③A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化合物A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8、I.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向饱和FeCl3溶液直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胶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B.胶粒带同种电荷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粒能透过滤纸
(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4)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9、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时,如果只存在下列问题,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1)称量NaOH固体时,天平的砝码粘有油污,其结果________________。
(2)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后,又用滴管把多出的部分吸走,其结果____。
(3)观察刻度线时仰视,其结果________________。
(4)所用容量瓶中已有少量蒸馏水,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10、(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 ②木炭燃烧 ③炸药爆炸 ④酸碱中和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2) 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负极区的pH (填“增大”、“减小”、“不变”)。
(3)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 g,铜表面析出了氢气________L(标准状况),导线中通过________mol电子。
(4)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中和反应都是________热反应,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11、(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____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_________纵行_________族。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________、________周期。
12、在下面的装置中,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硫酸;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
试回答:
(1)请分别写出在装置A、G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两个装置的作用是:C_______,D________。
(3)若在反应开始前往G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反应时红色溶液褪色。试根据此现象试提出两种不同的解释,并设计实验验证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解释1:_______;
解释2:________;
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四个反应
①2Na+2H2O=2NaOH+H2↑
②2F2+2H2O=4HF+O2
③Cl2+H2O=HCl+HClO
④C+H2O(g)CO+H2
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__(填序号),水在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__(填序号)。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工业上可以用如下方法制备ClO2: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__,生成1.25mol氧化产物共转移电子__mo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14、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问题。
(1)H2与Cl2、Br2均能发生反应,H2与Br2发生反应生成HBr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①完成转化Ⅰ、Ⅱ需___(填“吸收”或“放出”下同)能量,完成转化Ⅲ需___能量。
②H2和Br2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可用___(填“A”或“B”)表示。
(2)H2在Cl2中燃烧的过程主要是___能转化为__能的过程。
(3)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①现将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设计成酸性(盐酸为电解质溶液)燃料电池,则正极应通入的气体为__(填化学式)。
②实际应用中,设计了一款通过NO传感器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O2-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a.NiO电极上发生的是填___(“氧化”或“还原”)反应。
b.外电路中,电子是从__(填“NiO”或“Pt”)电极流出。
c.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
15、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②若t2=2,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③如果升高温度,则v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为Al- AgO电池的原理结构示意图,这种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 3AgO+ 2NaOH+3H2O=2Na[Al (OH)4]+3Ag。
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当电极上析出1.08g A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mol。
(3)纯电动车采用了高效耐用的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 2K2FeO4+8H2OZn(OH)2 + 2Fe(OH)3 + 4KOH。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放电时每转移6mol电子,正极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