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1,Zn片作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Zn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___________的转化。
(4)某锂-空气电池的总反应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锂片作负极 b.发生还原反应
3、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A、固态氯化钠B、干冰 C、液态醋酸 D、铜 E、硫酸钡晶体F、甲烷G、酒精溶液H、熔融的硝酸钾I、稀硫酸 J、氯水 K、五氧化二磷 L、胆矾晶体 M、氢氧化铜 N、熟石灰O、盐酸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Z、W、T是原子序数依次増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X、Y、Z、W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其中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一主族。T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 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金属铜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Y和T两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Y________T (填“>”“<”或者“=”)。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所形成含氧酸的酸性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E.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元素N、C、Si 非金属性强弱。实验装置如下:
①溶液a和溶液b分别为__________溶液、________溶液(填溶质化学式)
②经验证,N、C、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写出生石灰的化学式_______;②写出乙烷的结构式_______。
(2)写出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⑩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以下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回答问题)
(1)画出③电子式___________、画出⑦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②与元素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火焰呈___________色。
(5)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单质既可以和盐酸又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①稀硝酸 ②CO ③NH3·H20 ④熔融NaHSO4 ⑤CaO ⑥Au ⑦CH4 ⑧Al2(SO4)3 ⑨酒精 ⑩BaCl2溶液
(1)用序号填空: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⑧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钠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取用浸没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⑤
(4)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_______。
(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9、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干冰升华
A.①②
B.②④
C.③
D.①⑥
(2)断开键、
键、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 kJ、946 kJ,则
生成
理论上能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kJ。
10、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使用 0.2mol KCl 和 0.4mol(NH4)2SO4 配制含有 NH、Cl-、K+、SO
的植物培养液 500 mL。
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NH4Cl、KCl、(NH4)2SO4、K2SO4 和蒸馏水;
提供的实验仪器有:①药匙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1)该植物培养液中,N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还须用到的玻璃实验仪器有 ______、______。
(3)若使用 NH4Cl、(NH4)2SO4 和 K2SO4 三种物质进行配制,则需硫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
(4)若配制该培养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错误操作将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_。
a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容量瓶中还有少量的水
c 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
d 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e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
11、①~⑩为短周期元素,其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⑩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2)由上述元素形成的、稳定性最好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3)②的简单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化合反应,所得产物中包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⑧、⑩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⑥的单质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二氧化氯漂白液中常含有 ClO2和 Cl2两种主要成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二氧化氯漂白液中 ClO2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配制250mL0.10mol/L的Na2S2O3溶液,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 Na2S2O3·5H2O 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小心的注入 250mL 容量瓶中;
③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振荡;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 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⑤将容量瓶塞盖好,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配制溶液过程中需称量 Na2S2O3·5H2O 固体的质量为 _______;
(3)配制溶液过程中,若未进行步骤③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 或“无影响”);
(实验Ⅱ)测定二氧化氯漂白液中ClO2浓度,步骤如下:
①量取 5mL 二氧化氯漂白液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 25mL,再向其中加入过量 KI 溶液,二氧化氯漂白液中的两种成分分别发生反应: 2ClO2 + 2KI = 2KClO2 + I2、Cl2 + 2KI = 2KCl + I2
②加入淀粉作指示剂,向其中逐滴加入 0.10mol/L 的 Na2S2O3溶液至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③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 pH=3,发生反应: KClO2 + 4KI + 2H2SO4 = KCl + 2K2SO4 + 2I2 +2H2O
④再逐滴加入 0.10mol/L 的 Na2S2O3溶液,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时,该步消耗 Na2S2O3溶液 20mL。
回答下列问题:
(4)用双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ClO2 + 2KI = 2KClO2 + I2,______________;
(5)该二氧化氯漂白液中 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13、根据物质的量的相关公式计算:
(1)16gO3和16g O2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12.7g FeCl2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_____molL-1,从该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其中C1-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3)某金属氯化物MCl227g,含有0.40 mol Cl-,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4)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
①34g氨气 ②标准状况下44.8L氦气 ③25°C时18 mL水 ④0.5 mol H2SO4
14、软锰矿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过程I:软锰矿的酸浸处理
①酸浸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将方程式补充完整,已知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价):_____
2FeS2+MnO2+_______=Mn2++2Fe3++4S+_______。
②生成的硫附着在矿粉颗粒表面使上述反应受阻,此时加入H2O2,利用其迅速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破除附着的硫。导致H2O2迅速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
③矿粉颗粒表面附着的硫被破除后,H2O2可以继续与MnO2反应,从而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过程Ⅱ:电解法制备金属锰
在该过程中锰元素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过程III:制备Mn3O4
如图表示通入O2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则15分钟后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15、A、B、C、D、E、F、G是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D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E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其中A、B、C、E、F、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 A | B | C |
E | F |
| G |
(1)G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A、B、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写出少量的AC2与足量的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A、B两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上述两种氢化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6)FC2与AC2的化学性质相似,均可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写出FC2与足量的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