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C、E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碘单质和溴单质有相类似的性质,都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中的单质,若利用C仪器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下列有机溶剂中不能选用的是_____(填字母)。
A.汽油 B.CCl4 C.酒精 D.苯
3、(1)春秋末期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含有碳酸钠的水溶液来洗涤丝帛。请写出碳酸钠水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将54.8g Na2CO3和NaHCO3 的混合物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盐酸,收集到气体V L.另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生成气体2.24L(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n(Na2CO3)=____________,气体V=___________。
(2)现代社会钠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氧化钠是重要的供氧剂,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纸浆漂白时的脱氯剂。Na2S2O3中S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硫代硫酸钠的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必须写离子方程式:
(1)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_______;
(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_______;
(3)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的AlCl3_______;
(4)铝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
(5)AlCl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_______;
(6)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_______。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化肥对于粮食增产有至关重要的地位。①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可与②氢气(
)化合生成③氨气
。
极易溶于水,形成④氨水,氨水中存在
、
和⑤
三种分子,一部分
发生电离生成的阴阳离子分别为
、
。
与⑥二氧化碳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合成⑦尿素
,尿素受土壤酸碱性影响较小,农业中应用广泛。
还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被⑧氧气
氧化得到⑨一氧化氮(
),
经一系列变化制得⑩硝酸
,
与
反应可得到另一种常见氮肥。
阅读上述材料,按要求填空:
(1)上述划线并标有序号的物质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③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
④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
(2)从物质类别看和
都属于___________;与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以下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与
反应可提供
,给以下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
6、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_____。
7、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8、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丙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若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氢气 ③溴水 ④酸性溶液
(4)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填“取代”或“加成”)。
A. B.
C.
D.
(5)下列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一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溶液褪色
②使溴水和酸性
溶液褪色
③使品红溶液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6)、
、CO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燃烧时火焰都呈淡蓝色,请设计简单实验鉴别这三种气体___________(要求写出必要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9、从下列各组反应中,对比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_______原子还原性最强;Cu2+、Fe2+、Ag+中,_______氧化性最强。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黄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气分子、氯离子、氢离子中_______具有氧化性,_______氧化性最强。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CaCO3)和盐酸反应:________
(2)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________
(3)Fe与稀硫酸溶液反应________
(4)写出一个符合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2+=CaCO3↓________
(5)写出NaHCO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11、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
(1)若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氢气 ③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填“取代”或“加成”)。
(4)下列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SO2使品红溶液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1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制备时主要是避免氧气的介入。某学生利用稀硫酸A、铁粉B和某碱溶液C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备白色
固体。
(1)写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方程式_______。
(2)装置Ⅱ盛放的溶液C是_______(a.NaOH b.);配置该溶液时,为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铁粉与稀硫酸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的作用有_______(填编号)。
a.驱赶装置内的空气
b.把物质B压入Ⅱ中
c.保护白色不被空气氧化
(4)实验过程中,用针管吸取锥形瓶Ⅰ中的溶液,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方法为:用该针管吸取_______溶液,用力振荡几次,溶液不变色,把针管中的混合物全部注入干净试管,振荡几次,溶液慢慢变红色。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
(5)白色沉淀在_____(填“锥形瓶Ⅰ”或“锥形瓶Ⅱ”)内生成,经在无氧环境中干燥处理,得到的白色
粉末是很好的化工_______(填“除酸剂”或“除氧剂”)。
13、1.61 g Na2SO4•10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22)中含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含H2O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
14、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某电子厂用过的腐蚀液中含有Fe3+、Cu2+,可以通过下列流程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
(1)检验溶液中含有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操作①是___________,C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废液中的Fe3+与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向B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已知E是Cl2,目的是将Fe2+全部转变为Fe3+,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___________替代(从以下试剂中选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任写一个)。
A.Na2O2 B.ClO2 C.H2O2 D.KMnO4
15、工业上利用淡盐水(NaCl溶液)制取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浓缩”中,应在______(填“大量”或“少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2)“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时反应生成NaCl、和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每吸收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的
,消耗NaOH的质量为______g。
(4)“转化”时,KCl与可以反应生成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可以得到
晶体,设计实验验证
晶体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