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可用下列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1、图2)来研究电解质的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
(1)图1中,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_____ (填序号)。
①氯化钠晶体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蔗糖溶液 ④纯醋酸 ⑤硫酸铜溶液 ⑥氨水
(2)图1中,若向烧杯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下列符合条件的是______(填序号)。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3)图2中,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可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在相同温度下,测得10 mL 0.5 mol·L-1 K2SO4的电导率_______(填“>”“<”或“=”)5 mL 1mol·L-1 K2SO4的电导率。
3、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Mg2+、Ba2+、CO
、SO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三份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1 | 加入AgN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 | 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 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 |
3 | 加入足量BaCl2溶液,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 g,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 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_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试确定100 mL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3)K+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稀硫酸具有酸性,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稀硫酸可以和反应生成正盐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常用稀硫酸清洗铁锈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某学生计划用的浓硫酸配制
的稀硫酸500mL,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除量筒、烧杯、试剂瓶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3)有两份硫酸溶液,根据下表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的密度 |
第一份溶液 | ||
第二份溶液 |
①等质量两份溶液混合,则所得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用含有
和
的代数式表示);
②已知,
。取等体积的两份溶液混合,设所得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则
___________
(填“>”、“<”、或“=”)。
(4)在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
的
溶液使
完全沉淀,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将洗涤液和滤液合并后,取一半,加入
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通过计算可知
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mL。
(5)在两份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和
反应的曲线为_____。(填①或②);滴定至b点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
(6)为方便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_____ (填字母选项)。
A. B.
C. D.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和铜反应:(浓)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5、根据信息书写指定反应的方程式。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完成指定转化(试制可以重复选择)。
试剂:稀硫酸、Na2CO3、NaOH、HI、FeCl3
①Cu→Cu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ZnO(两性氧化物)→Z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以电石为原料制取气体A和Ca(ClO3)2的流程如图:
①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1 mol O2中含有_____个氧气分子,含有____个氧原子。
(2)3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含3mol氢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____。
(3)6 mol H2O与___mol 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4)1个CO2分子含有____个电子,1 mol CO2含有____mol e-。
(5)1 mol NaCl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是为____,离子总数为_____。
(6)1 mol H2SO4中氧原子数为_____。
7、标准状况下,112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4 g,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 。
8、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实现-2价硫向0价硫转化,需要加_______剂,如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已知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若生成0.5 mol H2SO4,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3)工业上可以通过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下列关于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氨气的沸点高是因为氢键 B.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C.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4)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汽车尾气常含有NO、NO2、CO等,会污染空气。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NO是大气污染气体,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尾气,同时生成N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9、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若要检查是否有碘生成,所用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②酒精③淀粉溶液④氯化钠溶液。
10、(1)4.9g H2SO4含__________个H2SO4分子.
(2)含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3)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
(4)0.3molNH3与_____gH2O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11、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高氯酸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碳酸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比较还原性强弱:_______
(填“
”“
”或“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
与
的还原性相对强弱_______。
12、某学习小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取15.6g过氧化钠粉末加入一定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400mL溶液A,再分别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色,20s后褪色。 | i.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i.溶液变红色,10min后褪色。 | 溶液变红色,10min后溶液褪色。 | 溶液变红色,2h后无明显变化。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向①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5滴6mol/L盐酸,又变红色
b.②中MnO2起催化剂作用
c.由③④河知,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与c(OH-)有关
(3)溶液A中c(NaOH)=______。
13、把10.2 g镁铝合金投入500 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2 L H2(标准状况)。试计算: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该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
14、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汽缸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䏍量变化值如下图所示,则由该反应生成1 mol NO时,应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_______kJ能量。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_______电极㳘向_______电极(填“NiO”或“Pt”)。
③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
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t0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过程中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比较大小:a处v正_______b处v逆(填“>”“<”或“=”)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的浓度与
浓度均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和
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15、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32 | 290 | 310 |
(1)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填“0~1min”“1~2min”“2~3min”或“4~5min”),原因是___________。
(2)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填“0~1min”“1~2min”“2~3min”或“4~5min”),原因是___________。
(3)2~3min时间段内,以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
(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该同学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Na2CO3溶液 C.NaCl溶液 D.CuSO4溶液
(5)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生成1 mol Y的同时消耗2 mol Z
E.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