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叶等包装中加入的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储存时间
B.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金属镁
C.在化学工业中,使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2、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 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 5%的硼酸溶液
3、三元弱酸亚砷酸()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向1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
B.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水解平衡常数
C.pH=b时
D.pH=12,存在的含砷微粒有、
、
、
4、下列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A.氢原子发光 | B.霓虹灯发光 | C.燃放烟花 | D.钠与水剧烈反应 |
A.A
B.B
C.C
D.D
5、二氯化二硫(S2Cl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193K,沸点为411K,遇水反应,既产生能使品红褪色气体又产生淡黄色沉淀,S2Cl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S2Cl2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
B.S2Cl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S2Cl2在液态下不能导电
D.S2Cl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6、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和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
B.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的转化率
C.下,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A点大于B点
D.下,C点所对应的平衡常数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
,则
B.室温下,的NaOH溶液与
盐酸混合后溶液
,则盐酸的
C.25℃时,将的盐酸稀释1000倍,溶液的
D.25℃时,的强碱溶液与
的强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
,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8、铀元素有23492U、23592U、23892U等多种核素。下列关于23592U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3 B.质量数为235 C.电子数为143 D.质子数为92
9、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
该有机物可能为
A.
B.
C.
D.
10、1993年由中国学者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一个分子由1334 个碳原子和1148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属烃类化合物
B.常温下是固态
C.可发生氧化、加成反应
D.可能含381个碳碳叁键
1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B.向3%的双氧水中通入少量:
C.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烷烃,
一定是烯烃
B.苯和乙烯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则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也一定共平面
C.苯的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均有三种结构
D.乙烯和水的反应,淀粉和水的反应均属于水解反应
13、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
A. 要进行恒重操作
B. 在空气中冷却后再称量
C. 加热后不能趁热称量
D. 在加热硫酸铜晶体时,要慢慢加热至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末
14、某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B.
C.
D.
15、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O42-、③Cl-、④HCO3-、⑤CO32-、⑥H+、⑦Cu2+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一步所加的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2) | 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3) |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不含的离子是①④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16、实验室中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路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5%溶液的作用是与剩余的叔丁醇反应
C.无水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
D.蒸馏的目的是分离叔丁醇与2—甲基—2—氯丙烷
17、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40 min该反应使用了负催化剂
B.化学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 mol·L-1·min-1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
连接时
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增大
B.与
连接时
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减小
C.与
连接时
为氯化钠,石墨电极上的反应为
D.与
连接时
为氯化钠,石墨电极上的反应为
19、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
20、两分子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乙烯基乙炔(HC≡C-CH=CH2),下列关于乙烯基乙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D. 没有顺反异构现象
2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能层的s能级的原子轨道都呈球形
B.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型,随着能层序数的增大,p能级原子轨道数也在增多
D.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22、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
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D.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2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B.蛋白质闻起来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人重金属中毒后可用牛奶解毒
D.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24、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X原子的价电子共有6种空间运动状态
B.在Y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Y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
C.Z的简单氢化物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大于Y的简单氢化物的
D.Y与Z可形成的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25、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电解池中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Y极附近放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 反应。
③电解后X极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沉淀最有可能是(填化学式)_______。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实现将铁片镀上一层金属银,电解液a选用硝酸银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
②Y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开始时铁片与银片的质量相同,当电路中有0. 4摩尔电子通过时,两极质量相差___________克。
26、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a2CO3(aq)②NaHCO3(s)③液态氯化氢④Al(OH)3(s)⑤NaOH(s)⑥氯水⑦浓氨水⑧熔融的NaCl
(1)其中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填序号),NaOH的电离方程式为___。
(2)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④加入⑤的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实验室可在⑦中加入⑤快速制取氨气,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简述原因____。
(5)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后,氯水的漂白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用字母表示)。
A.加入少量CaCO3固体 B.不加任何物质 C.加入少量Na2SO3固体
2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①电池的负极是__电极(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为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碳酸锂和碳酸钠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氧化碳为负极燃气,空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为CO+CO-2e-=2CO2。
①正极反应是__。
②总反应是__。
Ⅱ.防止或减少钢铁的腐蚀有多种方法,如制成耐腐蚀合金,表面“烤蓝”,电镀另一种金属以及电化学保护等方法。
(3)钢铁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为___,正极反应为___。
(4)钢铁表面常电镀一层铬(Cr)达到防腐蚀的目的,这是由于铬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电镀时,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与直流电源的___极(填“正”或“负”)相连,把镀层金属铬作___极(填“阳”或“阴”)。电镀铬时,不能用含有CrO或Cr2O
的溶液作电镀液,原因是___。
(5)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保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处(填“M”或“N”)。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保护法称为__。
28、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 △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mo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1)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3)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_______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29、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的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2,2-二甲基-4-乙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相应问题。
(1)(实验1)中,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析出,电流表指针偏转,但较短时间内电流明显减小。实验结束时测得锌片减少了3.94g,铜片增重了3.84g,则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指参加原电池反应的锌占反应总量的百分率)。
(2)(实验2)中,盐桥(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中K+流向___________(选填“ZnSO4”或“CuSO4”)溶液,如果Zn的消耗速率为1×10-3mol·s-1,则K+的迁移速率为______mol·s-1.与实验1比较,实验2原电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经典原电池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强碱(用NaOH表示)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电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甲醇在___________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该电池总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2、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在NaOH溶液中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可得到B、C、D和四种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烟气脱硝(将NOx转化成无害物质)是工业废气处理中的重要工艺。相对传统的处理工艺,活性炭吸附脱硝法具有工艺过程无二次污染、氮资源和脱硝剂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吸附脱硝法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该流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若入口烟气中NOx以NO形式参加反应,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某同学选择如下装置(省略夹持仪器)对该方法进行模拟实验:
①实验前,按h→j,i→k的顺序连接仪器,检查装置____。按h→j而不是h→k连接仪器的原因是____。
②先通入空气,再打开A、B中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B中出现红棕色气体,此时,所获得的氮氧化物中一定含有____气体。
③装置F除了能用于判断气体流速和脱硝效果外,还可用于____。
④为达到更好的脱硝效果,实验中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任写两种)。
⑤常温常压下,以一定流速和比例混合NO、NH3、空气等气体进行模拟实验,现测得NO入口体积分数为3×10-4,出口体积分数为6×10-5,则脱硝百分率为____%(因混合气体中NO所占比例很小,可忽略脱硝前后气体总体积的变化,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4、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 CH3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常数(室温) | Ka= 1.8×10-5 | Ka=4.3×10-10 | Ka1=5.0×10-7 Ka2=5.6×10-11 |
①0.1mol/L NaCN溶液和0.1mol/L NaHCO3溶液中,c(CN-)______c(HCO3- )(填“>”、“<”或“=”)。
②将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NaCN、NaHCO3和Na2CO3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
③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④室温下,—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___________。
⑤室温下,某溶液中存在着CH3COOH(aq)+HCO3-( aq)⇌CH3COO-(aq) +H2CO3(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
⑥室温下,pH =4的CH3COOH与pH =10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_______。
(2)已知室温下Cu(OH)2的Ksp=2×10-20,又知室温下某CuSO4溶液中c(Cu2+)=0.02mol/L,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则应调整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___
35、(1)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ΔH1<0(Ⅰ)
2NO(g)+Cl2(g)2ClNO(g) K2 ΔH2<0 (Ⅱ)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K1、K2表示),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H2S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_%。
36、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其抗疟药效可提高10倍。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测定分子空间结构最普遍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青蒿素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水溶性好,原因是___________。
(3)硼氢化钠(NaBH4)的制备方法为。
①图甲是NaH的晶胞,若Na原子间最小核间距为b nm,则晶胞棱长为___________nm。
②图乙是NaBH4的晶胞,甲、乙两个晶胞中阳离子数目之比是___________,NaBH4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图乙中原子1的坐标为(0,0,0),则原子2的坐标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