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等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取溴技术叫做“吹出法”,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X的主要成分是HBr和H2SO4
B.通过吹出塔、吸收塔实现了对溴的富集
C.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利用了Br2易挥发的性质
D.在工业生产中,也可以用足量的Na2CO3溶液代替SO2和水,发生的反应为:6Na2CO3+3Br2=5NaBr+NaBrO3+6CO2↑
2、如图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
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c(H+)
D.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中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
A.苯和乙醇 B.乙烯和甲醛 C.甲苯和苯乙烯 D.乙烷和乙炔
5、图中装置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H2时,连接K1
B.制H2时,电极3的反应式:
C.交替连接K1和K2,可使电极3得以循环使用
D.交替连接K1和K2,当该装置的总反应为电解水时,若电极1收集到1mol氢气,则整套装置中一共转移2mol电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溶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过程
D.同一物质气态时的熵值最大,液态时的次之,固态时的最小
7、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的N2O4,发生反应,测得容器内N2O4物质的量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 | 0 | 2 | 10 | 30 | 60 | 90 |
n(N2O4)/mol | 0.3 | 0.25 | 0.15 | 0.125 | 0.12 | 0.12 |
A.前2 s内,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B.该温度下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 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4
C.70 s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1.6倍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再加入一定量的NO2,N2O4的转化率减小
8、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乙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甲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乙醛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酸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9、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系列同系物的是
A.
B.
C.
D.
10、分子中含有四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1、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开始时充入2 mol C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A和1 mol B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80%
1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华为公司首创的液冷散热技术所用的石墨烯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B.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芯片
C.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常用于医用滴眼液的聚乙烯醇易溶于水
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达到平衡时
C.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可能是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4、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所有的酶都属于蛋白质
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
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熔融氧化镁可以得到镁,电解熔融氯化镁不能得到镁
B. NH4C1和ZnCl2溶液可用作焊接时的除锈剂
C. 用牺牲镁块的方法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
D. 铝盐和铁盐都可用作净水剂
16、某水处理剂由纳米铁粉附着在多孔炭粉的表面复合而成,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弱酸性废水中的时,其表面发生如图所示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向负极移动
B.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与单独使用纳米铁粉相比,该水处理剂能加快的去除速率
17、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B.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C.元素原子表中从第ⅢB族到ⅡB的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价电子排布为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ⅣA族,是p区元素
19、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 ℃ 的纯水中时,c(H+)>c(OH−)
C.水的电离常数Kw(25℃)>Kw(35℃)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2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可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B.图2用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C.图3用于配制银氨溶液
D.图4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21、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H1=-57.3 kJ/mol
B.已知,则
C.CO(g)的标准燃烧热△H=-283.0 kJ/mol,则△H=+566.0 kJ/mol
D.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2、以CH3CH=CH2、NH3、O2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反应I.2C3H6(g)+2NH3(g)+3O2(g)2C3H3N(g)+6H2O(g);
反应II.C3H6(g)+O2(g)C3H4O(g)+H2O(g)。
反应相同时间,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a所示,丙烯腈和丙烯醛的平衡产率与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丙烯腈的选择性=
×100%)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
B.图a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丙烯腈产率
C.图a中Y点所示条件下,改用对丙烯腈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能提高丙烯腈产率
D.由图b中Z点可知,该温度下反应II的平衡常数为
23、对晶胞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晶体的结构。Cu晶胞的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参数为a pm),CuSe晶胞的结构如图2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晶胞的密度为
B.图1中最近的两个Cu之间的距离为
C.填充在
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D.图2中1个晶胞含14个
24、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定义pc=-lgc,则测得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3时溶液中pc(A2-)<pc(H2A)<pc(HA-)
B.常温下,H2A的Ka1=10-0.80,Ka2=10-5.30
C.NaHA溶液中c(H+)>c(OH-)
D.从a点到c点,先增大后减小
25、请填空:
(1)亚铁氰化钾(K4[Fe(CN)6])俗称黄血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检验三价铁发生的反应为:K4[Fe(CN)6]+FeCl3=KFe[Fe(CN)6]↓(滕氏蓝)+3KCl,回答问题:
①K4[Fe(CN)6]中的作用力除C、N原子间的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
(2)新型储氢材料是开发利用氢能的研究方向,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LiBH4和TiCl4反应制得。
①基态Cl原子有___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属于___________区(填“s”或“p”或“d”或“f”)
②LiBH4由Li+和BH构成,与BH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_,Li、Be、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
③某储氢材料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氢化物。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I1/kJ·mol-1 | I2/kJ·mol-1 | I3/kJ·mol-1 | I4/kJ·mol-1 |
580 | 1820 | 2750 | 11600 |
M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Ne] B.[Ne]
C.[Ne]
D.[Ne]
26、⑴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所含官能团密切相关,按要求书写指定方程式。
①写出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分子式为C4H10O的某有机物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不能氧化为醛。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苯乙醛()与新制Cu(OH)2共热:____。
④苦杏仁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
⑵借助于李比希法、现代科学仪器及化学实验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实验兴趣小组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有机物X(含元素C、H、O中的两种或三种)的组成。实验测得样品X消耗的质量为4.50g,高氯酸镁质量增加2.70g,碱石棉质量增加6.60g。
若红外光谱测得X中含有“C=O”、“O-H”和“C-O”的结构;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由质谱图可知,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90;1mol X最多能与2mol Na发生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
27、书写C4H8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船的轨道舱壳体结构、座椅金属结构等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以及超塑性等特点;飞船上大尺寸、多开口、薄壁(最薄处1.2mm)的推进舱承力截锥,使用的是高强度、承载力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航天员舱内工作及生活用服装,采用了高科技康纶纤维材料,不仅体感舒适,还有助于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我国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飞船使用的铝合金材料仅由铝元素组成。(_______)
(2)用于飞船推进舱承力截锥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强度高、承载力大的特点。(_______)
(3)航天员舱内生活用服装体感舒适,采用了高科技康纶纤维材料。(_______)
(4)我国研发的高科技新材料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_______)
29、已知t℃时,0.01 mol/L NaOH溶液的pH=11,0.1mol/L的HA溶液中=109。请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c(OH-)=__。
(2)在室温下,蒸馏水稀释0.01mol/L HA溶液时,下列呈减小趋势的是__。
A.水的电离程度 B.
C.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 D.溶液中c(A-)c(HA)的值
(3)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HA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HA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__填“A”或“B”
。
②设盐酸中加入Zn的质量为m1,HA溶液中加入Zn的质量为m2,则m1__m2填“>”<”或“=”。
30、腐乳是桂林有名的特产之一,请参考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腐乳的主要原料是黄豆,黄豆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制作腐乳用到了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_______(写出碘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
(2)腐乳在酿制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氨基酸,故味道鲜美,这些氨基酸的通式为________。腐乳虽好但不能作为主食,原因在于腐乳所含的_______类营养素较少,而该类营养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物质。
(3)盛装腐乳的陶罐属于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非金属材料制品,陶罐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酸盐。
(4)外包装纸盒所用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包装盒提绳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由丙烯合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不应随意丢弃,以免造成俗称“_________污染”的环境问题。
31、已知: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1 mol N2(g)和3 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92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中ΔH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已知:分别破坏1molNH键、1mol H
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91 kJ、436 kJ,则破坏1mol N
N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g) 并发生上述反应。半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v(NH3)=0.40mol/(L•min),则N2(g)+3H2(g)2NH3(g)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32、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1)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溶液通常所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符合其滴定曲线的是______(填“I”或“Ⅱ”)。
(2)图中V1和V2大小的比较:V1_____V2(填“>”、“<”或“=”)。
(3)滴定前的上述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若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则所测结果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33、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可比较HNO3、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进而比较氮、碳、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供选择的试剂:稀硝酸、稀硫酸、碳酸钙固体、碳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锥形瓶中装有某可溶性正盐,a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
(3)装置B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装置C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证明碳、氮、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4、计算25℃时
(1)
的
加水稀释至
,
_____。
(2)的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
(3) 0.005 mol·L-1的硫酸溶液的pH=________,水电离出的c(H+)= ________ mol·L-1。
(4)某温度下,纯水的c(H+)=1×10-8 mol·L-1,则此时纯水的c(OH-)为________。 此时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
35、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中主要含有ZnO,另含有少量FeO、CuO、SiO2等,某科研人员设计的用废渣制取高纯ZnO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Ksp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CuS | ZnS | ||||
(1)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把元素周期表划分为5个区。Zn位于_______区,基态铁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除铁”时除了加ZnO,还可以加入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4)若“氧化”后所得滤液中c(Zn2+)=1.2mol/L,c(Cu2+)=0.022mol/L,“除铁”操作中为了使铁元素完全除去[c(Fe3+)<10-5mol/L除去完全],又不影响高纯ZnO的产量,可以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5)有同学认为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不变,将该工艺流程设计为“酸浸”→“氧化”→“除铜”→“除铁”也可以除去Cu2+和Fe3+,并回收CuS和,该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
(6)写出溶液D的主要溶质的电子式_______。
36、碳酸锰是高性能磁性材料,金属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由黑钨矿制取碳酸锰和金属钨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是难溶于水的弱酸;
②、
完全沉淀的
分别为8、5;
⑧草酸受热容易分解。
(1)从滤液I中获可得,再将其与
混合反应可制得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控温加热”步骤中,测得一定量完全溶解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控温加热75℃时,
溶解所需时间最少的原因:
①75℃以下时,___________,速率慢;
②75℃以上时,___________,速率慢。
(3)由滤液得到滤渣II,调节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
B.氨水
C.稀盐酸
D.
(4)①用碳酸钠溶液沉淀时,应采取什么操作,防止溶液
过大而生成
___________(注:此操作不加入其它试剂)。
②也可以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来沉淀锰,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