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2HX(g)的平衡常数为100,若将1.0 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X(g)的体积分数为
A.17%
B.83%
C.8.3%
D.91.7%
2、如图所示装置中,电流表A发生偏转,a极逐渐变细,同时b极逐渐变粗,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
A.a是Fe、b是Ag、c为AgNO3溶液 B.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
C.a是Zn、b是Cu、c为稀H2SO4 D.a是Cu、b是Zn、c为稀H2SO4
3、工业上用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可以用CuO、Cu(OH)2或Cu2(OH)2CO3
B.通入的气体A可以是O2或Cl2
C.通入气体A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2+、Cu2+、H+
D.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4、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为( )
A.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H2、NH3分子数比为1∶3∶2的状态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亚硫酸氢钠固体,减小
B.常温下,将相同体积、pH均为9的烧碱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若两溶液的pH仍相等,则烧碱溶液中加的水少
C.常温下,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则Ag+浓度:①>④=②>③
6、研究表明N2O(g)与CO(g)在Ir+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2O、CO、Ir+夺取O的能力依次增大
B.催化剂参与的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未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为
D.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7、硝酸盐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甲酸(HCOOH)在纳米级Pd表面分解为活性H2和CO2,再经下列历程实现NO的催化还原,进而减少污染。已知Fe(II)、Fe(III)表示Fe3O4中二价铁和三价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3O4没有参与该循环历程
B.HCOOH分解时,碳氢键和氧氢键发生了断裂
C.NO是NO
催化还原过程的催化剂
D.在整个历程中,每1molH2可还原1 mol NO
8、下列情况中,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②海上油轮运输原油的泄漏;
③工业生产中“三废”的随便任意排放;
④城市垃圾的任意堆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 D.全部
9、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15g甲基碳正离子(CH)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B.1mol的CH2=CH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L的CH4和C2H4混合气体所含H原子数为0.4NA
D.在光照的条件下,1mol氯气与1mol甲烷充分反应,产生CH3Cl分子数为NA
10、室温时,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3COONa溶液的pH=8,则
B.0.1 mol/L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小于0.1 mol/L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
C.0.1 mol/L 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c(H+)>c(H2A)>c(A2-)
D.纯水加热到100℃时,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1、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
的燃烧热大于
的燃烧热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C.甲烷的燃烧热,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
,
,则
12、对下列实验装置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根据实验现象证明酸性强弱:硝酸>碳酸>硅酸
B. 图乙制备金属锰
C. 图丙滴定管中溶液的液面读数为22.40mL
D. 图丁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必须有除杂装置X
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3gNO2与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一定条件下,1.4g N2和0.2mol H2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标准状况下,40g三氧化硫体积约为11.2L
D.1L1mol·L1的Na2CO3 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NA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仿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
D.3.0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0.7NA
15、已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烯雌酚分子中一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B.已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它为芳香族化合物
C.1 mol已烯雌酚可以与5 mol Br2发生反应
D.已烯雌酚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加聚、酯化反应
16、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A.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
B.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
C.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D.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17、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蒸馏米酒
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
18、以下原子能产生发射光谱的是
A.1s22s1 B.1s22s22p1 C.1s22s12p2 D.1s22s22p3
19、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如图为“点击化学”的一种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I属于手性分子
B.II属于芳香烃
C.III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II的一氯代物有3种
20、在RNH2·H2ORNH3++OH-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电离程度及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HCl B.加少量NaOH固体 C.加水 D.升温
21、五种短周期元素X、Y、Z、L、M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 X | Y | Z | L | M |
最低化合价 | -4 | -2 | -1 | -2 | 0 |
电负性 | 2.5 | 2.5 | 3.0 | 3.5 | 1.0 |
A.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占据3个原子轨道
B.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VIIA族
C.借助电负性数值预测:YLZ2加入水中可生成YL2
D.元素L、M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22、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电网的备用电源等,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交换膜的作用可阻止与Zn直接发生反应
D.充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23、一定温度下,向三个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2mol
,反生反应:
。tmin后,三个容器中
的转化率如图中A,B,C三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可延长反应时间,但的转化率不会改变
B.容积为cL的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小于80%
C.容积为aL的容器达到平衡后再投入1mol和1mol
,平衡不移动
D.A,C两点的压强之比为1:1
24、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目的 | 操作 |
A | 降低液溴的贮存与使用风险 | 稀H2SO4酸化n(KBrO3):n(KBr)=1:5的混合液替代溴水 |
B | 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3+、Cl- | 用滤纸将待提纯的Fe(OH)3胶体包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更换蒸馏水,重复几次 |
C | 除去NO中的NO2 | 先后通过盛有蒸馏水、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验证浓H2SO4具有脱水性 |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 |
A.A
B.B
C.C
D.D
25、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甲池是 ______ 装置;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______ ;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 ;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_____mL(标准状况);此时丙池某电极上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______ (填序号)。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26、各图为几种分子、晶体或晶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物质对应的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之间主要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的晶体是_____、C60晶体;构成晶体的粒子之间主要以氢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_____。
(2)冰、金刚石、MgO、CaCl2、干冰5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
(3)每个Cu晶胞中实际占有_____个Cu原子,每个MgO晶胞中实际占有_____个镁离子,CaCl2晶体中每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有_____个。
(4)超高热导率半导体材料-砷化硼(BA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若晶胞的棱长为acm,则晶胞的密度为______g•cm-3(列出含a、NA的计算式即可)。
2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六种有机物中,属于酚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酮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醛的是_____(填序号),④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⑥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分子式为C4H8且属于烯烃的有_____种。
(3)CH2=CH-CH3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化合物 表示的分子式为______,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8、如图所示分别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NH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装置中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__。
②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__(填“能”或“不能”)。
(2)用B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过程:___。
②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_。
29、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中,Cu 片是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装置中锌片上发生_____(“氧化”或“还原”)反应,写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3)电子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Zn→Cu”或“Cu→Zn”)。
(4)上图所示装置可将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直接转变为电能;能证明产生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为电池的正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
30、金属元素Fe、Ni、Pt均为周期表中同族元素,该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图5
(1)Fe是常见的金属,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F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②Fe的一种晶胞结构如图5所示,测得晶胞边长为 a pm,
则Fe原子半径为 。
③已知FeO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与O2-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亚铁离子围成的空间构型为 。
(2)铂可与不同的配体形成多种配合物,分子式为[Pt(NH3)2Cl4]的配合物的配体
是 ;该配合物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其中橙黄色比较不稳定,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呈亮黄色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图6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呈亮黄色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
A B
图6
(3)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7。
图7
①储氢原理为:镧镍合金吸附H2,H2解离为原子,H储存在其中形成化合物。若储氢后,氢原子占据晶胞中上下底面的棱和面心则形成的储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②测知镧镍合金晶胞体积为9.0×10-23cm3,则镧镍合金的晶体密度为 。(不必计算出结果)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物质;①K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CO2 ④汞
⑤CaCO3固体 ⑥稀硫酸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NaCl ⑨浓氨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
(2)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H++OH-=H2O:_________________。
②CO32-+2H+=CO2↑+H2O:__________________。
③Cu2++2OH-=Cu(OH)2↓:_____________。
32、完成下列问题
(1)KAl(SO4)2•12H2O可做净水剂,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2)将体积相等的NaOH稀溶液和CH3COOH稀溶液充分混合后,若溶液中c(Na+)=c(CH3COO﹣),则混合前c(NaOH)___________(填“>”、“<”或“=”)c(CH3COOH)。
(3)常温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呈中性则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4)室温下,0.1mol/L相同体积的下列四种溶液①BaCl2、②FeCl3、③HF、④Na2CO3所含阳离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用序号填空)___________。
(5)25℃时,将pH=9的Ba(OH)2溶液与0.0001mol·L-1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5,则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可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6)已知25℃时,BaCO3的Ksp=5×10-9,BaSO4的Ksp=1×10-10,将0.01mol BaSO4固体投入1L某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使其转化为BaCO3固体,若要将BaSO4固体完全转化为BaCO3固体,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至少为___________mol/L
33、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H2SO4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_______。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 H2SO4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6 | 26.6 | 26.6 | 29.1 |
|
2 | 27.0 | 27.4 | 27.2 | 31.2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
①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H2SO4溶液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4、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多种平衡体系,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常温下,FeS和CuS的溶度积分别为,
。
①向FeS悬浊液中滴加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在饱和FeS和CuS的混合溶液中____。
③测得某矿物浸出液中,加入Na2S出现沉淀时,Na2S的浓度应大于_____
。
(2)已知:常温下,HA的Ka=6.2×10-10。
①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显_____(填“酸”“碱”或“中”)性,c平(A-)_____(填“>”“<”或“=”)c平(HA),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②常温下,若将c mol/L盐酸与0.6 mol/LK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得到中性溶液,则c=_____mol/L (小数点后保留4位数字)。
35、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有着重要应用。HMn(CO)5是锰的一种简单羰基配位化合物,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基态锰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配位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配位数是指和中心原子直接成键的原子的数目。HMn(CO)5中锰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3)电负性的大小:O_______C(填“大于”或“小于”)。
(4)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写出一种与具有相同空间结构的-1价无机酸根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
(5)CH3Mn(CO)5可看作是HMn(CO)5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产物。CH3Mn(CO)5与I2反应可用于制备CH3I,反应前后锰的配位数不变,CH3Mn(CO)5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MnS晶胞与NaCl晶胞属于同种类型,如图所示。前者的熔点明显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在晶胞坐标系中,a点硫原子坐标为,b点锰原子坐标为
,则c点锰原子坐标为_______。
36、铬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常温下,铬能缓慢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其金属性比铜________(填“强”或“弱”)。
(2)Cr(OH)3和Al(OH)3性质类似,则Cr(OH)3与K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工业上净化处理铬污染的可用电解法。将含K2Cr2O7酸性废水放入电解槽内,加入适量的NaCl,以Fe作阳极和石墨作阴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r和Fe转化为Cr(OH)3和Fe(OH)3沉淀除去。
①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Fe、Cr元素最终转化为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原理为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③电解后的溶液中c(Fe3+)为2.0×10-13 mol·L-1,则溶液中c(Cr3+)为______mol·L-1
(已知Ksp[ Fe(OH)3]=4.0×10-38,Ksp[Cr(OH)3]=6.0×l0-31)。
(4)CrO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查处酒驾,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酸,CrO3被还原成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CrO3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