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是( )
A. 反应速率为零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消耗2n mol C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2、在2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的反应。现通入4molH2和4mol N2,10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1·s-1,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A.1.6mol B.0.8mol C.3.2mol D.3.6mol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s) +1/2O2(g)=CO(g) △H=-110.5 kJ/mol
B.CO(g) +1/2O2(g)=CO2(g) △H=-283.0 kJ/mol
C.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
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4、钴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点为(,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配合物中Co2+价电子排布式为3d7
B.距离Co2+最近且等距的O2-的数目为6
C.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
,
)
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TiCoO2
5、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 H2O(g) △H=a kJ/mol,H2(g)+
O2(g)= H2O(l) △H=b kJ/mol,2H2(g) +
O2(g)= 2H2O(l) △H=c 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c均为正值 C.a=b D.c=2b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B.轻微中毒者应及时移至空气流通处
C.施肥时可将草木灰与铵盐混合使用
D.电热水器用铜合金防止铁质内胆腐蚀
7、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如表所示: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C6H5ONa |
pH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11.3 |
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D.CH3COOH+NaCN===CH3COONa+HCN
8、实验室中利用MnO2制备干燥的Cl2及少量氯水并收集Cl2,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连接图1、图2装置,向分液漏斗中注水,打开K1,关闭K2,检查装置气密性
B.图1装置中,滴加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可制备Cl2
C.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
D.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酒精灯,可制备少量氯水
9、铁生锈总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荡,分液
B.乙烷(乙烯):通过盛有KMnO4溶液的洗气瓶
C.硝基苯(浓HNO3):将其倒入足量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
D.乙烯(SO2):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11、一定温度下(T2> Tl),在3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g)+ Cl2(g) = 2ClNO(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2
B. 达到平衡时,容器III中ClNO的转化率小于80%
C. 达到平衡时,容器II中c(ClNO(/ c(NO)比容器I中的大
D. 若温度为Tl,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NO(g)、0.2 mol Cl2(g)和0.20 mol ClNO(g),则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2、某种聚碳酸酯的透光性好,可制成车、船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镜片、光盘等,其结构可表示为: ,原来合成聚碳酸酯的一种原料是有毒的光气(
,又称碳酰氯)。为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可以改用碳酸二甲酯(
)与什么缩合聚合生产聚碳酸酯
A.二卤化物
B.二酚类物质
C.二醇类物质
D.二烯类物质
1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B. 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由乙醇制乙烯 D. 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4、化学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温或“84”消毒液均可使新冠病毒蛋白质变性
B.“嫦娥五号”将一面特制的芳纶纤维五星红旗带到月球,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工业上由苯酚和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合成酚醛树脂,用来作电木塑料
D.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了沥青和混凝土,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15、下列对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下,异丁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2种
B.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某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碳原子数≤10)。已知烃分子中有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且数目之比为3∶2,则该烃一定是苯的同系物
D. 卤代烃、糖类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 g,其原子数为3NA
B. 1 mol甲基的电子数目为9 NA
C. 标准状况下,1L苯完全燃烧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
D. 28 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
17、某可逆反应为2X(g)3Y(g)+Z(g),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
B.压强大小有P3>P2>P1
C.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18、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的是
A. 尽量使用含的产品,减少使用含
或
的产品
B. 发展水电、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C. 推广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
D. 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19、某种净水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R、W、X、Y、Z五种主族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分处三个短周期,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Z位于同一主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X>W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Z
C.R分别与W、Z形成的三原子分子均为V形分子
D.常见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的熔点:X>Y>W>Z>R
20、我们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用已有的知识对下列有机物分类,其中分类错误的是
A.是芳香烃
B.属于醇类
C.是脂环烃
D.属于卤代烃
21、从中草药中提取的 calebin A(结构简式如图)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 calebin A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碳原子存在sp2、sp3两种杂化方式,但没有手性碳原子
B.该物质能与甲醛反应生成高分子有机物
C.1 mol该分子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D.该物质性质稳定,在空气中能长时间保存
2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3Z(g) ΔH=-akJ·mol-1 (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能为akJ
C.当反应进行了2min时X的浓度减少了0.1mol/L,则Z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
D.降低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Al(SO4)2溶液中:c(SO)>c(NH
)>c(Al3+)>c(H+)>c(OH-)
B.室温下,pH=7的NaHA和Na2A混合溶液中:c(Na+)=c(HA-)+c(A2-)
C.NH4H2AsO4溶液中:c(OH-)+c(NH3∙H2O)+c(HAsO)+2c(AsO
)=c(H+)+c(H3AsO4)
D.加热0.1mol/LNa2SO3溶液,Kw和pH都逐渐增大,溶液碱性不断增强
24、对于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4 v正(O2)=5 v逆(NO)
B. 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体系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25、(1)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各地的空气质量。
①下列各项中目前未列入我国空气质量报告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SO2 b.NO2 c.CO2 d.PM2.5
②近日,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综合利用“地沟油”的一种方法,通常将“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提纯后,水解分离可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 (填名称)。
(2)人体健康与食品、药物等关系密切。
①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和水。
②生活中应合理地摄取人体必需的元素,体内__________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贫血 b.骨质疏松 c.夜盲症
③氢氧化铝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青霉素可用于__________(填字母)。
a.解热镇痛 b.止咳平喘 c.胃酸过多 d.抗菌消炎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在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
a.硬币 b.聚氯乙烯塑料 c.氮化硅陶瓷 d.玻璃钢
②硅酸盐水泥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它主要是以__________和黏土为原料制成。
③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的电化学腐蚀是_______腐蚀,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钝化、涂漆、电镀筝方法来防止腐蚀。
26、一种有毒性物质A,其含碳76.6%、氢6.38%。氧17.02%(均为质量分数),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烷的3.13倍,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结果取整数);确定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核磁共振氢谱图,图中出现四组峰,其四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2:1,则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_____
27、(1)为什么常温时在空气中铝不易被腐蚀?__________。
(2)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并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钠为什么具有强还原性?________。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几种生产生活中对电化学的应用的原理模型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图甲~戊中包含电解池装置的是____________。
(2)一种电化学制备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质子传输陶瓷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P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并提供
的装置(如图乙所示),总反应为
。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模式(涉及三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___;
移向____________(填“X”或“Y”)电极,该电极的产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如图丙所示,若a、b电极材料选择粗铜和纯铜。则该装置可应用于工业___________;若a、b电极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a电极产生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停止电解,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可加入___________mol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9、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图1.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1)①制H2时,连接_____, 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_______。
(2)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Fe还原水体中
的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30、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措施能够使醋酸溶液中增大___________。
A.升温
B.通入HCl气体
C.加入NaHSO4固体
D.加入NaOH固体
(2)向100mL0.1mol·L-1的醋酸中加入VmL0.1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V___________100mL(填“>”,“<”或“=”)。
(3)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测得某一时刻混合溶液中:=18,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9×10-5)
(4)常温下,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5)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用实验室的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实验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大约为9。
①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
②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4.72 | 25.35 | 25.30 |
从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少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C.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D.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未干燥。
E.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③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CH3COOH)=___________mol/L。
31、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四核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2)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E2B2__________;D2E4__________;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
(6)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______________(“离子”“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
32、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g)。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温度从300℃升到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正) | v(逆) | 平衡常数(K) | CO2转化率(α)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平衡时浓度 | CO2/(mol·L-1) | H2/(mol·L-1) | CH4/(mol·L-1) | H2O/(mol·L-1) |
平衡Ⅰ | a | b | x | y |
平衡Ⅱ | m | n | p | q |
a、b、x、y与m、n、p、q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3)恒温条件下,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CO2)=c(CH4) b、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c、K不变 d、c(H2)保持不变
e、v正(H2)=4v正(CO2) f、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4)若某温度下,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4(H2)=c(CH4)·c2(H2O),在此温度下,若某容器中含有1.2molCO2、2molH2、0.6molCH4、2molH2O,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状态”或“无法判断”)。
33、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Cl3溶液
FeCl3·6H2O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___。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
高铁酸盐有极强的氧化性,是水处理中很好的试剂。低温下,往Na2FeO4溶液中加入KOH可析出K2FeO4。
(5)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Na2FeO4+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Fe2(SO4)3+___________O2+___________Na2SO4+___________H2O
若反应中产生了3.36L(标态下)O2,则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7)在Fe2(SO4)3溶液中滴入NaHSO3溶液中n(SO)_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则原因是___________。
34、近来,《饮用天然矿泉水》新标准引起热议,其中备受争议的溴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新标准中溴酸盐极值为0.01mg/L。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
①2+I2===2
+Br2
②2+10Br-+12H+===I2+5Br2+6H2O
③5Br-++6H+===3Br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根据反应①得出氧化性:I2>Br2的结论,请说明该结论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2)反应②中:→l2发生的是__________反应(氧化、还原)。
现向含6mol的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加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KBrO3的物质的量有如图的关系:
(3)完成a→b阶段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I-+BrO3-+H+→ ,________。
(4)b→c阶段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5)a→b、b→c、c→d阶段的还原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发生的这些反应,说明有关物质(l2、Br2、I-、Br-)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5、电解的应用比较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NaCl C.
D.
(2)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e.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转移电子数为个
f.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3)如图1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______(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图1
(4)以铝材为阳极、在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5)利用如图2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填化学式)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电解过程中向______(填“A”或“B”)电极迁移。
图2
(6)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a.若X为碳电极,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处。(填“A”、“B”或“C”)
b.若X为锌电极,开关K置于A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
c.如图是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三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______。
36、Ⅰ.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的NaOH溶液与
的
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则NaOH溶液与
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
Ⅱ.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
、
、
、
,存在的分子只有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若溶液M由溶液与
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已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
浓度为_______
(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Ⅲ.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滴定时,1mol
与1mol
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取样品1.500g。
步骤2: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3: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4)根据步骤3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填字母标号)。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顔色的变化
(5)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