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人剧烈运动时,身体感觉酸困,是因为体内乳酸浓度增大。乳酸中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H2 的45倍,其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8,通过计算确定乳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
3、填空。
(1)0.2molAl2(SO4)3中含有___________molAl3+,___________g。
(2)8g的O2为___________molO2;0.1molO2共有___________个O。
(3)分子数相同的O2和NH3所含原子数之比___________,质量之比___________。
(4)含氢原子数相等的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___________。
4、填空
(1)取少量NaH放入水中,剧烈反应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与H+或OH-在溶液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按要求写方程式
(1)单质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2)铁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II.常用杀菌消毒的消毒剂有:
①医用酒精②“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③漂白粉④二氧化氯⑤O3⑥高铁酸钠
(4)上述物质中,消毒原理和其它不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5)上述物质中,其有效成分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6、兴趣小组用莫尔盐[化学式为(NH4)xFe(SO4)2·yH2O(Fe为+2价)]测定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过程如下:
①称取19.6 g莫尔盐配成100 mL溶液,溶液中c(Fe2+)=0.5 mol·L-1。
②量取10.00 mL KMnO4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H2SO4酸化,向酸化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莫尔盐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莫尔盐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8H++5Fe2++=5Fe3++Mn2++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
(2)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KMnO4)=_______mol·L-1。
(3)依据电荷守恒可求得(NH4)xFe(SO4)2中x=_______,依据Fe原子守恒可求得19.6g莫尔盐中(NH4)xFe(SO4)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依据质量守恒可求得19.6 g莫尔盐中m(H2O)=_________,则y=_________。
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物质:①K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CO2 ④汞 ⑤CaCO3固体 ⑥稀硫酸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NaCl ⑨浓氨水,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
(2)储氢纳米碳管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方程式为:3C+2K2Cr2O7+ 8H2SO4=3CO2↑+ 2K2SO4+ 2Cr2(SO4)3+ 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②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3)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4)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5)有以下四种物质:①22 g二氧化碳;②8 g氢气;③1.204×1024个氮气分子;④4 ℃时18 mL水。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8、无色溶液甲可能含有K+、Ca2+、NH、Cu2+、NO
、Cl−、SO
、CO
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有0.3molBaCl2的溶液,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46.6g。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含有0.65mol的 AgNO3溶液,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l)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实验③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实验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
(3)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
(4)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 _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 ______,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mol。
9、I.在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使用了大量的84消毒液,它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其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被氧化从而杀灭病毒。使用时需注意:勿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用:宜储存在避光、阴凉处······
(1)由储存注意事项可推测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
取4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 84消毒液。将4个烧杯分别置于20℃、30℃、40℃、50℃水浴中加热。已知:反应溶液氧化性直观的参数是氧化还原电位(ORP),ORP值越大,表明氧化性越强,消毒效果越好。实验采用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采集ORP数据,绘制图像如下:
(2)84消毒液不能直接用来洗手,需要加水稀释后才可使用,分析图像,稀释时水的温度最好不超过___________℃。
(3)如果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和一种常见的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Ⅱ.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该小组继续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12;
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3个洁净的小烧杯中;
步骤3:用H2SO4溶液将3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烧杯 | 溶液的PH | 现象 |
a | 10 | 10min后,红纸基本不褪色,4h后红纸褪色 |
b | 7 | 10min后,红纸颜色变浅,4h后红纸褪色 |
c | 4 | 10min后,红纸颜色变得更浅,4h后红纸褪色 |
已知:溶液中Cl-、HClO和ClO-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①由实验现象可获得以下结论: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越___________(用快或慢作答)。
②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图像表明,当调至pH=4时,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几乎变成HClO,由上述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性HClO___________NaClO((“>”或“<”),消毒液之所以为次氯酸盐而不是次氯酸是由于次氯酸不稳定,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每有10.5gHClO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10、杀菌消毒用的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是一种高效、强氧化性消毒剂。现有一种市售过氧乙酸,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
(1)过氧乙酸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从标签上的文字说明,可以推知:过氧乙酸受热时容易发生______。
(4)工业上用冰醋酸(CH3COOH)与过氧化氢(H2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过氧乙酸,同时生成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图是H2(g)+Cl2(g)=2HCl(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1)由图可知,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____(填“>”、“<”或者“=”) 2 mol HCl(g)的能量。
(2)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或者 “放”)热反应,从化学键的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校化学探究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装置(Ⅴ)中仪器d的作用是___。
(2)装置(Ⅱ)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在装置(Ⅲ)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收集氨气(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氨气应从导管口__(填“b”或“c”)通入集气瓶中。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Ⅳ)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瓶内产生大量的__(填“白烟”或“白雾”),写出NH3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装置(Ⅴ)的作用是___。
(6)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原料,其第一步反应为4NH3+5O24NO+6H2O,在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填“升高”或“降低”),氨气表现出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13、已知硫粉和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多硫化钠(
),离子反应为:
、
……,现有1.11mol/L
溶液100mL,往其中加入6.72g硫粉,控制一定条件使硫粉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阴离子有
、
、
(忽略其他阴离子,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00,请计算:
(1)加入硫粉的物质的量:n(S)=_______mol。
(2)反应后:_______mol。
(3)反应后:_______mol。
14、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氨催化氧化制得的NO经过氧化为NO2,再与水反应得到硝酸。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已知NO和NO2的混合气体能被碱液吸收生成亚硝酸盐:NO+NO2+2OH-→NO+H2O,则NO2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流程中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酸性条件下,Ca(NO2)2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a(NO3)3、NO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Ⅰ.如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1)①~③的涉及的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上述流程图,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NH3+CO2+______+______=NaHCO3+NH4Cl。
(3)煅烧NaHCO3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上述联合制碱法流程可以循环使用的中一种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Ⅱ.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对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进行探究,(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5)方框中为洗气装置,请将该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6)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7)实验持续-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细小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