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 ②吸水性 ③脱水性 ④强氧化性,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锌和稀H2SO4制H2________;
(2)浓硫酸作干燥剂________;
(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________;
(4)浓硫酸与铜的反应________;
(5)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来又变黑________。
3、联合国大会将2019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高度体现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图中表示了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①~⑦代表7种短周期元素。
|
|
|
| ① |
| ② |
|
|
③ |
|
| ④ |
|
| ⑤ | ⑥ | ⑦ |
(1)写出七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元素②的最低价阴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3)②、⑤两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⑤、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弱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元素④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和速率变化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某研究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1)甲同学探究反应Fe+H2SO4(稀)=FeSO4+H2↑中的能量变化。向装有铁片的试管中加入1 mol/L的H2SO4,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触摸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下列措施中,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铁片改成铁粉 b.将稀H2SO4改成浓硫酸 c.加硫酸钠溶液
(2)乙同学认为原电池原理也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他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丙同学根据反应的发生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2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稀硫酸中(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①写出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
③在不同催化剂时测得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曲线___________(填序号)使用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理由是___________。
5、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SO42﹣是否除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3)第④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先加入HCl再进行操作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是广泛使用的漂白剂、消毒剂。某工厂生产
和
的反应原理为:
(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法标出上述化学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
(3)若生成标准状况下,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4)是市场上一种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
,则
的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__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7、Ⅰ.甘油三酯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甘油三酯增高与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甘油三酯的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油酸甘油酯是甘油三酯的一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油酸甘油酯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油酯氢化可以大大延长其保质期,并且使食物更松软可口,然而油酯氢化过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又会危害人类健康。在加热,Ni催化条件下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与_______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下列物质属于油酸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
a.硬脂酸(C17H35COOH)
b.软脂酸(C15H31COOH)
c.亚油酸(C17H31COOH)
d.丙烯酸(CH2=CHCOOH)
Ⅱ.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4)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已知和-NH2可反应生成
)
①关于谷氨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分子式为C5H5NO4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与盐酸反应 d.能与NaOH反应
②谷氨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环化合物,该五元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8、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B发生化学反应(除物质D为固体外,其余的物质均为气体),各物质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0~2 min内用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_______
(2)该反应在2 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则该条件可能为_______。
(3)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当有1mol A被消耗的同时有1mol D被消耗
B.反应体系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A与C的浓度之比为2:3
D.反应体系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4)t时刻,此时压强与初始压强的比值为46:49,则此时A物质的转化率为_______%,此时该反应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平衡。
9、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 。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⑦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 ⑧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⑨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10、由氢气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后,通入100mL1molLNaOH溶液中,溶液中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图甲)和溶液的导电性(图乙)随着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1)图甲曲线表示溶液中___________离子的变化。
(2)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吋,发现当通入的光照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体积大于V1时,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引起导电性增强的主要正、负离子是___________。
(3)当图甲中n=0.01mol时,则光照前的混合气体中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书写必要步骤)
11、按要求填空
(1)铁屑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醋酸(CH3COOH)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NaHSO4是一种______(填“酸、碱、盐”),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备少量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配平下列方程式:____SO32-+___IO3-+___H+=___SO42-+___I2+___H2O,______
(6)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
12、实验室有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
(1)需要配制95mL的盐酸,配制时需用量筒量取以上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2)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3)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计算需要浓盐酸的体积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c、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移入容量瓶中;
d、把量好体积的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4)下列操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量取盐酸时仰视
G.洗涤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H.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5)若要配置480mL的
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___________g。
13、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固体13.9g,加入50g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90.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50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如图1所示),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已知: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装置乙、丁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
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图2(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①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②该探究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标准状况)。
(6)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为了提高
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你给出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1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是膨松剂必不可少的成分,受热时能使面胚在焙烧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写出受热时Na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如图是某兴趣学习小组设计的验证Na2CO3比NaHCO3热稳定性强的实验装置。
①乙处盛放固体药品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变浑浊的是_______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
(3)兴趣学习小组为研究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放出气体的量,即:根据单位质量膨松剂产生CO2气体的量来判定其膨胀效果,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按如图装置连接(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试剂均过量)。已知: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的作用为_______。
②如果去掉装置C,该实验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③加热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D装置,目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