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第一组 | Na2CO3 | H2SO4 | NaHCO3 | CaO | SO3 |
第二组 | NaOH | HCl | NaCl | Na2O | CO |
第三组 | Ba(OH)2 | CH3COOH | CaSO4 | H2O2 | SO2 |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___。
(3)下列2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Na+2H2O=2NaOH+H2↑___。
②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___。
3、(1)现有a.BaCl2 b.金刚石 c.NH4Cl d.Na2SO4 e.干冰 f.碘片六种物质,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含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___________。(若有多个选项的,多选错选不给分)
(2)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a.甲烷与新戊烷 b.氧气和臭氧 c.和
d.35Cl和37Cl e.CH3CH2OH和CH3OCH3
4、有下列物质:①CuSO4·5H2O ②KHSO4 ③液态HCl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 ⑥铜 ⑦蔗糖 ⑧熔融氯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导电的有_______(填序号)。
(2)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填序号)。
(3)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4)②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过程:
①K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欲提纯含少量的
固体试样,设计了以下流程。
试样滤液
KNO3
以上流程中所加入的试剂A、B 分别应为:A_______,B_______。
(3)次氯酸具有_______性,可用于自来水等的杀菌消毒,还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_______剂。
(4)世界环保联盟建议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广谱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我国广泛采用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氯酸钠
的柱内制得
,同时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如图试管中恰好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治疗胃酸过多离子方程式为:
,也可表示
和_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的反应。
(7)将与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 g,则产生
的质量是_______g。
7、A~G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D为单质,G是含A元素的酸性气体。已知:A(s)+B(g)=C(g)+D(g) ΔH= +131.4 kJ•mol-1,某同学实验测知,4 g A发生上述反应吸收43.8 kJ的热量。
(1)写出A元素的名称________。
(2)另外知:
A(s)+O2(g)=G(g) ΔH= -393.6 kJ•mol-1
C(g)+ O2(g)=G(g) ΔH=-283 kJ•mol-1
D(g)+ O2(g)=B(g) ΔH=-242 kJ•mol-1由此判断“因为283 kJ•mol-1+242 kJ•mol-1>393.6 kJ•mol-1,所以A燃烧时加少量B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O2→C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中发现反应后温度降低,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断开1mol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则该反应生成
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kJ。
化学键 | H-H | O=O | H-O |
键能 | 436 | 496 | 463 |
(3)利用Fe和溶液的反应设计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为_______,负极材料为_______。
(4)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反应原理为:,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装置中
作_______(填“正”或“负”)极,溶液中的
向_______(填“Zn”或“
”)电极移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9、钠长石是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钠长石富含钠元素,同时还有少量的钙和铁元素,铁元素在矿石中既有+2 价 Fe(II)也有+3 价 Fe(III)。钠长石的化学式为:NaxFe4CaO7,以该矿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 Ca2+ | Fe2+ | Fe3+ |
Mn+完全沉淀时的pH | 12.0 | 5.8 | 4.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研磨”的作用是_______。
(2)写出 NaClO 与溶液 A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下面物质中可以替换 NaClO 的是_______(填字母)。
A.H2O2 B.NaCl C.KMnO4 D.Na2O2
(3)“难溶物 1”的成份是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制备金属钠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5)溶液 C 中有 Na+还有少量 Ca2+,可用试剂_______(写化学式)除去 Ca2+。
(6)钠长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 和+3,且 Fe(II)和 Fe(III)的个数比为 3:1,则钠长石的化学式中 x=_______。
10、实验室制H2的化学反应是Zn + H2SO4 = ZnSO4 + 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若反应生成1 mol H2, 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11、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对应水化物中酸性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和Y形成一种有毒的二元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在50~60之间,且其分子式中X的质量分数约为46%,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该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 ___________.
(4)写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X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反应中若转移12mol电子,消耗的还原剂质量为______g。
12、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该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比)使用。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规格 质量分数 25% 密度 |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某同学取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
_______
。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2.8g
(4)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溶液中NaClO的摩尔质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
D.溶液的密度
(5)“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的浓硫酸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
②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保留一位小数)
③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④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定容时俯视观察
b.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 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13、CO2的减排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我国科学家实现了CO2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CH3OH)。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g/mol。
(2)在标准状态下,5.6L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质量是_______g。
(3)22gCO2的体积是_______L(标准状况)。
(4)相同质量的CO和CO2所含的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
(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14、海水淡化可获得淡水,并可按下述工业流程提取溴和镁。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为____(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2)步骤(1)中的X是一种单质,X的化学式为____。
(3)步骤(2)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填序号);溴与碳酸钠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4)步骤(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充分反应后,要提取还要进行的操作为____、蒸馏。
(5)工业上从卤水中获取Mg(OH)2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从母液中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经过滤、洗涤可得Mg(OH)2。
(6)写出冶炼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
15、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
(2)维生素C可将H转化为G,维生素C具有_______(填“酸性”、“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
A. B.
C.
(4)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溶液的反应。
试剂:酸化的溶液,
溶液
操作 | 现象 |
取 |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 溶液变红 |
①上述实验中溶液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