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Ⅰ.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H2、C、P、Cu B.O2、Fe、Cu、Zn
C.H2SO4、H2O、H2CO3、HNO3 D.CaO、Na2O、CO2、CuO
(1)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盐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F、G、Q、M、R、N、T分别代表某种化学元素。请依据这9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表中所绘元素的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氧化物与表中所给的元素中碱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 M_____R(填“>”或“<”)。
(3)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G两元素形成的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某些元素的原子可形成与Ar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这些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杀菌消毒剂。某工厂以固体、若干NaCl固体和876 k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ClO2。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假设反应物均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5
142
98]
(1)ClO2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3)30℃时,将所得的硫酸钠溶液蒸发多少千克水可以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_______。(已知:3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40 g。)
5、Ⅰ.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0.5molN2(g)和1.5molH2(g)生成1molNH3(g)的过程___(填“吸收”或“放出”)___kJ能量。
Ⅱ.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将海水淡化与浓缩海水结合是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途径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2)操作a的名称是___;试剂X可以选用___。
Ⅲ.碘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而在地壳中主要以IO的形式存在,在常温下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3)对比反应Ⅰ和Ⅲ可知,以反应Ⅰ制取I2时应注意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
(4)用反应Ⅱ在溶液中制取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已知:反应后所得溶液显酸性)___。
6、回答下列问题:
I.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若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碳酸氢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I.现有以下物质:
①Na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 ⑦CO2 ⑧H2SO4 ⑨KOH溶液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III.有一种橘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这叫________现象,证明Sb2S3胶粒带________电荷。
7、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第一组 | Na2CO3 | H2SO4 | NaHCO3 | CaO | CO2 |
第二组 | NaOH | HCl | NaCl | Na2O | CO |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第一组______、第二组______(填化学式)。
(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50 | 1 | 3 | 1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3 | 30 |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可能起的作用是______。
(3)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已知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②浓盐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③上述反应转移1mol电子时,有______克HCl被氧化?
8、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分析下列烃分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CH3-CH2-CH2-CH2-CH3 ② ③
④
⑤
⑥
(1)属于烷烃的有_______ (填序号) ;③⑤互为_______。
(2)分子中含有30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工业上可由②与水反应制乙醇,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
(3)任写一种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4)④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④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0.1mol②能与_______g溴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后需_______mol溴蒸气才能完全取代。
9、写出(1-3)物质的电离方程式,(4)的化学方程式。
(1)H2SO4:___;
(2)Na2CO3:___;
(3)Ca(OH)2:___;
(4)SO2与足量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___。
10、元素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也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往往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都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现有H、O、Cl、Na、Cu五种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仅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且符合对应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均只需写一种)酸:_______;碱_______;碱性氧化物_______ ;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单质_______。
(2)写出仅由上述两种元素形成的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_______ 。
(3)写出仅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发生符合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只需写一个):生成沉淀的反应_______ ; 生成气体的反应_______ ;属于化合反应的反应_______ 。
11、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图分类。
(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______。
(2)有下列物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①NaHSO4晶体②液态O2③冰醋酸(固态醋酸)④汞⑤Ca(OH)2固体⑥Fe(OH)3胶体⑦酒精(C2H5OH)⑧熔化Na2CO3⑨盐酸⑩金属钠,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A.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
B.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
C.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D.制备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E.NaHS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
F.写出③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G.⑤的水溶液与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2、海洋资源应用非常广泛,从中可提取氯化钠、碘等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mol・L-1的食盐水500mL。
(1)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为____)、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和_____。
(2)配制时,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字母)无影响的有_____,偏大的有______,偏小的有_______。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3)若加蒸馏水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_______
II.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某课外活动小组欲从海藻中提取碘(已知过程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12=2C1—+I2),设计如下的流程:
(4)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③______。
(5)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
A.酒精 B.醋酸 C.苯
13、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现用足量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跟150g含MnO2的软锰矿石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制得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L。求:
(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2)这种软锰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
(3)化合价改变的氯元素的质量
14、(1)写出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用序号表示加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利用铜制备CuSO4的另一种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5)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_(填“前”或“后”)者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一定条件下,将SO2通入TeO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得到粗Te。
①SO2还原TeOSO4溶液得到Te的反应中,n(TeOSO4):n(SO2)=___________。
②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③过程中须控制反应温度为80℃,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采用H2催化还原SO2,不仅可以消除SO2污染,还可得到有价值的单质S。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反应为3H2+SO2H2S+2H2O,第二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NaClO2溶液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已知NaClO2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酸性条件NaClO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lO2,ClO2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SO2。
①在实验室模拟脱硫过程:先加稀硫酸调节NaClO2吸收液的pH为5,再向其中通入含SO2的模拟烟气。测得脱硫反应后,溶液中含有Cl-等阴离子,则脱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测得脱硫效率(即SO2的吸收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结合已知信息分析,温度大于50℃时,随温度升高脱硫效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ZnO水悬浊液吸收SO2。已知:室温下,ZnSO4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min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见图2)。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