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__________ mol,Z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了_______ mol/L,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 mol/(L·s) 。
3、有如下物质:①铜丝;②氢氧化钠溶液;③固体;④
;⑤酒精;⑥蒸馏水;⑦
;⑧熔融的
;⑨氢氧化铝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已知蒸馏水有微弱的导电性,上述物质除⑥外,能导电的是_______。
(3)物质③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4)向⑨的分散系中逐渐滴加③的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夹持仪器略去)。
(1)A中装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试管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
(2)铝片与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
(3)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
(4)盐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
6、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 ΔH <0
完成下列填空:
(1)试写出SiCl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02mol,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
(4)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3v逆(N2)= v正(H2)
b.v正(HCl)=4v正(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e.单位时间内有n molN2消耗的同时有6 molHCl生成
(5)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m:n(填“>”、“=”或“<”)。
7、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溶液的密度/g·cm-3 |
硫酸 | 4 mol·L-1 | ρ1 |
2 mol·L-1 | ρ2 | |
氨水 | 4 mol·L-1 | ρ3 |
2 mol·L-1 | ρ4 |
⑴ ρ1、ρ2、ρ3、ρ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⑵ 表中2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⑶ 将4 mol·L-1的氨水与2 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填序号)。
A.>3 mol·L-1 B.=3 mol·L-1 C.<3 mol·L-1 D.无法判断
⑷ 将20%的硫酸与1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填序号)。
A.>15% B.=15% C.<15% D.无法判断
⑸ 100g浓度为4 mol·L-1的硫酸溶液与_________mL水混合,能使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到2 mol·L-1。
8、工业制备硝酸有关反应方程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回答下列问题
(1)在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的物质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 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________元素,B为_______________元素;C为_______________元素。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价为__________价。
(2)用电子式表示A、D两元素形成AD2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电子工业常用的
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以前有许多起因误食
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
把人体内的
转化为
而失去与
结合的能力,这说明
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下列也能实现这种转化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溶液 D.酸性
溶液
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在的反应中,每有
电子发生转移时,被还原的
为_______
。
(4)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
、
、
、
和
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
、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2、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该厂用上述废金属屑制取新型高效水处理剂Na2FeO4(高铁酸钠)等产品,过程如下:
I.向废金属屑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II.向I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III.向II所得固体中继续加入热的稀H2SO4,同时不断鼓入空气,固体溶解得CuSO4溶液;
IV.……
(1)步骤I中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另一种与NaOH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该氧化物属于___________(填“碱性”,“酸性”或“两性氧化物”)。
(2)步骤II所得的滤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表明滤液中不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取该硫酸亚铁滤液滴加NaOH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步骤II所得硫酸亚铁滤液经进一步处理可制得Na2FeO4,流程如下:
该流程有关反应中属于氧化剂的有___________。
(4)步骤III获得Cu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3、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 /cm3,求:
(1)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出20.0 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 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14、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和铜等合金废料制取纯碱、氧化铝和绿矾(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碱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酸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热分解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纯碱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4)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5)绿矾可用作补铁剂,长期放置易被氧化而变质。为了探究某绿矾样品是否已变质和变质的程度,该小组同学将样品溶于水,制成待测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方程式 |
步骤一: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 ①_______。 | 待测液含有Fe3+。 |
步骤二:另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②_______。 | ③_______。 | 待测液含有Fe2+。 |
实验结论:该绿矾样品是部分变质的。 |
15、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G的化学式:
A__________,C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
(2)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C溶液时要加固体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