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A、B、C、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 A | B | C | D |
性质或结构信息 |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 气态氢化物显碱性 | +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 |
(1)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B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1)某校实验室购进一批化学药品(见一栏),请你根据所给的物质分类标准(见二栏),对它们进行分类,将分类标准及药品的序号填入相应的表格栏中。
一栏(药品名称):①钠 ②过氧化钠 ③氯化铁 ④硫酸 ⑤碳酸钙 ⑥水 ⑦氢氧化钠 ⑧硫酸氢钠 ⑨氯气
二栏(分类标准):I.单质 II.氧化物 III.酸 IV.碱 V.盐
分类标准 | ____ | Ⅱ | Ⅲ | Ⅳ | Ⅴ |
药品名称 | ①⑨ | ____ | ④ | ⑦ | ③⑤⑧ |
写出①与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利用实验室购进的某些化学药品可模拟工业上制取漂白液,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物质⑧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次数 |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
第一次 | KCl、Na2CO3、NaCl |
第二次 | KCl、Na2CO3、CaCl2 |
第三次 | KCl、K2CO3、NaCl |
①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②在检测时,为了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CO和Cl-。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检验CO并将其除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第二步: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_____。
A.Cl- B.NO C.CO
D.OH-
5、Ⅰ.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硫酸的体积/mL | 锌的质量/g | 锌的形状 | 温度/℃ | 完全溶于酸的时间/s |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 |
1 | 50.0 | 2.0 | 薄片 | 25 | 100 | m1 |
2 | 50.0 | 2.0 | 颗粒 | 25 | 70 | m2 |
3 | 50.0 | 2.0 | 颗粒 | 35 | 35 | m3 |
4 | 50.0 | 2.0 | 粉末 | 25 | 45 | 5.0 |
5 | 50.0 | 6.0 | 粉末 | 35 | 30 | m5 |
(1)化学反应速率本质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但外界条件也会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本实验中实验2和实验3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是: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
(2)我们最好选取实验1、2和4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间的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
(3)若采用与实验1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温度时,在5 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5)反应开始至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所列元素中:
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下列___________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b,c,i B.a,g,k C.c,g,l D.d,e,f
(3)将元素a,b,c,f,1的原子半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
(4) i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________,最低化合价是________。它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吸水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常用做干燥剂,写出i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7、某同学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良好)。
步骤Ⅰ | 步骤Ⅱ | 步骤Ⅲ |
如图组装仪器并加入药品,分液漏斗旋塞关闭,U型管左侧无气体 | 将铜丝下移,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当液面低于铜丝时,反应逐渐停止 | 将铜丝上移,打开分液漏斗旋塞,U型管内气体进入分液漏斗立即变为红棕色,待气体全部进入分液漏斗后关闭旋塞 |
(1)中的氮元素为
价,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态,
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步骤Ⅲ中分液漏斗内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
(3)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8、I.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1)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
(2)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
(3)继续煮沸至液体是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确定你制备的胶体是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2SO4溶液会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II.描述下列反应的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9、请从A和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评分。
A | B |
在3种无机物①Cl2、②Na2CO3、 ③NH3中,可用作食用碱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可用于制漂白液的是______, 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 | 在3种有机物①乙醇、②乙烯、③乙酸中,可用作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用于除水壶中水垢的是______,可作为水果催熟剂的是______。 |
10、(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n,氢化物分子式为RHn (n≥4)
E.所有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F.稀有气体原子与同周期I A、ⅡA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G.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H.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I.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MgBr2 ___________________ CCl4_______________HClO_______________
N2 ___________________ NH4Cl____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所学有关知识,按要求填空:
(1)通入氢硫酸溶液,现象___________,用浓
在纸上书写字迹,现象___________。
(2)、
、
、
中既可以用浓
干燥,又可以用
固体干燥的是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从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a.电解熔融b.热分解c.热还原):
①对于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一般采用___________的冶炼方法;
②对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钠、镁、铝,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_的冶炼方法。
(4)与过量金属
反应得到___________
,另取一份
的该有机物与足量
反应得到___________
。
(5)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与果糖互为___________,
葡萄糖最多可以与___________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2、下面是几种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A B
C
D
(1)写出下列代号所代表的仪器的名称: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分离水和四氯化碳可选用的仪器________ (填仪器代号)。
(3)操作时怎样才能使C仪器中装满所需的水?____________ 。
13、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
(2)配平以下方程式:___K2Cr2O7+___HCl═___KCl+___CrCl3+___Cl2↑+___H2O
(3)已知19.2gCu与过量的200ml5mol/L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请计算(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标准状况下,产生NO气体的体积为___mL。
②反应后,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14、FeCl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在300°C以上升华,遇潮湿空气极易潮解。
(1)制备无水氯化铁
①仪器Y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
a→___________→j,k→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装置B的作用为 ___________。
⑤若装置A中生成5.6 L Cl2(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 mol,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g(保留一位小数)。
(2)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进行探究
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检验产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取少量B中的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取上层清液分别装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有:NaOH溶液,KSCN溶液,AgN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向甲试管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溶液中含有Fe3+ |
② | 向乙试管中滴加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紫红色褪去 | 溶液中含有Fe2+ |
③小明同学由实验②得出产物中有FeCl2生成,该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
15、氨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自然界氮的循环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农谚“一场雷雨一场肥”中属于自然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合成氨反应是重要的入工固氮方式,其中铁触媒是催化剂,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①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该过程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
②下列关于铁触媒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b.可以降低合成氨反应的能耗
c.反应过程中,铁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d.催化剂的量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会使自然水域中的氨氮含量超标,折点氯化法是处理氨氮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向废水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利用氯水中的HClO将转化为无害的气体,写出HClO和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该法的优点是反应速率快,脱氮效果好,缺点可能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4)动物排泄物中含有尿素,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动力燃料电池。用这种电池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乙电极为_______极,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甲电极上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